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伶官傳序

    語文組  李春玲

    教學目標 

    1、理解“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等警語的深刻意義,及其對人生的啟示。 

    2、學習通過對比說理論證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3、理解“原、賜、負、抑、遺、系”六個實詞及“與、其、歸、易、告”的義項和用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清晰嚴謹的論述結構及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學習本文感情充沛,富于變化的語言。

    教學難點

    1、了解史實,以理解作者的觀點。

    2、掌握重點詞語,其尤其是格言式的警句。 

    教學方法    啟發式 討論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多媒體展示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生大聲朗讀,營造氣氛。)

    引出英雄人物項羽,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憑借過人的膽識,諦造了歷史的神話,只可惜,他終究未能持續自己的輝煌,由于輕信寡謀,落得四面楚歌,烏江邊上,他仰天長嘆: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其實,不僅僅是項羽,很多帝王將相都將自己滅亡的原因歸結為天命,許多平民百姓也都將人生的苦難、命運的坎坷歸咎于天命。今天,我們就由此來學習一篇探討“興衰成敗”是在人為還是在天命的文章--歐陽修的《伶官傳序》。

    二、 解題 

    伶,樂工,藝人。 

    伶官,樂工做了官司。

    (介紹文體“序”及相關寫作背景 )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點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沒有錯誤。

    2、出示思考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出現?

    明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請學生翻譯,并簡要概括)

    即  盛衰在于人事

    四、研習課文。

    1、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問:由此段內容可推知本文將運用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例證法 

    問:用什么事例,依據是哪一句話?

    明確:“原莊宗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即:本文是以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史實作例證。

     強調: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

    重點字詞:原:名詞作動詞,推究;所以:-----的原因。 

    2、如果我們不看下文,試推想一下作者接下來應該寫什么內容呢?

    明確:寫莊宗如何得天下,如何失天下的內容。

    3、師讀第二、三段,學生思考:文中涉及四個時間:908年、912年、923年、926年,請依據課文的注釋,找出莊宗在這幾年里分別是多少歲,在他身上發生了什么事情?(用課文中的原話概括) 

    908年(23歲)   “與爾三矢”            給 

    912年(27歲)   “系燕父子以組”        縛 

    923年(38歲)   “函梁君臣之首”        名詞作動詞,用木匣子裝 

    926年(41歲)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表被動

    得出:莊宗得天下用了15年,而失天下只用了3 年,為什么?

    明確:  憂勞可以興國  (使----興盛) 

    逸豫可以亡身 (使-----滅亡)

    4、課文中如何表現他的“憂勞”呢?

    明確:“其后用兵,則遣從事------及凱旋而納之。”

     重點詞語:告: 祭告;盛以錦囊:盛 ,動詞,裝著。狀語后置

    為什么如此詳細的寫他的“憂勞”?

     明確:不僅讓我們體會他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雄壯,更重要在于說明他的成功與不斷的努力分不開,突出強調人事的作用。 

    5、由極盛到極衰,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對比  

    找出課文中運用對比論證的部分。

    明確:第三段前兩個大句子,第四段開頭兩個句子。 

    6、由這進一步的盛衰對比,作者發出怎樣的慨嘆?什么意思?

    明確:“豈得之難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前一句反問,意思與字面相反,重點在第二句,強調人事,回應論點。) 

    重點詞語:抑:或者。本:動詞,推求。 

    7、齊讀第四段,得出什么經驗教訓? 

    明確:“禍患常積天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升華主題,以古諫今,意味深長。) 

    五、拓展閱讀。 

    不僅國家的興衰成敗與憂勞、逸豫有關,集體、個人的命運更是與人事緊密相聯,憂勞可以使集體不斷壯大,可以使個人事業蒸蒸日上,逸豫同樣可以使一切毀于一旦。 請同學們聯系現實生活舉例說明。(自由發言)

    參考示例:大邱莊禹作敏; 復旦陸德明

    結論:事在人為,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六、課后思考:

    與《六國論》比較,有什么異同?

    附:板書設計

    論點          時間          事件              結論           教訓             

    盛           908年

    衰          (23歲)       “與爾三矢         憂勞

    盛{  912年

    在          (27歲)      “系燕父子以組” } 可以    禍患常積天忽微,

    923年

    于          (38歲)      “函梁君臣之首”    興國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事  衰 {    926年

    (41歲)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    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傳序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伶官傳序教案

    2.伶官傳序優秀教案

    3.高二語文《伶官傳序》教案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午夜在线99精品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