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施耐庵)
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鑒賞細節描寫和評價魯達行為
泉州市泉港山腰中學 連銀明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鑒賞課文幾處精彩的細節描寫,全面把握魯達的形象。
(2)掌握細節描寫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評價魯達的行為。
2、過程、方法目標:
(1)學會全面感知,多側面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征。
(2)學會細節描寫的方法并能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中。
(3)學會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人物的言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學習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正面典型人物的好品行。
(2)在受到熏陶、感染的同時,能正確理解并合法地“打抱不平”。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知識能力目標和過程、方法目標。
2、難點:過程、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媒體演示,啟發,指導,教育和引導。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并導入新課。
小說的定義,本文的故事情節,主要人物形象魯達的思想性格:(1)豪爽大方,仗義疏財(2)同情弱者,愛打抱不平(3)嫉惡如仇,性情暴躁(4)粗中有細,與壞人作斗爭很講究策略。
(二)什么是細節描寫呢?
即細小的情節。細節描寫包括描寫:外貌(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景物和場景等。細節描寫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征和渲染氣氛的一種有力手段。
(三)同學們自由回答,找出文中精彩的幾處細節描寫,細細品味,加深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 (1)魯達三拳打死鄭屠(播放電影片段)
(2)魯達傾囊相助(第5段)
(3)放走金氏父女(第9段)
(4)機敏逃脫(第19段)
(四)小結人物細節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肖像)、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方法 側面烘托:描寫人物或場景、氣氛等。
作用:(1)運用…手法,生動、形象表現…(2)突出…個性(或揭示…主題)
(五)學以致用,布置課外練筆并提問、指導。
1、題目:《放學后》,《第一次上臺領獎》,《終點沖刺》,……
2、提問并指導。
(六)我們品味、鑒賞了魯達的細節描寫,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
1、在當時的社會背景:是正義之舉,是有合理性的。因為當時社會黑暗,沒有公理,弱肉強食,官府不能為民做主。百姓有冤無處伸,有苦無處訴,只能寄希望于打抱不平的英雄。
2、若在當今的法制社會里:我們不能簡單效仿魯達的做法,應通過正當的途徑以正當的方式解決問題,要依法行事。即“打抱不平”要合理合法。
(七)總結,以劉歡的《水滸傳》主題歌結尾。
五、 板書設計: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施耐庵)
第三課時
--鑒賞細節描寫和評價魯達行為
一、1、細節即細小的情節。
2、找出文中精彩的細節描寫。
3、細節描寫的方法 正面描寫
側面烘托
4、細節描寫的作用:(1)運用…手法,生動、形象表現…(2)突出…個性(或揭示…主題)
二、寫作指導:《放學后》,《第一次上臺領獎》,《終點沖刺》……
三、“打抱不平”要合理合法。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