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3-15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高三語文復習集體備課教案  倪效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表達技巧的作用 

    2、;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鑒賞古代詩歌技巧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國古代詩歌的情感和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表達技巧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考標解讀

       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的“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的具體要求:

    (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主要是針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要求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這三個方面進行鑒賞。

    (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主要是從作品形象入手,對其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進行整體把握和評價。

    二、知識要點

                                   表達技巧(1)

    概念: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現(xiàn)手法:1.在抒情方式上:直抒胸臆、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2.在表現(xiàn)手法上:比興、對比襯托、象征、虛實結合、動靜相映等

    3、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襯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4、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描寫(直接描寫、間接描寫)

    鑒賞示例:直接抒情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分析:詩句開門見山, 直敘登上高臺后,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寓情與景或物)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分析: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分析:作者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 盡情發(fā)出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的感嘆。)

    鑒賞示例: 間接抒情(樂景寫哀情)

    蜀相

    杜甫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

    (分析:以異鄉(xiāng)春色的美好,反襯自己思歸的傷感。)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托物言志)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分析: 通過集中描寫梅花在風雨侵襲之中,仍能卓爾不群的風骨,表達了詞人不同流合污,雖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貴精神。)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分析:以梅自喻,托梅言志,表現(xiàn)了詩人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竹  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分析:此詩描寫翠竹破石而出,經(jīng)受惡劣艱險而始終堅強不屈的形象,這正是作為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茍流俗性格的生動寫照。)

    表達技巧(2)

    寫作技巧:虛實結合;比喻、象征、夸張;烘托;用典;聯(lián)想和想象。

    鑒賞示例  表達技巧之虛實結合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前兩句實寫,后兩句虛寫)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分析:未及離別卻先虛寫,別后重逢的溫馨情景,難舍難分之情,便溢于言表。)

    又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想象別后夢醒他鄉(xiāng)的凄涼之境。使人更覺離別的不忍和無奈。

    鑒賞示例 表達技巧之比喻、象征、夸張等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分析:早春新葉萌發(fā),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fā)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征。)又如: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析:本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石灰為榜樣的高尚情操。)

    鑒賞示例  表達技巧之比喻、象征、夸張等

    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李白《俠客行》)

    以五岳為輕來夸張俠客然諾之重;

    “輕言托朋友,面對九凝峰。”             (李白《箜篌謠》)

    用山峰來夸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

    鑒賞示例  表達技巧之烘托

    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鑒賞示例  表達技巧之用典(使語言精煉,內(nèi)容豐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懷古詩。作者通過贊頌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譴責了宋王朝倉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為;簡潔而有意味,頗顯豪氣。)

    三、鞏固練習

     一)、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藝術手法。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答: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答: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

    答:                                                                                       

    (二)、閱讀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回答問題

    問:詩的后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三)、閱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回答問題

    問:“寸草心”、“三春暉”分別比喻什么?說明了什么?

    答:                                           

    (四)、讀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回答問題

    問:這首詩是怎樣敘事抒情的?

    答:                                           

        五、閱讀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回答問題

    問:詩中不作一句議論卻是怎樣懷古的?

    答:                                           

    六、閱讀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回答問題

    問:作者是采用何種表達方式來贊美春天的?

    答:                                           

    七、閱讀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回答問題

    問:詩的后兩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黃河?

    答:                                           

    八、

    問:詩的第一、二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                                           

    九、閱讀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回答問題

    問:詩在前兩句實寫的基礎上,后兩句又采用了怎樣的寫法?

    答:                                           

       

    [《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教案

    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及種類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詩歌鑒賞形象的教案

    5.古代詩歌鑒賞題解題技巧

    6.高考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7.古代詩歌鑒賞的方法總結

    8.高三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9.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五月综合色婷婷欧美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一区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