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語文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6-23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克己復禮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禮”和“仁”的含義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2、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與文言虛詞。

    3、 背誦重點章句。

    二、教學要求

    1、 背誦12.1、3.1、16.2、13.3章。

    2、 掌握“敏、希、闕如、奚、鮮、期”有文中的意義,理解“歸、目、事、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

    3、 理解下列短語并能夠默寫:克己復禮;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順;犯上作亂。

    4、 熟讀課文,品味文段的語體和語氣,關注特殊句式的表達作用。

    5、 明確每一章的基本觀點。

    三、發(fā)展要求

    1、 明確禮與仁、禮與孝的關系。

    2、 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復禮所主張的君臣關系與宋儒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四、課時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克己復禮:克,約束,克制。復,回歸。禮,用以區(qū)別尊卑貴賤的社會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jié)儀式。(主要指周禮)

    2、孔子認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會,而現(xiàn)實又“禮崩樂壞”。

    禮崩樂壞:古代的規(guī)則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3、孔子要恢復的是周禮 

    周禮是周初確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規(guī)矩、儀節(jié)。其特征是將以祭神(祖先)為核心的原始禮儀,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統(tǒng)化、擴展化,成為一整套習慣統(tǒng)治法規(guī)(“儀制”)。作為原始禮儀,它們的原型本有其極為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政治作用。遠古氏族正是通過這種原始禮儀活動,將其群體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按著一定的社會秩序和規(guī)范來進行生產(chǎn)和生活,以維系整個社會的生存和活動。因之這套“禮儀”對每個氏族成員便具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它相當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這套作為習慣法的“禮儀”就逐漸變?yōu)樘媸献褰y(tǒng)治服務的專利品了。政統(tǒng)與血統(tǒng)的密切結合的等級制度,是周代統(tǒng)治制度的突出特點。

    二、探究

    “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yǎng)方法,然而對于“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里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戰(zhàn)勝”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zhàn)勝自我的私欲,在這里,“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jié),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nèi)涵大大擴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內(nèi)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zhàn)勝自己的私欲而復歸于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朱熹以及其他理學家的闡釋,把“克己復禮”上升為某種普遍的哲理。然而從《論語》中的記載看來,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yǎng)方法;這里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guī)范,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這里強調(diào)的,不是應當按禮儀規(guī)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zhàn)勝自我”。 

        當然,孔子強調(diào)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guī)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zhì)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么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12.1章

    1、字詞

    焉:語氣助詞,相當于“了”。    非禮:不合禮節(jié)[古義];調(diào)戲(婦女)[今義]

    敏:聰明     請:希望       事:做

    2、要義:要約束自己(克己)。

    二、3.14和7.5章

    1、字詞

    從:依從     甚矣吾衰也:主謂倒裝(吾衰也甚矣)    復:再

    2、要義:推崇周禮

    三、3.1章

    1、字詞

    孰:什么

    2、要義:要嚴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

    四、6.25章

    1、字詞

    觚不觚    前者:名詞,一種飲酒器。后者:動詞,像個觚。

    2、要義:反對禮崩樂壞、名實不符。

    五、16.2章

    1、字詞

    自:從    出:發(fā)出,發(fā)布  蓋:大概,大約   執(zhí):執(zhí)掌    命:政令    庶:平民

    2、要義:主張政治有道。

    第三課時

    教材分析

    一、13.3章

    1、字詞

    正:糾正    名:名分    待:等待    奚:什么    迂:不切實際

    野:粗魯    闕:缺,空缺   中:適當   茍:馬虎    已:罷了

    2、要義:要“正名”(糾正與禮樂制度相違背的各種名分)。

    二、12.11章

    1、字詞

    君君:按君主的要求去做。       臣臣:按臣子的要求去做。

    父父:按父親的要求去做。       子子:按子女的要求去做。

    諸:之乎,語氣助詞,相當于“嗎”。

    2、要義:要各守本分。

    3、探究:宋儒說“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嗎?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對臣子提出了制約,而且對君主也有制約;而宋儒則把君權絕對化了,只講臣子的義務,不講君主的責任。

    四、1.2章

    1、字詞

    弟:同“悌”,敬愛、順從兄長。  本:根本   道:做人的原則  與:語氣助詞

    2、要義:孝悌是仁之本

    第四課時

    教材分析

    一、2.8章

    1、字詞

    是以為孝:介賓倒裝(以是為孝)

    2、要義:敬愛、順從為孝。

    二、17.21章

    1、字詞

    為禮:修習     崩:崩潰    期:時間    期:一周年

    女:同“汝”    為之:做     處:居

    2、要義:要為父母守喪三年以報恩。

    三、17.11和3.3

    1、要義:“仁”是“禮”的內(nèi)核。

    2、探究:在孔子看來,禮和仁是什么關系?

    仁是禮的內(nèi)核(3.3);禮是仁的目的與外在表現(xiàn)(12.1)。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仁是禮指導下的仁,是以等級制度為前提和目的的愛,不是無差別的兼愛、博愛。(1.2)(2.8)(17.21)

    3、探究:克已復禮就是“明天理,滅人欲”嗎?

    克已復禮是約束自己的欲望和行為而回歸于禮,其目的和基礎是“仁”;“明天理,滅人欲”則是將克已復禮趕向了極端,無視人的存在,是無“仁”可言的。

    四、倒裝句析例: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強調(diào)了程度之“甚”和時間之“久”,反映了孔子對禮制失落的悲涼心情,體現(xiàn)了孔子對西周禮制的無限思慕。

    板書設計:  

                目的:為仁

                恢復:周禮

                      本質(zhì):名實不符(天子--八佾--大夫)

    克己復禮    違禮  

                      后果:天下無道(十世--五世--三世)

                正名:名正-言順-事成-禮樂興-刑罰中

     

    [克己復禮(語文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2.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5.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6.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7.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8.語文版小學課件

    9.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亚洲激情中文在线不卡 | 亚洲va成精品在线播放人 |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