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游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記游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注等。 

    教學準備:1、自學         

    2、勾畫《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游記這種體裁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游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游記。)

    古代游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游記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于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了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瑰麗        窈然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1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2 )記游洞經過

    (3 )抒發游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4 )簡寫由仆碑而產生的感想

    (5 )補記同游之人、記游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注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從口入

    D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則熙熙而樂

    3.窮

    A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B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  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吳廣以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游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游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它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鉆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么要進山洞?又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么?(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后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 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復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注釋

    1.于是余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為,由于

    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  于是余有嘆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C  其熟能譏只乎

    D  其真不知馬也

    E  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  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5.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這次旅游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于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后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作者記游褒禪山不為記游,而為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游山,后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游處處與后面的體會有關,后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游山經歷。前后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 課堂作業:課后練習

    六.課后作業:1、背誦全文       

     

    [游褒禪山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10.游褒禪山記課改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自拍中文本土欧美色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五月丁香婷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