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案5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前方》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攝影散文的一些特點,體會聯想這一創作手法的具體運用。

    2、把握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局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理解,整體是局部的語言環境。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反復閱讀,加強文本與自己的對話體驗。

    2、進一步了解和探索人類的“精神家園”。

    3、與文本直接對話,加以評點,了解人類的“精神家園”。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深入體驗人類“精神家園”的內涵

    教學重點

    1、立意上的反彈琵琶。

    2、虛實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反彈琵琶的寫法。

    教學流程及內容

    一、導入

    要求學生仔細看課本上的圖片,從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曹文軒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寫下了攝影散文《前方》。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攝影的優勢是視覺的直觀性,散文的優勢是可以自由聯想,攝影散文將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融為一個整體,《前方》就是這樣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讀

    文章從畫面切入,但對畫面本身并未作細致具體的描摹,而是直接展開聯想,寫感想,寫感觸,最后又回到畫面上來,由此可看出文章分為幾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幾句話。

    明確:“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愿望。”

    “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人的悲劇性實質……”

    其中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愿望”是核心觀點。

    2.關于“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幾點原因?

    四點: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誘惑,出自無奈,理想的誘惑。

    3.作者認為“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為什么這樣說?

    學生各抒己見,明確為11節開頭的承上句中。

    4.“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中的“實質”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討論)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從本質上講他們同樣是想達到目的地而不能達到,想實現理想而不能實現自己所有的理想,實質上還是一場苦旅。

    5.作者認為“人的悲劇性實質”有哪些具體內容?

    ①     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

    ②    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

    ③    人無法還家。

    ④    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6.“家”如何理解?

    雙關既實指實實在在的遮風避雨的家,又虛指精神上的義冢寄托與歸宿。

    7.文章引用了許多表現家園之思的古詩文,而本文作者強調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鄉明”這一專題,那么如何理解離家與歸家的關系呢?(分小組討論)

    三、交流、評價學生的評點

    四、作業布置

    任選一幅圖片,寫出自己的感想。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

    [《前方》教案5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前方精品教案設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認識5小班教案

    4.5的分解與組成教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高清v | 在线天天看片免费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区激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