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鴻琳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多角度的分析
2、引導學生進行辨證的分析
3、將課文放在生活中思考,放在時代中思考
一、體驗導入
1、出示玫瑰,讓學生多角度感知、體驗
2、蘇軾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二、整體感知:熟讀課文,學生在現有的認知水平上,根據所給的提示,說說對課文的整體理解。
1、角色理解 一個 的石像
一些 的石塊
一位 的雕刻家
一群 的市民
2、主題理解:諷刺了那些驕傲自大、脫離群眾的人,告訴人們只有彼此平等的結合在一起,腳踏實地的做實事,生命才有意義。
三、創新發現:引導學生轉換角度重讀課文,力求有新的發現
1、導
2、議 教師小黑板出示四個題目,學生分小組討論,深入挖掘課文
(1)人類要不要英雄?要怎樣的英雄?
(2)人類要不要平等?要怎樣的平等?
(3)雕刻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又有哪些不足我們當引以為戒?
(4)市民們兩次慶祝會,分別反映了他們精神和物質上的需求,作者更看重哪一種需求?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3、創(1)和角色對話 探尋人生哲理
(2)和作者對話 改變故事結局
四、遷移運用
1、以老師的身份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給王小虎寫評語。
2、運用所學方法閱讀課外材料
(見印發材料)
作者郵箱: linda311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