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楚水實驗學校初中部  八語     備課組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記承天寺夜游 課型 講授 課時 2 授課時間

    撰寫人 韓明 交流時間 整合時間 組長簽字

    教學

    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常用實詞和虛詞

    過程與方法 學習樸素自然的語言,體會詩情畫意的情境。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揣摩作者在寫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點 學習樸素自然的語言,體會詩情畫意的情境。

    難點 揣摩作者在寫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突破

    策略

    課前

    準備

    教學設計詳案 集體交流意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酈道元被后人譽為“善寫山水的大手筆”,他的山水游記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柳宗元、宋代蘇軾等人的山水散文,都曾受他的影響。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一篇蘇軾的散文《記承天寺夜游》。

      (二)解題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斷,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種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這篇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耐人尋味。

      (三)學習課文

      ⒈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書上勾畫生字、詞。

      (2)播放應掌握字、詞的幻燈片。

      幻燈片一:

      ⒈利用工具書、書下注釋給下列字注音。

      遂 寢 藻 荇

      ⒉利用工具書、書下注釋解釋下列畫線的詞語。

      欣然起行 無與為樂者 遂至 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 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⑶學生借助工具書完成正音、解詞。

      ⑷學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作品的內容,思下考以問題:

      ①播放思考題幻燈片。

      幻燈片二:

      思考題一:簡敘作者的寫作思路。(用文中詞語)

      ②學生思考、討論。

      ③明確思考問題一:

      欲睡→起行→尋張懷民→相與步于中庭→繪景→抒懷。

      ⑸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

      ⑹翻譯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

      ⑺劃分文章層次,概括層意。

      ①學生思考、討論。

      ②明確:

      第一層:(開頭……相與步于中庭)敘事,交待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

      第二層:(庭下如積水空明……蓋竹柏影也)寫景,寫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層:(何夜無月……結尾)抒情,面對月光、竹柏疏影抒發感慨。

      ⒉精讀課文

      ⑴播放思考題幻燈片。

      幻燈片三:

      思考題二:作者在文章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哪些詞句可以表現出來?

      思考題三:文章第三層“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是否可以去掉?為什么?

      ⑵學生思考、討論。

      ⑶明確思考題二:

      “欣然起行”表現出了作者興奮喜悅之情。

      “無與為樂者”,“尋張懷民”,表現出作者當時的心情是喜悅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教師講解:作者為什么會同時具有興奮喜悅和寂寞兩種不同的心情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當時的情況。宋神宗元豐二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人陷害入獄,后經人多方營救才于十二月結案出獄,被貶官至黃州,身居閑職,而且還受到監管,過著失意的閑居生活。內心苦悶寂寞,于是放情山水,到大自然中尋求詩情,尋求精神的寄托。

      ⑷明確思考題三:

      課文第三層,作者連發兩問,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們”這樣賞月的閑人”卻不可多得。

      這句看似多余,但仔細品味則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層,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筆。這兩句話所傳達的思想感情相當復雜,既有欣喜愉悅,又有落寞孤寂,還透出某種鄙視塵俗的自慰之情。這種復雜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蘇軾政治上失意,內心苦悶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風月中尋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給予人的無窮愉悅,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無法領受的。蘇軾得到一種世人難以得到的滿足和愉悅,這是身處逆境的蘇軾聊以自慰的。

      ⑸朗讀,并簡要分析下列寫景語句的妙處。

      ⑹播放寫景語句的幻燈片。

      幻燈片四:

      朗讀,并簡要分析下列寫景語句的妙處。

      ①“月色入戶”

      ②“欣然起行”,

      ③“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⑺學生思考、討論。

      ⑻明確寫景語句的妙處。

      ①句月光悄悄地進門來了。“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寫得自然而生動。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動來與人作伴,安慰這位失意的人。

      ②是作者的反應,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睡意頓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其興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③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極精練的文字描畫出承天寺庭院中優美的月色,表現出濃郁的詩情。其妙處在于:將月色當作水來描寫,將月下的竹柏影當作水中的藻荇來描寫,前者突出月光的“空明”之色,后者突出樹影的“交橫”之態,創造出一個澄澈透明的世界。

      ⑼指導學生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蘇軾的散文。這篇短文不足百字,卻膾炙人口,堪稱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過記事、寫景、抒情,以極精練的語言,創造出一種詩一樣的藝術境界,表現出作者曠達的人生態度,給人以美感和熏陶。請同學們課下反復誦讀,深入領會本文語言運用的妙處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記承天寺夜游》一文看似淺顯,卻別有情趣,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心境的?

      (五)板書設計:

       

    課內練習 完成補充習題

    課后練習 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記承天寺夜游(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2.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5.高中政治課必修三教案

    6.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7.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9.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10.英語必修三unit2課件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三级在线免费a免费看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跑去四区 |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