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hql

    設計意圖: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它不僅僅是一篇美文,而是一幅山青、水秀、天藍、地暖的冬景圖。老舍是一位語言大師,在用遣句、表情達意方面,功力極深。因此,采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品讀能力、動手能力,有自己的個性,對作品有獨特感受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細致觀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巧妙運用對描繪景物、抒發感情所起的作用。

    (3)學習本文首尾呼應、自然過渡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背誦等形式探究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

    (2)通過學習、合作,學習有關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師生互動、體會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可貴感情。

    (2)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清思路,了解課文怎樣抓住“溫晴”這一特征來描寫濟南冬天的景物的。

    2、難點

    揣摩課文語言,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同學放濟南風光片片斷。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美麗的城市就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一文中的濟南,濟南有著名的千佛山。清代作家劉噪鄂在他的《老殘游記》中這樣寫它:“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濟南多泉水,有著名的大名湖。劉鄂寫它“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濟南的山水在冬天是怎樣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文學大師老舍先生的散文《濟南的冬天》。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老舍

    2、整體感知

    這篇文章選自《老舍文集》,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最初發表于1931年4月,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景散文。作者抓住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用準確、優美的文字,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了作者熱愛濟南冬天,熱愛祖國秀麗河山的感情。

    (1)教師播放朗讀,學生思考:濟南的冬天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能用課文開頭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它的特征嗎?

    (2)自讀課文

    (學生活動)劃出文中你認為最優美的句子,分小組交流,并朗讀這些語句。說說你認為優美的原因。

    3、梳理結構

    本文作者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征,從三方面來表現濟南的冬天。首先寫濟南的山。因為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使濟南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其次是寫小雪覆蓋的山,仍然跟“溫晴”相聯系。再次寫水。從水的綠,清澈透明,“不忍得凍上”具體表現濟南冬天的“暖和”。總之,作者筆下的種種景物都同“溫晴”的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的冬天圖。那么,誰能說說本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又是什么?

    (學生活動)全班深入討論,得出答案。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學生活動)

    1、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2、文章的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3、作者是怎樣突出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征的?

    4、如果你是一位畫家,你能根據課文內容畫出幾幅畫?每幅圖你會給它起個什么名字,這四幅圖又各有什么特點?

    (教師小結)濟南的冬天溫晴脈脈,非常動人,由于作者筆下飽蘸感情,所以文中的山水等景物也都顯得情意綿綿了。

    四、課內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老舍先生的有關情況,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對本篇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為下一節課我們更深入的分析這篇課文奠定了基礎。

    五、開放探究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許多雪景的佳句。如“千樹萬樹梨花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等,請再寫出三個寫雪的詩句。并寫出作者和出處。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全班學生齊聲有感情朗讀全文。

    2、上一節課我們共同賞析了老舍先生的這篇散文佳作,探究了作者、字音、詞義,文章結構以及其他的有關知識。本節課我們將從這篇課文入手分析老舍作品語言上的特色。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我們先從詞語上分析,看下列加點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的表達作用。(出示多媒體)

    (學生活動)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1)“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3)“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4)“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小結)老舍先生是語言大師,他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文中生動、優美的詞語,不但寫出了景物的特征、而且還融入了作者的感情,飽含喜愛和贊美, 除了上面的例句之處,還有如“溫晴”的天氣,“暖和安適”地睡著、“慈善”的冬天等等,它們有物有形有“情”,體現出作家駕馭語言的能力。

    2、除了生動優美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還有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語句,它們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十分生動貼切。下面我們一起在文中找一找這樣的修辭語句,體會它們的妙處。

    (在學生找出例句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下列語句)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里準保暖和。’”

    (2)“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不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4)“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老師鼓勵學生在文中再找幾例,繼續分析、討論,學生討論的結果老師及時肯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本文在描繪景物時有條有理,思路清晰的結構特點,分析了本文生動、準確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欣賞了本文作者在作品中創設的優美意境,這些分析使我們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感情,以及老舍作品的文學語言風格,相信對提高大家的文學修養和寫作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

    讓學生自由選擇下面的題目作延伸閱讀。

    1、印發閱讀材料《打春》發給學生

    思考:作者為什么不用《立春》而用《打春》為題,文中對“打春”又作了哪些形象化的解釋。

    2、比較閱讀《春》、《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散文都是寫景散文,它們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請同學各抒已見,說說它們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濟南的冬天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濟南的冬天的教案

    2.濟南的冬天_教案

    3.濟南的冬天教案課件

    4.濟南的冬天簡易教案

    5.濟南的冬天 教案

    6.《濟南的冬天》活動教案

    7.關于濟南的冬天教案

    8.《濟南的冬天》的簡要教案

    9.《濟南的冬天》教案

    10.《濟南的冬天》教案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婷婷丁香五月欧美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