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科普說明文的一般知識。

    2、使學生了解本文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的規律,安排說明順序。

    3、讓學生了解并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設想:

    1、說明文要言之有序,必須采用合理的說明順序,說明順序關系到能否把事物的特征說得井井有條。可結合本第4段十三句間大小不同的層次關系的分析,了解區分主次、從屬、包容關系的特點。

    2、學習運用本文以邏輯順序說明一種因果關系的事理方法,寫一篇既增長他人見識,又能根據讀者實際安排詳略,區分主次的科普說明文。

    教學要求:

    1、了解書目的一般常識,認識書目對讀者做學問,治學讀書的重要作用,懂得查找書籍和資料的基本方法。

    2、學習課文按人們認識事物的邏輯順序來說明事理的寫作方法。

    3、加深理解舉例子和分類別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 。

    教學方法:

    這是一篇介紹書目知識的科普說明文,它從一般讀者的需要和實際接受水平出發,寫得深入淺出。可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文章的內容,概括出各段大意,弄清說什么,怎么說的問題,理清說明的順序及層次。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熟悉課文,指導閱讀

    (一)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理解各段內容;

    (二)概括各段大意,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一”;

    (三)把說明中運用舉例子、分類別說明的地方畫出來,思考它的表達作用;

    (四)閱讀課文第4段時,分析它的層次關系,思考它是怎樣說明的。

    二、研究課文結構

    本文說明的對象:書目。

    說明的特點:書目的起源,性質、分類、作用和使用方法,給讀者利用書目打開知識寶庫,提供了切實的幫助。

    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2段)說明書目的由來。

    1、由現代藏書的豐富,說明掌握目錄學的意義。

    2、編制書目的原因。

    第二部分(3~4段)介紹書目的性質、定義、和“目錄學”。

    3、說明了書目是“供人們查找”的“工具書”性質。

    4、說明了目錄學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5段)介紹我國目錄學的發展。

    第四部分(6~12段)說明了書目,特別是現存各種書目的種類。

    5、提出書目分類的標準。

    6、列舉書目類別有“國家書目”形式。

    7、列舉書目類別有“館藏書目”形式。

    8、列舉書目類別有“聯合書目”形式。

    9、列舉書目類別有“專題文獻書目”形式。

    10、列舉書目類別有“個人著述書目”形式。

    11、列舉書目類別有“書目的書目”形式。

    第五部分(13~18段)說明書目的使用方法。

    12、承上啟下,由書目的種類轉入分述各種書目的特點,介紹幾種書目的使用。

    13、舉例“到圖書館要借閱一本小說”時,怎樣使用書目。

    14、舉例說明要“研究某一專題”時,怎樣查找書目。

    15、舉例說明如果“想對中國古代史的史料有一個初步了解”時,如何查找書目。

    16、舉例說明“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的情況”時,如何使用書目。

    17、舉例說明如果為了“深入研究某一問題,需要請教革命導師時,如何使用書目。”

    第六部分(19段)總結全文,強調書目的重要性,給廣大讀者提出希望。

    三、科普說明文(師生討論總結)

    所謂科普說明文,就是以介紹科學技術知識為目的而對某方面的科學知識進行說明文章。

    人們對一個陌生的事物,尤其是工具性的東西,通常首先要問“這是什么”,然后再問“有什么用”,最后想知道的是“如何使用這東西”。這三個問題體現了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即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課文正是按照這個思路,從書目的性質(是什么),說到書目的作用(有什么用),再說到如何使用書目(如何使用)。用淺易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是科普說明文的一個特點。

    四、作業

    1、思考課后練習第二、三、四題

    2、完成課后練習第五題在作業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在同學已對文章思路大體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他們做縱深化分析,解決難點,理解重點及全部內容。

    一、課堂討論課后思考的練習二、三、四題

    要求同學緊扣課文回答,中間可穿插同學之間的自由議論。

    二、總結練習答案(以同學發言為主,教師補充)

    第二題: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概念所包含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使人們從中了解事物或事理間的區別。依次判斷,第2.第4選項是屬下定義的說明方法,因為第2選項從內容上概括了目錄學的本質特征,第4選項指出書目是從內容、編排和用途上體現書目的本質特征的,有助于讀者把握所說明事物的內涵。而第1選項的意思范圍過寬,是一種解釋,不是下定義。第三句是比喻的說法,第五句是否定句式,都不是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第三題,設題目是幫助學生理解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板書)

    第四題,設題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

    1.依次填寫借閱小說 研究專題 查閱史料 了解外國哲學和社會科學名著 探討革命理論。

    選取的幾個例子,是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讀書到治學的順序安排的。

    2.作者為以上五個方面選擇了《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列寧全集1~39卷目錄》《魯迅著作索引》《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書目答問補正》《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西方名著提要(哲學、社會科學部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錄》《列寧全集目錄》。

    因為這些書目都屬于常見范圍,讀者如懂得并能實際應用它們,就可以給今后使用其它書目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3.舉例說明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讀書的實際需要出發;

    (2)選擇常見的,便于讀者理解;

    (3)例子的繁簡、詳細,要根據例子本身的特點及讀者的理解程度。

    三、綜合運用各種說明方法(師生共同總結)

    1.下定義──“書目”“目錄學”。

    2.分類別:見(6~12)自然段。

    3.舉例子;如(13~18)自然段。

    在說明書目使用時,舉了一般書目和專題書目兩個例子,并分別從三種不同角度(即古今、中外和深淺)進一步說明怎樣“靈活加以運用”。

    4.打比方:如課文標題;又如“引出知識迷宮的線索”比喻書目對于讀書治學的重要意義;文末還用“進了大門并不等于升堂入室”比喻獲取知識是一個“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過程,字里行間,深寓激勵人們不斷進取之意。

    文章恰當地運用了這些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變成了易于感知的形象,既增添了說明的生動性,又加強了思想內容的明確性和深刻性。

    四、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分析:寫說明文還有一個語言問題,必須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說明文的語言,不僅要求通順,還要求用詞準確嚴密,簡潔生動,通俗易懂。有許多事物所涉及的知識往往或多或少地帶有專業性,所涉及的事理也比較深奧。因此,只有用通俗語言寫出來的文章,使大家都看得明白,才能達到說明的目的。如本文對“書目”“目錄學”及“書目的書目”等專用概念下定義時,都沒有用艱深的術語,而是用淺易的話語。

    說明文的語言還要簡潔,簡潔就是把文章寫得簡明扼要,干凈利落。凡是一個字能說清楚的,就不用兩個字;凡是一句話能說明白的,就不說成兩句話。例如:在說明現代藏書的豐富時,用了一句成語“汗牛充棟”既生動又形象。

    五、布置作業

    仿作一篇科普說明文。

    作法提示:

    1.注意分類和說明順序,采取最佳說明方法。   2.文章以千字為宜;   3.注意引文格式規范。

    [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不怕丟失的鑰匙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七年級歷史上冊《石油寶庫》教案設計

    4.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5.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9.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乱辈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