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二中初中課改工作總結(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6-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06年9月--2007年10月)

    去年九月,在市教育局、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在總結初中一期課改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我們初中年級繼續實施教學課改工作。回顧一年多的課改實驗工作,我們立足校本培訓,積極穩妥、扎實推進課改實驗工作,使學校的教育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氣氛較以前更為濃厚了,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進一步提高,總之,新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為了使今后的課改之路走得更好,我們對前期的課改工作做一個階段小結。

    1、早做打算,在轉變教師教學教育觀念這個關鍵問題上,早下功夫。課改工作頭緒較多,我們首先明確觀念,學習課改指導思想和新課程標準,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工作才會有方向,組織或自學課改理論,如《現代教育思想精髓》、《走進研究性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的學習,給老師們帶來了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關注課改,向往課改。

    2、提高認識,加強對課改工作的領導。

    有了課改理念、課改認識,工作的開展必須有一個指導性的機構,這就是“課改領導小組”。為帶領教師走進新課程,保證課改順利進行,學校成立了校長為組長,業務校長為副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并組建了由教研組長、教科室成員、骨干教師組成的課改指導小組,研究課改問題,確定課改方向,部署課改工作,加強課改管理。

    制定課改計劃,完善課改管理機制。認真貫徹上級課改精神,制定《初中年級課改實施方案》,并要求各教研組、備課組認真貫徹落實。

    結合課改實踐,撰寫課改論文;用課改理念指導課改實踐,在課改中升華課必理念。教師們結合課改實踐寫了數十篇教學論文,白紹福老師寫了《淺談數學中幾何推量的教學》、陳凝老師寫了《初中英語教學要重視朗誦和背誦》、付永梅寫了《九年級英語復習淺談》、金國明老師寫了《初中化學課本知識質疑》、李勁松寫了《新課改下教師的四個轉位》,等等。這些論文是從課改實踐而來,因而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對后期的課改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學校教師培訓工程領導小組及時將這些論文結集成冊,編為第43期培訓工程《簡報》。

    4、為把課改工作做得更為扎實有效,學校引進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組織教師到上海、成都、宣威等地考察學習,組織學校干部到上海建平中學培訓學習,學習結束回校組織教師再培訓。建塑“建平模式”,組織教師到開遠、建水、石屏、瀘西及個舊進行“建平模式”分類別分科目的培訓,通過培訓教師們對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從感性認識到理信認識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5、結合課改,教師們積極開設分科目分系列的“校本課程”。“建平模式”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國家課程為精品華華就是加強為課改提供保障。開設專門的課改書架、課改教育教學期刊專架,課改音像專架等,為教師集體訂閱《走進新課程》等課改書籍。學校在明年即將搬遷新校,舊校壓縮投資的情況下,仍然為每個辦公室接入了寬帶網,以此方便教師獲取課改網絡資源。

    二、加強學習,注重校本培訓與研究

    師資培訓問題,是搞好課改的關鍵,為適應課改要求,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教育教學行為,開展了多元化的校本培訓與研究。

    1、舉辦專題講座,每個月末的周五下午或晚上,學校組織新課改的大型理論學習、專題研討活動。劉校長做了“新課改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的報告,業務校長談了“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隨想”、“讓我們在教學反思中成長”等課改體會,骨干教師陳述平、趙建英、等介紹了參與課改的經驗。邀請實驗小學山東省特級教師--徐瑞芳老師來我校做《讓個性在體驗中張揚》的報告,指導我校的作文教學。

    2、教研活動是新課改成功的有力保證,通過教研,教師之間才能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集思廣益,全面提高。因此,要加強對教研組學習與研究的領導,從新學期開始我們把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安排特意出現在每周學校總的工作安排表上,并采取領導包組、檢查活動內容等措施,糾正了教研活動的形式主義傾向。教師們通過多種渠道的學習和參與,教學觀念得到根本的轉變和更新,他們摒棄了陳腐的觀念,形成了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科觀。

    3、以課例為載體,進行教學反思。

    有研究顯示,無論是在學習風氣濃厚還是較差的學校,教師新的教學觀念的來源占第一位的都是從其他教師那里學來的。我們認為校本培訓不能空對空,應將理論學習與具體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讓培訓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進行。在進入課改實驗3個多月后,我們發現,新的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師的個人教學觀念,要貫徹在課堂上的每個環節,確實需要一個過程,要縮短這個過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具體的教學課例分析。我們利用周四的例會時間,選取了新課程理念體現較好的教師出示一節課,以這節課為載體,組織全體教師共同來評議。哪些課堂設計,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哪些地方還是老做法?這樣的課例分析深受教師們歡迎,對教師的教學行為觸動最大。

    4、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組織的課改培訓,使他們及時得到充電和洗腦。第一階段共派出140人次參加省、市、縣的課改培訓和聽觀摩課,其中省級26人次,青島市級50人次,膠州級64人次。每次外出培訓的教師,回來后都要寫出詳細的學習體會,按階段編輯成集,放在教師閱覽室交流切磋,發揮培訓的輻射作用,達到資源共享。

    5、基本功的培訓。

    a 去年寒假,學校給全校教師和學生布置了同一份作業,硬筆書法練習。教師是《課堂之美----從一手好字開始》,學生是《學生之美----從一手好字開始》

    b 地理教師和英語教師進行了板畫、簡筆畫的練習。

    c 學做高考題。

    三、突出重點,聚焦課堂教學改革

    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一環,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是課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成為我們全校工作的重點、焦點。要求不僅僅是初一教師,初二、初三教師也要以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

    1、課堂教學活動異彩紛呈。上學期舉行的一系列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有:骨干教師學期初的“示范課”;參加課改實驗的初一級部每位教師出示了“課改公開課”,新調入的教師出示了“研究課”。從今年2月份開始,又開始了較高層次的“課改公開課”,現在這一活動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中。對出課的教師有三個要求:必須上交精品教案;必須試講,要求各備課組參與指導;必須主動邀請指導小組聽課。這些課改公開課成了大家共同商討新課堂、新理念、研究新教法的一個載體,不僅出課的老師課堂教學行為得到一次洗禮性的改進,在設計課、聽課、評課過程中,全組的老師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我校課改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深入到課堂中,跟蹤研究。劉校長新校基建工作很忙,但校內的課改公開課,他總是要抽時間聽課、評課。

    2、在課堂上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多組織探究、合作、體驗式的學習活動,老師們在課改中有很多體會、感悟:

    課堂設計10要素:①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學;②讓學生在做中學;③讓學生學了就用;④讓學生互相學習,合作學習;⑤時刻關注學生;⑥開放課堂,盡量與生活相聯系;⑦注重過程,注重知識的生成理解;⑧啟迪學生思維成為課堂主線;⑨多用歸納法,少用演繹法;⑩讓學生快樂學習。

    堅持五個“要讓”

    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自己觀察;

    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

    能讓學生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

    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自己表述;

    能讓學生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總結、推導出結論,教師絕不能包辦代替

    教師在課堂上要盡最大努力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做到五個“進”字,微笑進課堂,溫暖進課堂,趣味進課堂,民主進課堂,激勵機制進課堂,

    課改課堂“七忌”:忌教師滔滔不絕;忌教師包辦;忌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忌讓學生仿做;忌教師說上句,讓學生接下句;忌課堂討論不合時宜,不到位,流于形式;忌師生互動遠離教學目的。

    3、課改搭建促進教師發展的舞臺,涌現出一批新骨干、課改先鋒,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實初的課堂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

    四、初步嘗試教師、學生評價方式的改革

    我們嘗試改革以往的評價方式,以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為原則,進行了教師、學生評價的探索。

    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嘗試學生評價制度的改革,堅持多把尺子衡量學生,號召教師從各方面創造條件,讓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期末印制的精美的家長會材料上,“學生足跡”這一欄目占了很大的篇幅,三好、優干、優團、優秀少年、學習優異獎、進步獎、特長獎、各項比賽獎、優秀班級、文明宿舍等,記錄了同學們這一學期的努力和收獲。總之,多樣化的評選標準和獎勵政策,使同學們產生了成就感,增強了上進心。學校每學期出一期《家校同心》,都是以學生的大幅生活照作為封面,學生成了我們整個校園的主角。

    教師的工作很難以數值來評價,我們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個人檔案夾,把所有體現教師工作成績、學習狀況的材料,裝入檔案,突出了對教師的過程評價、行為評價、多元評價的新理念。

    五、校本課程的初步實施

    制定了《實驗初中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上學期編輯了《實驗初中學生手冊》;

    本學期,學校籌備開發《實驗初中四會讀本》等自編教材;

    講座類的校本課程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

    學科拓展類課程,如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等正在進行中,計劃在假期進行教材編輯工作。

    六、課改實施中碰到的困惑

    1、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不能徹底貫徹新課改的指導思想。

    2、從近期的聽課情況來看,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存在一些誤區:

    a 合作性學習流于形式而無實質,一是一些討論問題的設計過去簡單,甚至毫無討論與探索的價值;二是討論時間太短,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老師就叫停了。

    b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強調“對話”,所以有些學科的老師整節課上實行“滿堂問”,雖然課堂上師生互動,但教學內容肢解得支離破碎,問答過于平庸,無啟發性。

    3、很多教師缺乏現代課程觀,總認為課程建設是專家的事,開發校本課程的積極性不夠。我們要盡快實施校本課程的開發方案,引領教師參與課程建設。

    4、關于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討,到底該怎樣更好地對教師、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學生的評價應該有怎樣的標準,我們還需進一步探討。另外,評價方式的改革需上級主管部門指導、引領

    [個舊二中初中課改工作總結(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個人課改工作計劃

    2.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3.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4.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5.初中教師的工作總結

    6.初中教師數學說課稿

    7.初中英語教師工作總結

    8.2018初中教師期末工作總結

    9.關于初中心情隨筆

    10.初中數學教師說課稿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日本午夜a视频 | 亚洲高清AV电影久久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姦 | 日韩精品电影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