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1)整體感知,理情結構層次。分析熱帶雨林被毀的原因及造成的災難。

    (2)理解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理的作用。

    (3)理解保護地球生物性的意義。

    2、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默讀,精讀了解文章內容,把握重點;通過合作探究理解說明方法及作用。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環境觀,自覺地保護自然環境。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運用

    2、 難點:通過具體數據認識毀滅自然資源的嚴重性,如何讓 學生從我坐起去保護環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美麗而神秘的大自然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尤其是遠離人們視線的熱帶雨林,那里有茂密的森林終年常綠,宛如環繞地球的一條翡翠項鏈;上千種飛禽走獸自由地在花叢間穿梭、攀緣、飛舞。但這美麗的風景正一步步遠離我們,熱帶雨林的面積正在銳減,地球面積的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①介紹作者:巴里。齊默爾曼--英國當代科普作家。代表作《火星,我的第二家園》收入《劍橋文叢》

    ②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瀕臨(bīn)奎寧(kuí)白堊紀(è)癌癥(ái)瘧疾(nüè)

    ③解釋下列詞語

    攝取:吸收 

    連鎖反應:比喻一系列相關的事物,只要一個發生變化,其他都跟著發生變化。

    嚴峻:嚴厲,嚴肅。

    2、朗讀課文

    ①學生自讀課文,采用圈點批注法提取主要信息。

    ②展示朗讀水平,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

    3、感知大意:說說雨林的毀滅將給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并用樹形圖來表示(樹干表示雨林,樹干表示與之休戚相關的物種)。

    鼓勵學生動筆閱讀。圈點勾畫,提取主要信息。然后小組交流,推舉兩名學生去畫板前畫樹形圖。最后師生一起完善圖形。

    三、梳理結構:

    在多次閱讀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先獨立思考,然后全班深入討論)

    [明確]第一部分(第一段):雨林正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的速度遇到了徹底毀滅。

    第二部分(2--5段):說明雨林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將喪失一大批物種。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地球上生命多樣性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

    第四部分(11--13段):警告人們:如果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

    四、開放探究

    暢談讀文后的感受。為保護熱帶雨林擬一條標語,要求語言簡潔,有感染力。

    五、歸納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雨林的消失,最終意味著人類災難的降臨。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保護雨林,保護濕地,是我們每個地球公民的責任

    六、布置作業:

    1、 積累字詞

    2、 閱讀附文,梳理文中信息。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 聽寫生字詞:瀕臨  棲息  癌癥  瘧疾  奎寧  焚燒  

    馴化  海藻  攝取  白堊紀  牲畜  嚴峻

    2、 檢查朗讀

    二、導入新課

    雨林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將永久喪失一大批動植物種,而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毀滅又將破壞人們賴以生活的大氣,進而引起全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洪水泛濫導一系列災難,為了把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展現在讀者的前面,敲響世人保護珍貴的雨林資源的警鐘,作者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并注意遣詞造句。本節課我們共同研討本文的說明方法及語文特點。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說明方法有哪些。

    2、 快速瀏覽課文,有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然后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明確}本文采用了資料、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作詮釋的說明方法。

    3、 體會說明方法的作用 ,要求在書上作簡單的批注。教師示例:雨林-每分鐘27萬平方米(相當于40多個足球場)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這句話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雨林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突出了雨林毀滅素多之快,令人震驚。“相當于40多個足球場”給人更直觀形象的感覺,令人觸目驚心。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形象、直觀的特點。

    學生仿照事例邊閱讀邊批注。四個小組各推薦一名代表發言,對于同學沒有達到關鍵處的部分,先組內同學補充,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4、 體會語言特點: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在文中找具有這樣特點的典型語句。 

    教師事例:“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一百五十萬種的生物”“到目前為止”在時間上起限制修飾作用,如果去掉了,意思就成了“只發現一百五十萬種物種的生物”,這與原句的意思不符,“到目前為止”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5、 理解表達方式的運用

    全文采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雨林的毀滅嚴重的影響,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學家和學者的話,用意何在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指導:首尾兩段引言,實是巧發議論,意在向世人發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時,有能為下文展開說明做鋪墊;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對環境的憂患意識,進而逐步樹立正確的環境關。

    教師點播:采用說明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闡釋事理,更能突顯主旨、引人關注。

    6、 理解結構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從各層中心看結構關系結構嚴緊,逐層深入是事理清楚透徹。

    四、拓展延伸:美麗而神氣的雨林正在悄然的消失,這離我們并不遙遠由于國人大量砍伐樹木,破壞植被,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98年大洪水,受災省份達到29個,受災人口達到2.28億,死亡3004人,直接經濟損失2300億元人民幣損失太大了,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大自然呢?

    五、布置作業

        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為了不讓悲劇不在發生,我們應樹立正確的環保觀,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所學的語文知識,“和你在一起”為話題寫一篇說明文注意合理運用說明方法,注意語言的準確生動性。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4.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9.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二区手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