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甘露談安娜。卡列尼娜

    發布時間:2016-6-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開場的“廢話”

    非常感謝大家今天下午來參加這個講座,

    我覺得這更是個“交流”。我知道大家是基于對文學的熱愛,

    對托爾斯泰的愛,對《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的愛,

    才來到這里。我想把我個人閱讀這部作品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如果有什么不恰當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尤其是像《安娜卡列尼娜》

    這么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是可以從多種角度,

    各種不同的層面,以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

    讀解它,研究它。但是也有一種非常有效和非常簡單的方法。

    我給大家念一段托馬斯曼對托爾斯泰的評價。

    他這段話其實是在解說托爾斯泰當初怎么開始寫

    《安娜卡列尼娜》的。

    他這樣說道:“一八七三年春天的一個晚上,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伯爵走進了他的長子的房間。

    孩子們正在給他的老姑母朗讀普希金的小說集

    --《別爾金小說集》。做父親的把書拿起來念到:

    ‘客人們齊集在別墅中’。‘就是要這樣開場才對。’

    這句話是托爾斯泰對自己說的。于是他放下書,

    走進自己的書房,拿起筆寫下了

    “奧波浪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亂”,這便是《安娜卡列尼娜》

    原來的第一句話。現在我們讀到的起始句

    “關于幸福和不幸的家庭的贈言”是后來添上去的。

    這是一個美妙的小掌故。托爾斯泰當時已經寫出了很多成功之作,

    用現代長篇小說寫出俄國民族史詩,

    包羅萬象的巨著。托爾斯泰其實一直在猶豫,

    怎么在開始這部書的寫作。家人在念普希金的小說,

    使他獲得了靈感。他一直在搜索,不知道怎么開頭,

    是普希金拯救了他,傳統交給了他。

    托馬斯曼在這里有個很重要的說法,

    他說:“是普希金搭救了他,指點他該如何著手,

    要緊緊地把握,把讀者投入現場。”

    我們今天就是要試圖設身處地進入這部小說

    UID6085 帖子1243 精華1 積分8826 閱讀權限100 在線時間738 小時 注冊時間8-10-2007 最后登錄4-9-200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hanxinwang

    panzer - hans

    版主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在線 2# 大 中 小 發表于 7-7-2008 09:45 只看該作者

    二、天真的或者孩子氣的

    在此之前,有一個關于譯文的小小的提示。

    因為我最初曾經想談一部中文的小說,這樣就可以對小說的語言文體進行分析。但現在談的是一部翻譯作品,

    我們知道在一個民族的語言當中有很多很重要的信息,

    它的語言節奏、聲音、韻律,在翻譯當中,

    我們樂觀地說,可能被保存下來,

    或者說是以另外一種語言的某種形式把它基本對應地反映出來。

    但要說完全一對一地、真切地、真實地把它翻譯過來,

    是非常困難的。這里舉一個小例子。

    大部分人看到的《安娜卡列尼娜》這部書,

    一個是周揚先生的譯本,還有一個是草嬰先生的譯本。

    作家陳村曾經說過一個小例子,非常有意思。

    安娜和渥淪斯基私奔后,有一次非常思念自己的兒子。

    于是就回家看兒子。看到她兒子的時候,她非常激動。

    草嬰的譯本翻譯成:“安娜天真地哭了。”

    而在周揚的譯本里是這樣翻譯的:“安娜孩子般地哭了。”

    我不懂俄文,無法判別這兩個譯文哪個更準確。

    我們帶著疑問讀書,這是個讀書的好方法。

    我也曾請教過不同的人對這個翻譯的看法,有的人就說,

    像安娜這樣的一個人,

    你認為她是一個還會“天真地哭”的人嗎?

    她可能保有天真的天性,還是個很單純的人,

    說她“孩子般地哭了”比較準確。

    但這并不是個定論。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

    從托爾斯泰對她的描寫來看,她可能是個很天真的人。

    我們現在談論《安娜卡列尼娜》,是談論漢譯的

    《安娜卡列尼娜》,我們假設譯本是非常準確的,

    否則的話,我們的談話無法開始。

    我們現在建立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來開始談論這部作品。

    [ 本帖最后由 hanxinwang 于 7-7-2008 09:47 編輯 ]

    UID6085 帖子1243 精華1 積分8826 閱讀權限100 在線時間738 小時 注冊時間8-10-2007 最后登錄4-9-200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hanxinwang

    panzer - hans

    版主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在線 3# 大 中 小 發表于 7-7-2008 09:50 只看該作者

    三、高高在上

    關于這部書,還有個在文學史上很有名的說法。

    托爾斯泰最初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其實是寫了兩部小說。

    一部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兩條線索:

    一是安娜和渥淪斯基的這條線;二是列文和吉提的這條線。

    大家對這部書肯定都非常熟悉,可能還看過由此改編的電影、

    電視劇。后來他寫著寫著把這兩個故事并到一個故事里去了,

    它的真偽我們無法斷定,只不過是一個傳說,

    但這是個非常有意味的傳說。我們在閱讀這部書的時候

    可以充分考慮這個。它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巴赫的音樂,

    像是復調的音樂,兩條線索,一個主要的,一個次要的,

    或者說你甚至不能確定哪個更次要一點,

    你只能在這兩條線索并行發展以及它們互相為對方做映襯的時候,

    你才發現它們的意義。

    就像昆德拉對小說的很多研究也用音樂做比喻一樣。

    其實小說中間有很多描寫、鋪墊,

    不是直接對一個事物做出判斷的,

    而是用非常曲折的方法做出判斷的。

    我舉一個例子:根據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

    改編的電影里面有一場在圣母院前面的廣場狂歡的情形,

    很多藝人在那里疊羅漢。這是個過渡性的場景。

    有一個人走過,和疊羅漢最上面的那個人在打招呼:

    “看你高高在上的樣子,那么開心,可苦了下面的人了。”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過渡性的臺詞。

    如果把它和巴黎圣母院本身所描述的故事聯系在一起看的話,

    它又是有意味的。但它的藝術性在于,

    它的這種鋪墊并不是直接走到某人面前去聲討他。

    很多好的藝術作品,都有許多非常微妙的小的鋪墊在里面,

    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作用,很多細節都在起作用,

    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忽略,可如果很仔細地去閱讀,

    那將是種很好的享受。

    [孫甘露談安娜。卡列尼娜]相關文章:

    1.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后感

    2.波麗安娜讀后感4篇

    3.《波麗安娜》讀后感范文

    4.談“死亡”話題

    5.《談讀書》課件

    6.《談生命》課件

    7.談讀書的課件

    8.讀書雜談教案

    9.《談中國詩》導學案

    10.談讀書優質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老女人视频 | 综合欧美国产天天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最新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日韩∧V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