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字一線牽--春姑娘上《哀江南》(本站論壇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3-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哀”字一線牽

                        --春姑娘上《哀江南》

                                     

    一、檢查預習

    1、生字詞,用小黑板(很原始吧?如果不是公開課,我連小黑都不用!)請了兩個學生讀。

    2、朗讀。(第1支曲子范讀,第2至6支請了五個學生讀,第7支齊讀。)

    二、整體把握

    (實錄)

    師: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戲也有戲眼。“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眼是?

    生:綠

    師:“紅杏枝頭春意鬧”呢?

    生:鬧

    師::“云破月來花弄影”--

    生:弄

    師:《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生: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師:很好。戲曲《竇娥冤》的戲眼是--

    生:冤

    師:《閨塾》呢?

    生:(略思考)鬧!

    師:好,那么,我們這一課《哀江南》,戲眼是--

    生:哀!

    師:(在課題的“哀”字下標重點號)這里的“哀”是什么意思?

    生:悲哀、哀嘆

    師:悲哀和哀嘆,哪個準確些?

    生:哀嘆

    師:(板書:哀嘆)“哀嘆”什么?

    生:江南

    師:這里的“江南”指的是哪里?

    生:長江以南

    師:準確些。

    生:這里只是南京。

    師:為什么要哀嘆南京?

    生:因為南京是當時的首都。

    師:準確地說,南京是南明的開國之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來朱棣遷都北京。而寫《哀江南》的時候,清兵入關,南明滅亡,南京只能說是“故都”。這里的江南,既指南京,又有著“國家”的意義。我還想問,哀嘆江南的什么?

    生:滅亡

    師:是的,這是一種“亡國之痛”(板書)。是誰在哀嘆亡國之痛?

    生:作者

    師:作者本人直接抒情?

    生:是蘇昆生

    師:對,是借戲中人物蘇昆生之口來表達的。這蘇昆生是什么人?

    生:樵夫;李香君的教曲師傅

    師:這蘇昆生曾是明代宗室,唱曲名家,李香君的教曲師傅,長期生活在秦淮河邊,非常有名,相當于歌星周杰倫之類。現(xiàn)在國家滅亡了,他淪落為樵夫,靠打柴為生。你們能不能想像得到周杰倫打柴的樣子?(生笑)很慘吧?亡國給百姓帶來的傷痛,不僅是物質上的破壞,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

    師:這種亡國之痛是怎樣表達的,用的是什么抒情方式?

    生:(眾)寫景;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師:間接抒情和直接抒情都有嗎?

    生:都有,前面是間接的,是寓情于景。后面是直接的抒情。

    師:(板書: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的,是哪幾支曲子?生:前面六支都是。

    師:對,前六支寫景抒情,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

    三、重點賞析

    (實錄)

    師:我們的重點,是賞析前6支寫景的曲子。這6支曲子分別寫到了哪些景點?

    生:山松野草、秣陵、村郭……

    師:(打斷學生)我問的是景點,不是景物。注意唱詞前幾個人物的對話,戲曲往往在人物對話時交待有關事件。

    生:(找、思考)

    師:(統(tǒng)一答案,板書:郊外→孝陵→皇城→秦淮→長橋→舊院)總的感覺,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生:(紛紛說)蕭條;荒蕪;凄涼;頹廢

    師:(板書蕭條、荒蕪、凄涼)“頹廢”準確嗎?

    生:頹廢一般用來形容人。

    師:應該用哪個詞準確些?

    生:破舊、破敗

    師:(板書:破敗)這是大家的總體感受。現(xiàn)在我們再深入一些,請大家任選一支給你感受最深的曲子進行賞析。

    (生默讀,思考,5分鐘左右)

    生1: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沉醉東風】(師補充:第3支)。前面幾句寫了眼前所見到的蕭條景象,讓我想起曾經(jīng)的繁華,有一種昔盛今衰的感受。還有“舞”字和“朝”字,寫燕雀在丹墀上自由自在地跳來跳去,然而過去這里是臣子朝見皇帝的地方,非常神圣,這更讓人感到今日的凄清。

    師:昔盛今衰的感受很到位,這里用的是“今昔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板書)補充一點,這一支曲子除了今昔對比,還有色彩的對比,大家注意到了嗎?看看都有哪些顏色?

    生:白、紅、琉璃(黃色)、翡翠綠、丹。

    師:這些顏色很鮮艷,不禁讓人想象舊皇城的華麗,而恰恰是這些顏色,反襯了今日的衰敗凄清。

    生2:我說第4支曲子【折桂令】。我覺得“迎”字用得非常好。這個地方曾經(jīng)是歌伎云集的地方,我想像到的是,當年客人來了,歌伎們花枝招展地出來迎客的情景(眾生笑),現(xiàn)在只剩下歌伎沒有了,只剩下破紙在風中招搖了。還有“目斷魂銷”,唱曲的人站在壞欄桿邊向遠處眺望,想起過去的種種,靈魂也不禁飛回了過去。(眾生笑)

    師:想像很豐富啊。我強調一點,“魂消”該怎么理解?“魂消”也就是“消魂”,什么叫“消魂”?就是失魂落魄,魂飛魄散,形容的是極度的快樂或者悲傷,這樣理解,要比靈魂飛到過去好一些。

    另外,大家在讀到這支曲子的時候,有沒有想起學過的哪些詩句?

    生:(背)“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師:這是李煜的《虞美人》,“雕欄玉砌”還在,而《哀江南》這里連雕欄玉砌都不在了,只剩了些破紙壞檻,更蕭條。除了這首,還有哪些?

    生:(背)“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師:很好,這兩首寫的都是南京,也同是表達了亡國之恨,意境各有特點。

    生3:我說說第一支曲子。殘軍的“殘”,讓我想到軍隊打敗仗之后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的,廢壘、瘦馬、空壕是眼前的景象,這里虛實結合,寫出了戰(zhàn)爭中的凄涼景象。

    師:是戰(zhàn)爭中,還是戰(zhàn)后?

    生:戰(zhàn)后。

    師:你提到了一種表現(xiàn)手法,虛實相生(板書)。這支曲子幾個形容詞用得很好:殘、廢、瘦、空,呈現(xiàn)出了南京郊外戰(zhàn)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大家不應忽視的還有一個景物:夕陽道。夕陽古道,給人什么感受?

    生:蒼涼

    師:是的,一種歷史滄桑悲涼感。讀到這里,有沒有想到哪一首詩詞?

    生:(背)“……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同是古道,同是夕陽,兩首曲子有什么不同嗎?

    生:表達的情感不一樣,馬致遠表達的是游子思鄉(xiāng)之情,這里是遺民的亡國之哀痛。

    師:理解得非常到位。還有哪位同學要說?

    生4:第五支曲子【沽美酒】,寫了青溪長橋,連木板都沒有了,秋水長天,人跡稀少,冷冷清清的夕陽,只剩下幾棵柳樹(眾生立即糾正:一棵柳樹),想起當年眾多柳樹,風景優(yōu)美,今非昔比,心中很是凄涼。

    師:對,只剩下一棵柳樹了,這個“剩”字用得好,讓人聯(lián)想到昔日柳樹成蔭的美景,如今只有一棵殘存,時過境遷,不禁感慨萬千啊!

    好了,時間關系,賞析就到這里吧,課后自己再慢慢讀,慢慢體會,古詩詞的韻味是無窮的。現(xiàn)在歸納一下,寫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關于這個問題,評論論家是怎么說的?

    生:(紛紛回答)“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為情設,情由景生”

    師:很好。寫景是為了抒情,而抒情又必須借助于景物描寫才能給人以具體的感受。這6支曲子,以游蹤為線索,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了南明滅亡后南京城的凄涼景象,用哀景,寫哀情,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無限的哀思。

    于是,有了這6支曲子的鋪墊和蓄勢,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自然水到渠成,具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請大家齊讀第7支曲子。

    (師生齊讀)

    師:這支曲子直接抒發(fā)了國家興亡的哀痛之情。為了把情感表達得更充分,可以用上一些修辭方法。大家看看這支曲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生:對偶、排比

    師:具體些,哪句是對偶,哪句是排比?

    生:“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是對偶;“眼看他……眼看他……眼看他……”是排比。

    師:大家漏了一句,“那烏衣巷”三句,也是排比。用上對偶和排比,有什么表達效果?

    生:感情更強烈了。

    師:是的,對偶句和排比句句式整齊,一氣貫通,使得表達聲情并茂,使情感的表達更暢快更強烈,亡國之痛表達得更充分了。哪一句是主旨句?

    生:“謅一曲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師:完整嗎?這一句是否概括了整套曲子的內容?

    生:應該還有前面三句:“殘山夢最真……”

    師:“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這是何等感傷的喟嘆,何等沉痛的哀痛啊!

    像這樣表達亡國之痛、故國之思的古代詩詞曲,除了前面提過的劉禹錫的《石頭城》、杜牧的《夜泊秦淮》、李煜的《虞美人》,大家想想還有哪些?

    生:姜夔《揚州慢》(齊背)

    師:此外,李煜還有一首《浪淘沙》,沒有在課堂上講,但是第三冊的課本上是有的,大家課后找來讀一讀。

    這樣的亡國之痛,這樣的蒼涼之感,這樣充滿了悲憫情懷的作品,往往產(chǎn)生在歷史發(fā)生劇烈動蕩之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時代盛衰,朝代更替,帶給人無限的歷史哀思。從快樂單純的《牡丹亭》,到沉郁悲愴的《桃花扇》,中國古代文藝思潮走過了由浪漫主義到感傷主義的歷程。再往下,就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了,最突出的代表作品就是《紅樓夢》,第6冊將用一個單元來介紹。

    請大家把《哀江南》里自己喜歡的曲子背下來。下課。同事評:

       

       同事一:啟發(fā)很大的是,對曲子的鑒賞,讓學生來說,并且基本上說出了自己的體會。雖然說得不那么全面,但這比老師全面地講解要好得多。如果能準確用上古詩鑒賞的術語就好了。照這樣訓練下去,這些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一定會有大的提高。

       

       同事二:這節(jié)課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拓展得很好,聯(lián)系學生學過的詩詞,幫助理解課文。如果最后再有五分鐘就好了,結束得有些匆忙。

       自評:

       感覺思路比較清晰,抓住戲眼“哀”字串下來,哀嘆什么?是誰在哀嘆?這種亡國的哀痛是怎么樣表達出來的?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寓情于哪些景?是怎樣的景?用了什么手法?怎么理解?直抒胸臆,是怎樣寫的?用了什么修辭?哀景寫哀情,亡國之痛,故國之思,沉郁悲愴的感傷主義。

       讓學生參與曲詞的鑒賞,鑒賞時適當?shù)耐卣梗彩俏冶容^滿意的地方。學生的表現(xiàn)也不錯。

      不足是前面的生字和課文朗讀花的時間多了一些,后面拖了幾分鐘。其他的不足,有待大家?guī)臀抑赋?

    云裳評:

    春的課堂越發(fā)的從容了,旁征博引、行云流水的評價都不為過。

    優(yōu)點大家說了,云裳還是找些問題來和阿春商榷吧。

    1.預習檢查學生的讀書效果,老師為什么要先范讀?不范讀不是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上是否存在偏差?

    2.整體把握中,老師牽引的是否太過明顯?能否讓學生自己先就全詩內容和寫法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老師再順勢點撥?

    3.重點賞析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比較突出,但是老師引導時還是略顯急躁了些。比如:

    “生1: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沉醉東風】(師補充:第3支)。前面幾句寫了眼前所見到的蕭條景象,讓我想起曾經(jīng)的繁華,有一種昔盛今衰的感受。還有“舞”字和“朝”字,寫燕雀在丹墀上自由自在地跳來跳去,然而過去這里是臣子朝見皇帝的地方,非常神圣,這更讓人感到今日的凄清。

    師:昔盛今衰的感受很到位,這里用的是“今昔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板書)補充一點,這一支曲子除了今昔對比,還有色彩的對比,大家注意到了嗎?看看都有哪些顏色?生:白、紅、琉璃(黃色)、翡翠綠、丹。

    師:這些顏色很鮮艷,不禁讓人想象舊皇城的華麗,而恰恰是這些顏色,反襯了今日的衰敗凄清。”

    老師想讓學生注意色彩的描寫,是否可以問:從何處能讀出舊皇城的華麗?把閱讀鉆研文本的時間給學生是否比直接提供色彩的答案要好些呢?

    再如:

    “師:想像很豐富啊。我強調一點,“魂消”該怎么理解?“魂消”也就是“消魂”,什么叫“消魂”?就是失魂落魄,魂飛魄散,形容的是極度的快樂或者悲傷,這樣理解,要比靈魂飛到過去好一些。”

    --這里問到“魂消”該怎么理解?后是否可以給學生一點思考、自我糾正的時間?

    [哀字一線牽--春姑娘上《哀江南》(本站論壇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哀江頭優(yōu)秀教案

    2.喜怒哀樂小學美術教案

    3.小學美術喜怒哀樂教案

    4.《詩經(jīng).哀哀父母》詩歌

    5.以樂寫哀的詩句

    6.悲哀的近義詞

    7.哀溺文閱讀答案

    8.大象哀歌讀后感

    9.

    10.哀鴻遍野造句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222cc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日本少妇高潮正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