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課 陳情表 李密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34課  陳情表      李密

    解題:

    陳,陳述。

    表,古代奏章中的一種文體,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陳情謝賀。

    《陳情表》是李密請求晉武帝允許他終養祖母所上的表章。文中詳盡而委婉地敘述了作者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處境,申述了他不能應詔赴任的衷情。

    李密是蜀國的臣子。晉從魏曹手中取得皇權后,又滅了蜀漢政權。蜀滅亡后,李密出于一種懷古的情緒,不敢輕易為晉朝為官。由于晉是從曹魏政權手中“篡”奪過來的,羞于標謗“忠”節,因而以孝道為治國之本。李密正抓住了這一點,大做文章,以達到暫緩去晉朝做官的目的。

    但是,此文中的言辭十分懇,真摯動人。《古文觀止》言其“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假飾……至性之言,自爾爾悲惻動人!鼻宕衷沏懰儭豆盼奈隽x》云其“絕是一片至性語,不事雕飾,惟見天真爛漫!薄蛾惽楸怼分兄琳妗⒅琳\、至性、至孝之情可見一斑。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季則《陳情》相提并論。學習本文,要抓住一個“情”字。

    課文總體分析:

    請以“情”為線索,概括大意。

    A、第一部分  陳述家庭不幸和祖孫相依為命的情形。

    (先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八字概括自己坎坷的命運。而后,講述幼年父死母嫁,孤苦多病人賴祖

    母扶養,說明“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現家門人丁不興,祖母疾病纏身,說明“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這段文字的內容,作者寫得凄苦而悲涼,以致使晉武帝對他,由惱怒峻責化為同情憐憫。)

    B、第二部分  寫朝庭對自己的優禮有加,而自己卻由于祖母供養無主,不能奉詔的兩難處境。

    (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晉武帝的感激之情,再敘州、郡、、朝庭優禮的事實。然后,

    明確提出奉詔奔馳和孝養祖母的矛盾,給下文留下懸念。)

    C、第三部分  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了自己的從政經歷和人生態度,并強調了自己的特別處境,進一步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求得體恤。

    (針對上文,孝祖母和報國之間的兩難選擇,首句即言以“以孝治天下”是治國的綱領。言外之意是孝祖

    母雖然是私情,卻也合情合理,也合法。并為下文“乞終養”提出了理論依據。然后,說自己出仕蜀政權是“本圖宏達,不矜名節”,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再以祖母病篤,說明自己確實難以遠離出仕。)

    D、第四部分  明確提出陳情的目的是“愿乞終養”,先盡孝,后盡忠。

    (作者先比較自己和祖母的年歲,說明盡孝之日短,盡忠之日長;然后,提出“終養”的要求。再極其誠懇地說明自己的情況,是天人共鑒的。表達自己對朝庭“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忠心。)

    閱讀全文,找出全文“情”在文中的含義。

    有三層含義:

    是苦情  敘述自己的不幸,與祖母相依為命的悲苦之情。

    是孝情  表露自己烏鳥反哺,“愿乞終養”之意。

    是忠情  坦陳自己“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之心。

    閱讀第一段,概述作者之苦情。

    可概括為八個字--夙遭閔兇,零丁孤苦。

    有以下幾大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處年四歲,舅奪母志

    九歲不行,體弱多病。

    零丁孤苦,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庭衰敗。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只與祖母相依為命,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此情此境,情何以堪!

    作者極言自己之悲苦,目的是什么?

    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作張本。為后文“愿乞終養”作鋪墊。

    無父無母,無親無故,惟有祖母悉心照料這一孤根弱苗,飽蘸著多少的關顧之愛,傾注了多少的矜憫之

    情!今祖母“常在床褥”,作者是她唯一的依靠。若要廢遠,有違天理。這就使得下文“愿乞終養”顯得合情、合理,讓人不忍推卻。

    作者在陳情終養祖母時,碰到了什么困難?

    作者處在忠孝兩難全的矛盾境地。

    一方面朝庭多次征召,優禮有加;一方面是“劉病日篤”!皥髧鳌焙汀搬咚角椤,忠情和孝情之間產生

    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為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線。

    第三段,筆意連貫,一氣呵成,但文勢有三轉,請加以概括。

    首先,轉入“以孝治天下”大道理。說這是治國的綱領,實則暗示自己辭不就職,雖為徇私情,但合法

    合理、合情;

    其次,轉到自陳宦歷,剖明心跡:一是出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是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中忠心;

    最后,轉入正題,以一幅祖母的病篤圖,深深打動晉武帝,讓他明白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只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了不能廢遠的要求。

    祖母對自己是情深如海,圣上對自己是恩重如山。面對盡孝與盡忠的兩難處境,作為前朝的降臣的

    李密,是十分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情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那么作者最后是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的呢?

    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的解決方案。

    李密在分析了盡忠與盡孝的矛盾時,先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出什

    么選擇,其情已經不言而喻。后又通過祖孫年齡進行對比,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方法,既合情又合理合法。再加上李密一再表明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情。

    本文第一段表情,第三段講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理論根據。若把兩段的位置對調一下,先講理,

    后陳情,好不好?

    不好。

    本文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以情。符合邏輯。

    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的凄苦,突出了祖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寫自己愿意奉

    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提出矛盾,借以博得晉武帝的同情。再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如所請;同時表明自己的心跡,排除了不愿意出仕的政治因素。分析了矛盾之后,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熟讀課文,你認為《陳情表》能使得晉武帝罷詔的原因是什么?

    《陳情表》以孝為核心,標舉孝道。

    忠孝觀念是中國封建社會倫理道德意識的核心,李密特別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號,并在自己不

    得不盡孝的困苦境遇害中大做文章,這是針對晉武提倡的孝道而來的。不奉詔,固然有不忠之嫌,但是晉武帝既然標舉孝道,作者就抓住這一點,以孝道來解這不忠之嫌,使得終養祖母的請求立于有理、有利、有節的不敗之地。

    重點句子和段落的分析理解:

    分析“臣以險恤,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钡木涫教攸c。

    用了四字駢句。

    駢句,指的是整齊對偶的句子。它注重音韻各諧和詞藻的華麗,多用于先秦時期的駢文中。此文用四字

    駢句,使得文章顯得語氣連貫,緊湊而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說說“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一句用了什么手法?

    直陳其事,用的是白描手法。

    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的狀況極為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罕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

    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边@段話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譯文是:到了侍奉圣明的本朝,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在前有臣子名叫逵的太守,察薦我當孝廉,

    在后有臣子名叫榮的刺史,推舉我做秀才。我因為祖母的奉養沒有人主持,辭謝他們的舉薦而不能應命赴任。陛下特下詔書,任命我擔任郎中的官職,不久又蒙國家的因澤,授予我太子洗馬的官職。

    這段話為下文“過蒙拔擢,寵命優渥(承蒙陛下破格提拔,恩寵任命異常優厚)”做張本。

    在這里,作者連用了以下的動詞: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地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边\用了什么手法?

    用了排比的修辭格。

    譯文是:陛下再次下的詔書語氣切切嚴厲,斥責我逃避征聘和輕慢詔命。郡縣的官員前來逼迫,催促我

    上路;州里的官員降臨家門催促,十分緊急。

        四字駢句構成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扒小薄熬薄柏煛薄板汀薄奥钡仍~語,準確鮮明地刻畫了晉武帝當時的情態。“逼迫”“臨門”,層層渲染,精彩形象地描繪了一幅雷厲風行、無可阻擋的催命圖。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贝司溆泻巫饔茫

    譯文是:我本想奉詔急速前往上任,可是劉氏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茍且順從侍奉祖母劉氏的私情,

    可是我的報告、訴說卻不準許:我是赴任就職,還是不赴任就職,實在是進退失據啊。

    作者在這里巧妙地運用了二難推理。

    二難推理,是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聯合起來的推理。它的前提有兩個,結論就是或此或彼。因此說,:“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边@個結論含蓄精譬,它既有對晉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對祖母的孝順之情。使晉武帝意識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一一都出自肺腑,句句有理,處處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對作者的某些疑慮。

    下面的句子在修辭格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無祖母,無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以上句子都用了對偶的句式。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鏗鏘有力,語言簡潔凝練,讀來瑯瑯上

    口,使文章感情倍感熱切,真摯,更具有說服力。

    指出下列句子的比喻意義:

    (1)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地刻畫了祖母危老多病的

    形象,融入了強烈的抒情色彩,極大地引發出讀者的同情。這一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祖母大限將至,自己是在竭盡所能,捕捉一切時機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再加上四字駢句的運用,有著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為之動容泣下。

    (2)烏鳥私情,愿乞終養。--以烏鴉反哺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3)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以犬喻自己的忠貞之情,以馬喻自己的憂懼之態。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溢于言表。

    寫作方法歸納:

    融情于事,感情真摯。

    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全文以真情貫注,以真情動人。作者無論是敘事寫自己的孤苦無依

    之情,還是陳述自己和祖母的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庭的恩遇、感激和對晉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滿感情的筆調來寫的。

    融情于事,細致盡致。

    童年的孤苦生活的敘述,劉氏病篤的描寫,帝王恩遇的陳述,無不滲透作者的感情。文章敘述祖孫二人

    相依為命的情景,細致盡密,令人酸楚悲惻;鋪陳他進退兩難的境況,令人為之情急;講述前朝為官的經歷,暗示他“不矜名節”的心意,委婉隱曲,令人由衷地嘆息;陳述祖母恙篤的情形,表白他“天地共鑒的辛苦”,信誓旦旦,令人深感其誠。

    語言精美,形象生動,自然精粹,膾炙人口。

    A、句式--四字為主,雜以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字句,駢散相間,文筆流暢。四字句聯翩,

    簡潔清亮;三、五、六字錯陳,錯綜變化,讀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使得文章脈絡清楚,音韻和諧。

    B、修辭--對偶、比喻的運用。對偶句語意凝練,感情熱切,更具說服力。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激烈,

    富有感染力。

        C、成語--多用成語,如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皇天后土、天地共鑒、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等等,選 語凝練,極有表現力。

    小結:

    本文結構上以事實為基礎,以真情為重心,實事真情貫注始終。作者從悲慘的童年和祖母多病困境說起,

    這是緩起漸入,為后文強調“祖孫相依為命”設了鋪墊,奠定了辭不赴命的有力依據。然后,極力渲染進退兩難的處境,昭示自己限期有意盡忠又想盡孝的心跡,為后文提出“先盡忠后盡孝”的兩全辦法張本。接下來,又反復申述自己決無他意,僅僅是為了終養祖母。從多方面打消了晉武帝的各種疑慮。最后,“愿乞終養”的請求,則是在讓事實說話,用感情動人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勢所必然,水到渠成。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語言真切動人,從肺腑流出。全文以四字句為主,中間穿插了一些比喻和對偶句,文筆簡煉流暢,語言形象生動,讀來瑯瑯上口,節奏感強。有的精辟語句,成了廣為流傳的成語。

    板書要點:

                    陳情表        李密

    身世孤苦悲涼

                        孝心        祖母病篤

    祖母深情似海

                                    揭示矛盾  孝治天下

    沐清化蒙國恩                              盡忠日長

                        忠心        詔書切峻  盡孝日短  分析矛盾

    吾朝恩重如山

                                                     

                  乞終養            先盡孝后盡忠----解決矛盾

    練習:

    注音:

    險恤xìn         洗xiǎn馬       優渥wò        

    隕yǔn首       拔擢zhuó       終鮮xiǎo兄弟

    解釋詞語:

    A、臣以險恤       險恤--命運不好

    B、夙遭閔兇       夙--早時;兇--不幸。

    C、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風背--離開我

    D、尋蒙國恩       尋--不久

    E、除臣洗馬       除--授予官職

    F、聽臣微志       聽--準許

    G、保卒余年       卒--終

    H、猶蒙矜育       矜--憐憫、憐惜。

    I、不矜名節        矜--自夸

    J、逋慢            逋慢--有意回避;逋)--逃脫。

    K、愍             愍--悲痛,憐惜

    M、祚             祚--福份

    填空:

    A、《陳情表》選自     《文選》   。

    B、《陳情表》中的“陳” 是(   陳述   )的意思;表是(  古代的奏章   )的一種。多用于(  臣子向君王陳請謝賀  )。

    C、由本文文衍生出來 的成語有: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皇天后土、天地共鑒、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等等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边\用了什么手法?

    用了排比的修辭格。

    譯文是:陛下再次下的詔書語氣切切嚴厲,斥責我逃避征聘和輕慢詔命?たh的官員前來逼迫,催促我

    上路;州里的官員降臨家門催促,十分緊急。

    四字駢句構成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扒小薄熬薄柏煛薄板汀薄奥钡仍~語,準確鮮明地刻

    畫了晉武帝當時的情態!氨破取薄芭R門”,層層渲染,精彩形象地描繪了一幅雷厲風行、無可阻擋的催命圖。

    指出下列比喻的含義:

    (1)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地刻畫了祖母危老多病的

    形象,融入了強烈的抒情色彩,極大地引發出讀者的同情。這一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祖母大限將至,自己是在竭盡所能,捕捉一切時機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再加上四字駢句的運用,有著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為之動容泣下。

    (2)烏鳥私情,愿乞終養。--以烏鴉反哺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3)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以犬喻自己的忠貞之情,以馬喻自己的憂懼之態。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溢于言表。

    說出以下句子在修辭格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無祖母,無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以上句子都用了對偶的句式。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鏗鏘有力,語言簡潔凝練,讀來瑯瑯上

    口,使文章感情倍感熱切,真摯,更具有說服力。

    說出“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罕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

    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边@段話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譯文是:到了侍奉圣明的本朝,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在前有臣子名叫逵的太守,察薦我當孝廉,

    在后有臣子名叫榮的刺史,推舉我做秀才。我因為祖母的奉養沒有人主持,辭謝他們的舉薦而不能應命赴任。陛下特下詔書,任命我擔任郎中的官職,不久又蒙國家的因澤,授予我太子廡馬的官職。

    這段話為下文“過蒙拔擢,寵命優渥(承蒙陛下破格提拔,恩寵任命異常優厚)”做張本。

    在這里,作者連用了以下的動詞: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地感恩戴德之情。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一句用了什么手法?

    直陳其事,用的是白描手法。

    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的狀況極為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閱讀第一段,概述作者之苦情。

    A、可概括為八個字--夙遭閔兇,零丁孤苦。

    B、作者有以下幾大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處年四歲,舅奪母志

    九歲不行,體弱多病。

    零丁孤苦,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庭衰敗。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只與祖母相依為命,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此情此境,情何以堪!

    C、極言自己之悲苦,目的是什么?

    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作張本。為后文“愿乞終養”作鋪墊。

    無父無母,無親無故,惟有祖母悉心照料這一孤根弱苗,飽蘸著多少的關顧之愛,傾注了多少的矜憫之

    情!今祖母“常在床褥”,作者是她唯一的依靠。若要廢遠,有違天理。這就使得下文“愿乞終養”顯得合情、合理,讓人不忍妨推卻。

    D、在陳情終養祖母時,碰到了什么困難?

    作者處在忠孝兩難全的矛盾境地。

    一方面朝庭多次征召,優禮有加;一方面是“劉病日篤”!皥髧鳌焙汀搬咚角椤,忠情和孝情之間產生

    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為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線。 

    [第34課 陳情表 李密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李密《陳情表》文言文及翻譯

    2.《陳情表》教案設計

    3.陳情表獲獎優秀教案

    4.陳情表復習課件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秋天》第2課時教案

    7.陳情表原文及翻譯

    8.《陳情表》原文及欣賞

    9.《晉書·李密傳》原文及翻譯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精品呦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