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型話題作文如何準確審題立意(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10-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山東省薛城實驗中學   孫 濤

    2004年14套話題作文題中有11套是關系型話題,它具有多元性、辨證性、發散性的特點,能較好地反映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能讓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所以我們估計在2005年更多各省份自主命題的情況下,關系型話題作文仍是考試的熱點。對于關系型話題作文,不少考生倍感頭疼,偏題、跑題現象有所上升。為了卓有成效地扎實備考,避免作文的大面積失分,我們必須掌握其寫作技巧。考生不妨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一、明確關系型話題作文的內涵及構成

    所謂關系型作文話題,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或短語并列組合而成的一種作文形式,在具體操作上必須兼顧話題構成的各個要素,清楚地點明其間關系,不可顧此失彼。不少學生不明內涵,在具體操作上出現失誤。

    人們一般把話題作文分為四部分:一是材料語,二是提示語,三是話題語,四是要求語。構成話題作文的四個部分中,“材料”和“提示語”不必兼備,但“話題”和“注意”是不可少的。其中“話題”是核心,是審題立意的對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注釋和說明的作用;“提示語”的作用是啟發審題、立意和明確寫作的范圍。“注意”則是寫作時的注意事項。

    二、關系型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

    (一) 審材料語

    話題材料與寫作立意之間有什么關系,起什么作用,不必一概而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材料與立意關系不大,就可以脫離材料去立意,如:2004年高考全國四、遼寧卷、湖北卷、湖南卷、廣東卷等。如果材料與立意關系密切,像2004年高考全國一、全國二、全國三、天津卷、江蘇卷等,就絕對不能脫離材料。這就要,審題時就仔細推敲材料。讀材時不能匆匆“掃描”,應該一個字一個詞的在心中默讀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因為關鍵詞句往往就是命題者下達指令的最主要載體,抓住了它,審題就有了依托。

    全國四卷作文的材料是:“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么自己有錢以后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將他帶到窗前,說:‘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說:‘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學家又將他帶到鏡子前,問:‘現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學家一笑,說:‘窗子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區別只在于鏡子多了一層薄薄的白銀。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銀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很顯然,哲學家的最后一句話是理解材料的關鍵句子,好好揣摩它,才可能對材料有個準確的把握和理解。

    (二)審提示語

    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這些提示信息,可以幫助我們輕松地理解話題,從而寫出切合題意的作文來。如2004年廣東考題的提示語是:“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語言溝通問題,彼此一再產生誤解,以致馮婦葬身火海。由此可見,語言上的溝通成功與否,有時影響巨大。”這個提示語就暗示了“語言與溝通”的立意方向:溝通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也是溝通的障礙。

    (三)審話題語

    針對關系型話題作文特點,我們認為應將審題的重點放在審讀話題這一環,在把握話題內部辯證關系上做文章。辨明了關系,就掌握了審題立意的方向。

    1.對立統一關系:就是各要素單一來看是對立矛盾的,但實質上它們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和諧統一。如“自由與紀律”這個話題,就可以這樣立意:沒有“自由”無所謂“紀律”,沒有“紀律”也就沒有“自由”;沒有紀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紀律約束。

    2.是非取舍關系:即指關系型話題的諸要素之間是一是一非、一對一錯的關系,對它們只能有所取舍選擇。如“偏見與關愛”,我們就可以這樣立意:要消除偏見,勇于關愛。若作其他理解則是不科學的。

    3.并列關系: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平等并列的關系,幾個要素可以同時共存。如“和而不同”,則須理解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調和矛盾,與別人和諧相處,同時又要有不同于別人的獨立見解,不能隨風倒、隨大流”。

    4.條件關系: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條件關系,也有可能幾個要素間互為條件。“人文素養與發展”這個命題就是條件關系,可以這樣立意:只有人文素養提高了才能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人文素養的提高與國家經濟、文化發展密不可分。

    關系型作文話題呈現相當的開放性與多維性,并不是唯一的。另外,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從正面看,就是從積極的角度去思維。

    (2)從反面看,就是從事物的反面去思維。

    (3)從整體看,就是從正或反兩方面去思維。

    如2003年高考作文話題,就可從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從正面看,感情的親疏有助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由此可談及融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文環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摯的感情引導健康的審美意識(愛憎分明)。②從反面看,感情的親疏有害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由此可談及任人唯親、偏信則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烏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親有疏,但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不能受情感親疏而左右。

    因此,我們在面對一個關系型話題作文時,一定要進行合理的發散思維,審慎解讀。而要準確把握話題內部辯證關系,就需考生在平常多體悟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精髓,如能聯系地看問題(而不是孤立地看問題)、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而不是片面地看問題)、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而不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等。并最終能理論聯系實際,準確審題,深刻立意。

    (四)審要求語

    命題人對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寫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必須按要求去寫,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近年來要求越來越寬泛,大多堅持“三自”的原則,但也有作一些限制的,諸如寫作范圍、角度、文體、篇幅等。如2004年上海的作文要求明確規定“詩歌除外”。 “自選文體”是告訴我們除了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外,我們還要注意文體的規范,即寫記敘文要像記敘文,寫議論文要像議論文,不能寫得“四不像”。

    要求也是閱卷人的給分點,要有強烈的分數意識。不僅要看清以“要求”或“注意”這樣明顯的形式提出的要求,還要看出隱含在題目之中的具體要求。

    三、關系型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誤區

    誤區一: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既然是關系型話題作文,審題時就應當重點把握話題內部兩個關系之間的關系,關涉兩點,在兩點之間尋找突破口。而我們的考生在審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恰恰是割裂了兩者的聯系,在行文時大談一點,卻對另外一點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題、離題。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話題作文“人文素養與發展”,話題內部存在一種條件關系--人文素養的高或低,制約著發展空間的大小。考生在審題時即要全面審視這種條件關系。但從考生作文來看,許多離題作文都沒有能從兩者關系入手,而是或空談人文素養,或大侃發展,這種“抓住一點,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嚴重失分。 誤區二:泛論關系,不見重點。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論關系,最終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談、空洞無物的泥潭。關系型話題作文要善于敏銳地捕捉重點,敢于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2004年高考全國卷話題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審題時考生當然應準確把握兩個關系肢間的關系,如果考生在審題時能以“遭遇挫折”為側重點,能夠從如何對待挫折這個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兩者關系泛泛而談,那么文章將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誤區三 :另起爐灶或偷換話題。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的區別,徹底拋開了話題,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廣東卷要求以“語言與溝通”為話題作文,有考生由引出話題的那則馮婦的寓言推出一個結論--應該了解實際情況后再采取行動,做事不能太輕率。以為這樣就符合題意,其實是完全理解錯了。另外,注意偷換概念。換詞也應盡量避免。即使是同義詞也應盡量用話題中的詞 ,以免產生曲解。

    總之,作文審題是一個老問題,然而常談常新,面對關系型話題作文的盛極一時,審題問題則更應引起我們語文教師和考生的足夠重視。

    備注:

    作 者: 孫 濤

    聯系地址: 山東省薛城實驗中學  

    聯系電話: 13563268409

    時 間: 2005年2月

    郵  箱: suntao8-8@sohu.com

     

    作者郵箱: suntao8-8@sohu.com

    [關系型話題作文如何準確審題立意(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ABCC型成語

    2.關系的同義詞

    3.不等關系課件

    4.abcc型成語大全

    5.

    6.觀察型活動教案

    7.人際關系論文

    8.等量關系教學課件

    9.初中微型小說精選

    10.實踐型畢業論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色婷婷在线播放看片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