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lswsh

    【教法學法】

    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話、討論等授課方式,指導學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內容及其結構特點,理解說明方法和表達方式的運用及其作用。通過拓展延伸,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探討社會熱點問題,增強其環保意識,訓練其創新思維。并且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和運用由淺人深、由果溯因、先主后次等組材行文方法,學會閱讀和寫作事理說明文。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調查生活中以木材為原料的日用品有哪些。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像竹子那樣長到100英尺高的草,像蘋果樹那么大的雛菊和紫羅蘭,像145英尺的樹那么大的玫瑰嗎?這些奇特的植物并非屬于神奇--的科幻世界,它們就生長在地球上,在赤道南北兩邊的熱帶雨林中。請看:2.多媒體展示熱帶雨林風光圖片及其奇異的動植物圖片,并隨風光圖片配合以下文字介紹: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兩邊,有幾片終年濕潤的土地。那里氣候炎熱潮濕,雨水充沛,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環境條件。在這些地區,茂密的森林終年長綠,宛如環繞地球的一條翡翠項鏈,這就是熱帶雨林。其實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因為那里的環境氣候會讓人很不舒服,一般人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于原始狀態。但最重要的是,熱帶雨林作為我們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它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

    僅占地球陸地總面積很少一部分的熱帶雨林,是我們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生存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如果它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氣候將產生重大變化。

    近幾十年,由于人們的破壞性砍伐,熱帶雨林的面積正在銳減,由此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千萬年自然創造的生態環境系統一旦破壞殆盡,地球面臨的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三)默讀課文。

    五分鐘內讀完全文,了解雨林的毀滅將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讀準字詞:瀕臨棲息灰燼攝取海藻 白堊紀

    (四)梳理信息。

    1.文中說了哪幾層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體現各層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參考如下:

    第一(1段):說明雨林正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

    第(2-5段):說明雨林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將喪失一大批物種。

    第三(6-10段):說明地球上生命多樣性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

    第四(11-13段):警告人們:如果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

    2.請說說雨林的毀滅將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教師先引導:比如雨林毀滅,使珍貴動物物種瀕臨滅絕等,請說說還有哪些。

    鼓勵學生順著思路探究,學生一邊發言,教師一邊板書,畫出樹形圖。注意啟發學生認識:。這是一張畫不完的圖。”參考如下:

    雨林毀滅

    動物物種瀕臨滅絕

    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破壞大氣    全球氣溫升高

    災難性氣候變化

    冰川溶解

    洪水泛濫

    更多動植物死亡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說“所有家雞都是亞洲叢林禽類4種物種的后代”,你能否再舉一個我們現在的家禽或蔬菜水果從野生歸化或馴化的例子?

    學生發言。(參考如下:綠頭鴨在6000年前被馴化為家鴨,鴻雁在4000年前被馴化為家鵝,野生原鴿在幾千年前被馴化為家鴿;甜萊在3000年前就已歸化,西紅柿的歸化也很有趣。)

    2.雨林被摧毀是因為有人伐木銷售。根據你的了解,生活中除了一次性筷子,還有哪些木制日用品?它們可以用別的材料替代嗎?聰明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學生各抒己見。鼓勵創造性發言。參考:火柴、木制牙簽等可用竹材代替。

    3.快速閱讀《濕地:地球之“腎”》一文,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說濕地是地球之“腎”,說明了濕地對地球氣候的重要作用,請你找出顯示這一作用的句子。

    (2)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濕地是“天然物種庫”?

    (3)對待大自然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4)你知道世界上有一個與此文內容相關的環保類節日嗎?能否說出幾個世界著名的環境保護組織?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答案參考如下:(1)它能夠凈化水,調節區域小氣候,濕地的蒸騰作用可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2)濕地還是魚類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地。(3)對大自然不能一味地征服和改造,而是要和諧相處,給予保護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利用。(4)“世界綠地日”;“綠色和平組織”、“捍衛環境基金”等。)

    (六)小結。

    通過文中科學的說明,我們知道了雨林的消失,最終意味著人類災難的降臨。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保護雨林,保護濕地,是我們每個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我國云南的西雙版納,也有一小片亞熱帶雨林,請欣賞:《美麗的西雙版納》。

    (七)作業。

    1.西雙版納正被開發其旅游資源,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你對那兒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是否有些擔心呢?你有什么聰明的想法和好的建議嗎?請寫在日記本上,好嗎?

    2.閱讀附文,梳理文中信息。

    第二課時

    (一)導入,設疑。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雨林毀滅的驚人速度,也知道了雨林毀滅的可怕后果。那么文中是采用什么方法來強化說明效果的呢?

    (二)討論,探究。

    1.討論文章的說明方法:看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些方法對說明事理有何幫助?(先讓學生思考.后自由發言。采用邊說邊議的方式,側重探討說明效果。)

    教師點撥:數字說明分為確數說明與約數說明。數字說明要準確,但由于某種原因不可能做到精確表達時,可以用“多”“以上“大約“左右“估計”等約數,以力求近似。這種情況下用約數,反而能體現客觀事實,使說明更準確。

    拓展:

    討論課后“思考與練習’’題二。參考如下:第1句先列出雨林確切的毀滅速度,之后再將其面積與40多個足球場比較既能給人具體清晰的直觀感受,又突現了雨林毀滅速度之快。

    第2句在列數據的同時將兩個數據作比較,突出了毀林建牧場效率之低。

    教師點撥:列數據與作比較相結合,增強了信息的沖擊力,更能使人觸目驚心。

    2.討論文章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師引發議論:全文采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雨林的毀滅及其嚴重影響。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學家和學者的話,其用意何在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指導:首尾兩段引言,實是巧發議論,意在向世人發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時,又能為下文展開說明作鋪墊;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對環境的憂息意識,進而逐步樹立正確的環境觀。

    教師點撥:采用說明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闡釋事理,更能突顯主旨,引人關注。

    3.討論本文的結構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從各層中心句看結構關系:結構嚴緊,逐層深入,使事理清楚透徹。

    (三)拓展延伸。

    1.討論附文的組材特點。師生交流后小結:文章組材行文的順序是先果后因,由果導因的邏輯順序。

    深入探討:洪災原因有哪兩大類?為什么詳說間接原因,其他則略說或輕點而已?間接原因中的三條順序可否打亂?

    小組交流后教師點撥如下:探索事物因果鏈的事理說明文,在組材時一般遵循如下原則:主要原因詳寫,寫深寫透;次要原因略寫,點到為止。按照從主要到次要的順序排列。附文中的間接原因都是最主要的,所以詳寫;間接中的三條原因是由主到次排列的,不可打亂順序。

    2.學以致用:擬結構提綱。

    看單元寫作知識短文第二段,明確事理說明文的結構順序。模仿課文或附文的組材方法,根據參考資料或自己掌握的資料,給作文《綠化好處多》擬結構提綱。

    學生看材料,構思,擬提綱。

    選例,討論。

    (四)布置作業。

    搜集相關材料,充實文章內容,完成作文《綠化好處多》。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案

    2.走得太近,注定是場災難

    3.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4.《圓明園的毀滅》課件

    5.雅思熱帶雨林閱讀答案

    6.《圓明園的毀滅》的優秀教案

    7.語文圓明園的毀滅課件

    8.關于《圓明園的毀滅》課件

    9.圓明園的毀滅課件免費的

    10.人類捕鳥,災難其后閱讀與答案解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