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中用典手法的運用(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6-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       0931-3237439

    郵編:730010                        郵箱:zhfl1965@sina.com  zhfl1598@163.com

    用典,是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詮釋“用典”,為“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用典的目的就是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所謂典故是指“典例故實”,具體地說,包括歷史記載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聞以及流傳下來的古書成句,一般來說,典故都有確定的典源。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余韻盎然、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曹操《短歌行》一詩的最后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闭f的是周公為了招攬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著頭發,一餐飯要三次把飯粒從嘴里吐出來,他擔憂的是因自己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了人才。詩人用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賢、禮賢下士之氣度來勉勵自己。當然用典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會把作品弄得生澀晦暗,枯燥乏味,給我們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原來典故中的本意進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

    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

    一、用事用典

    用事用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

    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愛用典故,常常一連使用數典,多數是出于內容的需要,有時也難免堆砌。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想當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

    [注釋] 

      ①、京口:江蘇鎮江市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②、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 

      ④、“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帥晉軍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是說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⑦、佛貍祠: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貍。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 

      ⑧、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⑨、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

    從注釋上不難看出全詞幾乎始終在用典中展開。詞人借古諷今,批判了當時的掌權者韓侂(tuō)胄冒險北伐、妄圖僥幸取勝的錯誤,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想建功報國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憤心情。這個主旨,主要是通過四個影射現實的歷史故事表現出來的,即劉裕、劉義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和廉頗的故事。這首詞是對當時統治者的批評,因為不方便正面直說,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辦法。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用典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里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詩歌中的用典確實給鑒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勢必影響對詩歌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加強平時的閱讀,多積累一些詩歌中常見的歷史故事,多記憶一些古詩名句,無疑對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理解詩歌的主題是很有幫助的。

    [古典詩歌中用典手法的運用(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散文表現手法運用

    2.古典詩歌分類介紹

    3.中國古典詩歌的一些基本特點

    4.中國古典詩歌內容分幾類

    5.中國古典詩歌內容題材有哪些

    6.中國古典詩歌內容分類

    7.從蒹葭看詩經的賦比興藝術手法的運用

    8.木蘭詩運用互文修辭手法的句子

    9.描寫秋吟的古典詩歌大全

    10.古典詩歌鑒賞6大熱點題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制服丝袜 | 亚洲色婷婷5月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 |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