我的六國論(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4-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湖北宜昌三峽高中  周有為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對六國滅亡的歷史進行過研討,難道真的是六國不知抗爭,“弊在賂秦”嗎?真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嗎?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統一中國的任務為什么偏是讓秦國來完成?從《過秦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六國確也結成過“合縱”,但不久即互相攻訐,以至秦不廢一卒一矢而天下諸侯已困,何來“厚韓親魏”呢?到頭來面臨的是強秦之威,只有出此“賂秦”下策,古人的論述雖給人以啟發,但難免舍本逐末。

    我認為,六國失敗以至亡國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動社會的變革,他們即沒有認識到歷史轉變時期進行變革的重要性,更沒有認識到人才變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壯大敵人。

    縱觀歷史,春秋數百年,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秦國國君在天下廣招賢士 ,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孫支、商鞅、張儀、范睢、李斯,這些賢能之人對秦國的日益強盛起到的作用委實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變法政策,怎能使秦國迅速發展社會經濟,成為七雄中實力最強盛的一個?又假使秦國不用范睢、張儀,怎能采用“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

    與此相反,六國對人才卻是另有一 ,了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戰國七雄中,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是楚國而并非秦國,楚國擁有最遼闊的國土,最強大的實力,最豐富的物產,但卻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國的大夫屈原力主聯齊抗秦,舉賢薦能,改革政治,變法圖強,但他不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擊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間,憤而投江自盡。

    趙國也是實力不俗的一個國家,趙國大將軍李牧曾多次挫敗秦軍的進攻,但趙王不明是非,聽信讒言,李牧終遭冤殺,正是六國對人才輕則懷疑、流放,重則施刑,殺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國迅速強盛。

    六國人才濟濟,卻不能在自己的國家施展才華,只能遠走異國他鄉,以圖一展宏圖,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離魏的原因嗎?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異士寒心,萌生“懷才不遇”之感?而秦國抓住時機,廣招天下奇士,使咸陽人才云集,自然不足為奇了。

    故曰: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輕才,輕才以利秦,破滅之道也。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我們重溫歷史,不過是想從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獲,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也離不開社會發展和重用人才。(指導教師:鄭興華)

    作者郵箱: xiao-sanxia@tom.com

    [我的六國論(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六國論名師教案

    2.六國論的原文翻譯

    3.《六國論》蘇洵教案

    4.六國論優秀教案

    5.《六國論》文言文賞析

    6.六國論文言文翻譯

    7.六國論原文及字詞翻譯

    8.六國論優秀教案范文

    9.《六國論》讀后感

    10.蘇轍六國論原文及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