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陽(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3-2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采桑子重陽

    一、導入新課

    重陽是傳統(tǒng)的登高賞菊的日子,文人騷客也少不了吟詩為文以記,但凡作詩文詠重陽,大抵離不了登高、賞菊、吟秋的內容,多有凄涼之慨。在青年革命家毛澤東筆下重陽節(jié)所見所感的又是什么?板書:采桑子重陽

    二、寫作背景  

        讀注釋,補充: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閩西龍巖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被朱德、陳毅等批評搞“家長制”,未被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隨即離開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差點死于瘧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澤東才在上海中央(當時由周恩來主持)“九月來信”的支持下恢復職務。在精神振奮之余,寫下這首小令。

    三、說“重陽”  

    重陽節(jié),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shù),九是陽數(shù),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jié)又是“老人節(jié)”。  

        重陽節(jié)習俗:  

          1、登高: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jié),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jié)的重要習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遠,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希望自己生活順利,步步高升;鍛煉身體。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簡析】:這首詩是大歷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fā)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弦。這不僅由于寫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lián)狀景逼真,是后人傳誦的名句。頸聯(lián)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2、吃重陽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用米粉做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3、重陽節(jié)還有插茱萸辟邪的習俗。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氣味。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簡析】:詩中很樸實地抒寫了對兄弟們的懷念。全詩主客相契,情景交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寫出了人們共通的感情。  

           4、賞菊:喝菊花酒。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四、引導學生討論、賞析

    1。 第一句有何哲理?

    提示:人生易老天難老: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番離去,正值月冷風凄,城外的“咸陽道”呈現(xiàn)出一派蕭瑟悲涼的景象。這時送客的只有路邊的“衰蘭”。蘭花之所以衰枯,不只是因為秋風肅殺,對它無情摧殘,更是愁苦的情懷直接造成。凡是有情之物都會衰老枯謝。別看蒼天日出月沒,光景常新,終古不變,假如它有情的話,也照樣會衰老。這是千古名句,常用來形容那些為情所困而哀愁萬分的人。曾有人為這一句詩對了一句下聯(lián):“月如無恨月長圓。”)“人生易老”即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天難老”所說的“天”是指宇宙,即是說宇宙的發(fā)展是無限的,所以歲歲有重陽。接著一句“今又重陽”給人一種時間易逝的感慨,因此,就要求革命者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yè)中。這體現(xiàn)了革命家雖身處逆境卻心胸開闊,樂觀豪邁的精神,雖離開紅四軍領導崗位,但斗志依舊昂揚。這就是偉人的胸懷,可謂愈挫愈奮。這是一句帶有大徹大悟意味的警句,出得非常的突兀,給人以當頭棒喝之感,亦使接下來的內容平添一股渺遠蒼涼之氣,以自然萬物的永恒寫人生的短暫。

    2。 詩人為什么會覺得“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提示:重陽是傳統(tǒng)的登高賞菊的節(jié)日,一般作詩文詠重陽,都離不了登高、賞菊、吟秋的內容,這首詞也不例外。但與吟秋多悲慨的傳統(tǒng)不同,毛澤東眼中的菊花不僅開得艷,開得香,體現(xiàn)出勃勃生機,而且是戰(zhàn)地黃花,令人遐思無限。這“黃花”是經(jīng)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開得漫山遍野,平凡質樸卻生機蓬勃。這一句形成了生機盎然的意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又顯示了作者豪邁曠達的情懷、樂觀的精神,對革命前途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3。 下闋應如何理解?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肅殺的秋天在詩人的眼中勝過“春光”,具有勃勃生機,秋色無限。這表現(xiàn)了詩人對革命前程感到無限美好,對共產主義事業(yè)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豪邁情懷。這里雖然講的是一般的自然規(guī)律,通常人們也都能具備這樣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萬里霜”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體味到的。這里的霜,不僅僅是“霜白”的意思,還是五彩斑斕,包括了黃花,紅葉和各式草樹,還包括了各種秋實和天高氣爽的寥廓景象。

    4。 末句為什么用“萬里霜”而不用萬里秋?

    提示:A、押韻B、既響亮又含義豐富,再現(xiàn)詩人煉字之精當。

    5。 注釋6上說“本詞初稿中,上下片的順序曾是相反的。后改定成現(xiàn)在這樣,詞的意韻更顯深厚,韻味也更濃了”,你覺得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為什么?  

        提示:原來的順序使詞的意蘊反而縮小,而現(xiàn)在的順序則由眼前的戰(zhàn)地黃花推及到秋色無限的寥廓江天,使詞的意蘊更顯深厚,韻味也更濃了。

    五、小結

    毛澤東的這兩首詞都是寫秋,但都一反古人悲秋的傳統(tǒng),一掃衰敗蕭瑟的氣氛,以壯闊絢麗的意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采桑子重陽(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2.《采桑子重陽》閱讀及答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州AV一在线影视 |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剧情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