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我們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教材內容、課外書內容、生活內容、實踐內容和時代內容的形式開放的論述,說明了我們除用好教科書,還要用好社會這本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開放 教學內容
正文: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轉變教學理念,積極挖掘地方性教材,既要用好教科書,還要用好社會這本大書,使學生從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教材中解放出來,從而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樂學、勤學、自主探究,全面發展,張揚個性。如何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放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活起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教材內容的開放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安排,讓學生對課本進行自主學習,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劃出自己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還可以查找與課本內容有關的知識去學習,也可以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自己在自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可以設計提出一些問題,為明天生機勃勃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二、課外書內容的開放
要鼓勵學生大量開展課外閱讀。閱讀課外書可以結合教學進度,也可以結合學生自己的實際進行,對課標中的要求有所實踐,允許學生結合課本所學內容,把課外的知識帶進課堂,這樣雖然會影響一時教學任務的完成,但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奠定基礎。
三、生活內容的開放
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系,語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學中,應探索與構建生活語文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即是語文學習的價值觀體現,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認識生活這本大書。
四、實踐內容和時代內容的開放
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突出實踐活動的過程,注意活動經驗的獲取,得出結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把時代內容帶入課堂,通過對時代內容的學習討論,讓學生明白: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信息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急劇加快,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同時,我國面臨著未來50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歷史重任,“科教興國”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這一切都與作為科學技術基礎的語文休戚相關。
總之,要開放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既要用好有字之書,又要關注無字之書,構建學生滿堂問,師生滿堂議、滿堂辯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使學生的學習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轉變。
[開放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5.教案里的教學內容
10.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