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lswsh

    [教學目標]

    ⒈了解楊振寧的相關知識。

    ⒉了解二百年來,世界科學發展的歷史。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勵創新上的異同。

    [重難點]

    重點:了解作者解說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發明層出不窮原因,科和技的關系兩方面)

    難點:中美教育在鼓勵創新上的異同比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從簡介首位獲諾貝獎的華人科學家入手,引入本文《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

    二、作者簡介

    楊振寧,美籍華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讀書獲碩士學位。1945年赴美求學,1948年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與另一位華人科學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因此與李政通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71年以來,他多次到中國探親、訪問、講學。分別受聘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學的名譽教授。在促進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還努力幫助中國學者在美進行科研和學習。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⒈學生快速默讀全文(師強調:光纖、撓頭、聘用、彌補、膽怯)

    ⒉教師出示結構圖,學生找出文中相應段落。

    四、課堂練習

    ⒈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作者認為兩百多年來產生許多新事物的原因。(第3段中“工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人類的生產力”)

    ⒉第4段綜合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

    ⒊作者對于“科”與“技”的關系持什么看法?

    (明確:二者誰更重要些的問題,沒有簡單答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國家制宜。)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個互相關聯的環節推動前進的,用“→、←”表示出三者的關系。明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⒌閱讀課文第15段,完成下列問題。

    ①解釋詞語: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談什么問題?(明確:分析中美兩國的異同及適應對象)。

    ③中美教育哲學的共同點是什么?(都能鼓勵創新)

    ④就適應對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適合哪一部分學生?

    ⑤就學習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國教育的學習方式屬按部就班的訓練,美國是跳躍式學習)

    五、閱讀附文,加深認識。

    給合你自身素質及學習成績,你認為自己更適合哪種學習方式,應注意哪些關鍵能力的培養。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開學隨想日記

    2.鹽的科學小論文

    3.秋夜隨想生活隨筆

    4.有關水的科學活動教案

    5.身邊的科學的課件

    6.新年隨想散文大全

    7.公交車上的隨想

    8.中秋節美文:中秋隨想

    9.心之隨想_隨筆散文

    10.開學隨想周記參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亚洲精品在线911 |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