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滕王閣序教案

    教學目標:

    ⒈學習事、景、情融于一體的寫作技巧。

    ⒉借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于沉淪的復雜感情。

    教學時數:2

    第一教時

    明確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二、解題

    1.介紹“序”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2.介紹“駢文”

    駢文,是魏晉后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3.介紹王勃和寫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龍門(現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

    三、誦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定7名學生朗讀課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節奏。

    明確:①四字句的讀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字句。

    3.思考:從內容上看,文章可分為幾部分?

    明確: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五、布置作業

    1.反復誦讀,并試背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四兩題。

    第二教時

    明確目標:

    ⒈學習事、景、情融于一體的寫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于沉淪的復雜感情。

    教學過程:

    一、賞析第一部分

    (一)集體朗讀

    (二)具體賞析

    ⒈作者是如何寫洪州的地理風貌的?突出了什么特點?

    明確: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歷史久遠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界域遼闊。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地勢宏偉

    2.作者怎樣寫參加宴會的人物,照應了前文的哪個詞語?

    明確:作者在寫參加宴席人物時,用了“雅望”“懿范”“勝友”“高朋”“騰蛟起鳳”“紫電清霜”等詞語,極盡人物的文韜武略,照應了前文的“俊采”一詞。

    3.文章開始不寫樓臺,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文章借用鋪陳的手法,歷敘界域之大,地勢之雄,物產豐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樂的氛圍、宴會的高雅,同時也緊扣照應了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4.試背課文

    二、賞析第二部分

    (一)齊讀課文

    (二)具體賞析

    1.本部分是著名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色圖”的意境描述出來。

    明確:①色彩變化之美;

    ②遠近錯落之美;

      ③上下渾成之美;

          ④虛實相映之美。

    2.鑒賞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并展開想象,將該句擴寫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確: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圖畫。

    3.這兩段秋景的描述與傳統中描寫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確:一反傳統中“悲秋”的習慣寫法,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樣將敘事、寫景與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 ①“潦水盡…”,清澈的潭水給人清爽的感覺。

    ②高聳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閣令人嘆為觀止。

    ③“落霞…”的朦朧秋景,“閭閻撲地…青雀黃龍之舳”的富庶祥和都

    洋溢著作者無比愉悅的心情。

    作者寫自己的喜悅心情毫不張揚,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的,給人天衣無縫、妙合無垠之感。

    三、賞析第三、四部分

    (一)齊讀課文

    (二)具體賞析

    1.這兩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飲娛樂引發的人生感慨。而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讀課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明確:

    ①“長安”“帝閽”“宣室”→報國無門,濟世無路

    ②“馮唐”“李廣”∕“賈誼”“梁鴻”→慨年時易往,功業難成,流露出嗟卑嘆老的傷感和見機知命的消極心理(明用)

    ③“馬援”(窮…老…)→不因年華易逝、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

    ④“貪泉”“涸轍”→身處逆境,猶樂觀開懷(暗用)

    ⑤“北海”“東隅”→不甘沉淪

    ⑥“孟嘗”∕“阮籍”→反襯自己堅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終軍”→表示請纓無路

    ⑧“班超”“宗愨”→表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

    ⑨“楊意”“凌云”∕“鐘期”“流水”→感懷才難用、知己難遇

    2. 請思考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明確:使課文內容充實,聯想豐富,語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練,加強了文章表達效果。

    四、課文總結

    本文是一篇序,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駢文,作者用富麗華美的詞藻,稱道洪州,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的壯麗;以及寥廓壯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發自己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思想感情。余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篇》評:“對眾揮毫,珠璣絡繹。”

     

    [滕王閣序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滕王閣序課件教案

    2.滕王閣序簡單教案

    3.滕王閣序并詩教案

    4.滕王閣序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滕王閣序教案設計內容

    7.滕王閣序的優秀教案

    8.滕王閣序用典作用教案

    9.滕王閣序優秀教案薦讀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