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動”,搞好朝讀
朝讀課傳統悠久、效果顯著,尤其在語文學習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提高朝讀課效率,需要堅持“四動”。
一、動腦
所謂動腦,就是要在自己的大腦思維中確定明確具體的閱讀目標,這目標既有長期的總體目標,又有短期的階段目標,尤其是落實每一堂朝讀課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由老師定,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定)。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那種茫然無緒,抓到什么讀什么,讀了多少算多少的現象。當然,這里的目標,一定要切合自己的能力和特點,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動腦,更指在朗讀時,要有勤于思考的習慣。讀書最大的忌諱就是讀“望天書”,即只動口,不動腦,這樣的閱讀效果只可想而知的。思考下的閱讀,使朗讀更能夠傳情達意,表現力更強。
一、 動情
所謂動情,就是指在朗讀時,要自然主動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閱讀內容之中。要的作品固然會讓讀者動情,但閱讀者自覺的情感投入,必然會加深對作品理解的深度,使自己的心靈與作品共鳴,仿佛身臨其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作品精微處的奧妙。一個不善于在閱讀中注入感情的人就如同一個對生活麻木的人。麻木者不會懂得生活的內涵,難道還會感悟組思想藝術價值嗎?
二、 動口
閱讀有多種方法,但朝讀課宜朗讀。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的閱讀活動,是用聲音增強原作力量的手段,是對作品的藝術再創造。它是從視覺擴大到聽覺,賦予作品以新的藝術生命的重要途徑;同時,也使讀者在這種創造性的活動中獲得新知。但是,我們有些同學,不習慣放聲朗讀,只是默讀,這就導致了學生不能更大程度地感受文章的氣勢和韻味,以致自己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三、 動手
在閱讀中,有的同學還存在著“動口不動手”的毛病。他也許大聲地讀,也許可以動情地讀,卻沒有動筆的習慣。成功的閱讀者,都有勾畫圈點,手抄筆錄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關鍵字詞、重要語段,進行簡略有效的勾畫筆錄,無疑會加深閱讀的印象和理解的深度。毛澤東博覽群書,凡是他讀過的書,都留下了無數的圈點,所以他才有了超凡的學識,這難道不是一個極好的榜樣嗎?俗語云:“百讀不如一寫!比绻瑢W們在朝讀時,左手一本書,右手一支筆,面前一個本子,隨時在書本上勾畫,在本子上記寫,就必定會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
[堅持四動,搞好朝讀(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太宗罷朝閱讀答案
3.宋朝的雨閱讀及答案
5.關于堅持 演講稿
9.遠動會加油稿
10.四年級經典誦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