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粵教版七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二、教學目的: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四、教學難點:

    1.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五、課時:2課時。

    六、課型: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學習欲望。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2)用了什么寫法?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簽提問

    4.學生補充后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參考: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八)課堂練習:

    (九)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A類:完成課后練習二

    教師視察后核對答案。

    (十)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后半部分:A類

    2.鞏固生字生詞。A類

    第二課時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么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后寫作也會有收益。

    (三)學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并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并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討論并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薄熬蛻{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四)小結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寫完交流。

    (六)作業

    1.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A類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容。B類

    十、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第一部分(1):寫濟南冬天的天氣。對比的寫法,突出“溫晴”“寶地”。

    第二部分(2-結尾):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過渡  總寫濟南給人的總體感覺--暖和安適

    第2段:陽光朗照下的山。

    第3段:薄雪覆蓋下的山。

    第4段:城外的遠山。

    第5段:冬天的水色。緊扣“暖”字。

    十一、課后小結: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后分法,易于總體把握。 

    [濟南的冬天(粵教版七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教案

    2.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

    3.人教版初一語文上《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4.濟南的冬天的教案

    5.濟南的冬天簡易教案

    6.濟南的冬天_教案

    7.濟南的冬天教案課件

    8.濟南的冬天 教案

    9.《濟南的冬天》活動教案

    10.關于濟南的冬天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潮 | 久久丝袜熟女国产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欧美一区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