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發布時間:2016-6-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了解陶淵明的生平及其詩歌的基本特征。

    2、學習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品格。

    [教學重點]

    1、領悟詩人憎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自由的思想傾向。

    2、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學習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誦讀式、討論式、啟發式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高一時我們曾學過一篇古文叫《歸去來兮辭》,其中有幾句寫到“歸去來兮,田園將芫,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文寫于作者辭官之初,由自責自悔到自安自樂,再到樂天知命,淡遠瀟灑,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思想。

    2、 而這種思想在我們初中時學的<桃花源記>一文中就已經有所了解。誰能說說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播放“桃花源”的幻燈片)。

    (景美,景色怡人;人美,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生活美,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人人勞動,豐衣足食,幸福安寧。)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人,東晉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他29歲到41歲。(重點指出辭去彭澤縣令這件事)第三時期,歸田時期,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作是豐富的時期。

    詩歌特征  一種是平淡自然、蕭散沖澹。主要指那些田園詩,用語質樸自然,清新疏朗,人們常引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可謂是此類代表。另一種是慷慨激昂,豪放有力。主要指那些詠詩擬古之作,用語豪邁剛烈,感情激越。人們對此稱道的《詠荊軻》以及被魯迅稱為“金剛怒目”式的“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其十)便屬這一類。

    三、整體感知

    1、誦讀詩歌

    2、背誦指導

    (1)從“本性”說起

    (2)以“羈鳥”“池魚”起興

    (3)田園風光:

    一個面--開荒南野際……      看--炊煙、村落

    兩條直線--方宅、草屋        聽--狗吠、雞鳴

    前后的點--榆柳、桃李

    (4)歸田心情

    四、詩題解讀

    思考:“歸園田居”的意思明確告訴我們要回到園田生活,那么它的題眼是什么?這個明示信息下還潛藏著哪些隱性的信息和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明確:

    從何而歸?           為何而歸?

                           歸

             歸向何處?           歸去如何?

    五、問題討論

    (自由誦讀,思考上面四個問題)

    (1)從何而歸?

    官場生活-喻      情-厭惡悔恨

    追問: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分析:“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是作者對自己整個前半生的搖擺、癡迷表示深沉的懺悔。“塵網”足見他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極端厭惡,“三十年”實應為“十三年”夸大了數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2)為何而歸?

    明確: 

    討論: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出仕?作者說“誤落塵網中”,豈是一“誤”字所能解釋?

    提示: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實現政治理想,只能當官,走仕途。但是當時的東晉政治腐敗,社會動亂,門閥勢力飛揚跋扈,統治階級熱衷于追名逐利,在這樣政治局面下想實現進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淵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選擇離開,選擇歸隱。

    明確:養家糊口,大濟蒼生,仕途不得志,難以施展抱負。

    播放“走進田園”幻燈片。

    (3)歸向何處?

    明確:歸向園田

    思考:如何理解“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確:反對機巧圓滑,反對官場生活中的八面玲瓏,爾虞我詐,怕自己受到官場不良影響而失其本心,官場是個是非之地,沒有那種當官的本領,很難往上爬。這樣,一個正直清高的人就會感到精神上很壓抑,沒有自由,所以詩人把自己比作“羈鳥”“池魚”。所以,“歸園田”是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

    提問:詩人筆下的田園景色有何特點?抓住幾組意象分析。

          (找出描寫田園景色的詩句,然后齊讀)

    明確:恬靜  幽雅  空闊  朦朧

    近處:宅院、林木,親切可即

    遠處:村落、炊煙,給人以悠長的遐思

    色彩:桃紅、柳綠,環境幽雅美麗

    聲音:狗吠、雞鳴,以動襯靜,更顯寧靜和平

    (4)歸去如何?

    從詩中找出蘊涵作者情感的詞語。

    明確:無塵染/有余閑/久/復--自由、安逸、喜悅。

    提問:從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

    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六、藝術特點:

    1、情景交融

    近處:宅院、林木            厭惡官場

    遠處:村落、炊煙            向往田園

    色彩:桃紅、柳綠            追求自由

    聲音:狗吠、雞鳴            保持高潔

    2、語言質樸。

    七、小結全文:

    《歸園田居》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情緒用一個詞組來概括叫做“返樸歸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偽,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樸”,處世要樸實,不造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這是一種與污濁官場生活相對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歷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八、布置作業: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從何而歸?           為何而歸?

                           歸

             歸向何處?           歸去如何?

      

     

     

    [歸園田居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歸園田居的教案

    4.高二語文必修3諸子喻山水教案

    5.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7.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8.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9.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10.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