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追悼徐志摩》導讀

    發布時間:2016-7-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胡適曾與徐志摩一起創辦過《現代評論》周刊、新月書店和《新月》月刊,兩人有著濃厚的情誼。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所乘飛機失事遇難,12月3日,胡適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這篇追悼文章。

    1.作者所要追悼的對象,"社會上對他的行為,往往有不諒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樣為他辯解的,由此對作者本人有什么新的了解?

    2.作者說:"我忍不住我的歷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點神圣的歷史材料"--注意作者怎樣引用他人的評價、徐志摩本人的詩,以及未公開的史料,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進而領會學者散文的特點。

    3."風格即人",可以通過本文的閱讀,領悟胡適的語言風格,并與魯迅的語言風格相比較,或許會對新文學的兩位代表人物的思想與性格的不同,有新的體認。《追悼志摩》體現了學者散文的哪些特點?領悟胡適的語言風格。

    文章結構:文章一開頭是追述志摩飛機失事的死因。

    接著用了這么一段來過渡:

    “志摩走了,我們這個世界里被他帶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們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愛的云彩,永遠是溫暖的顏色,永遠是美的花樣,永遠是可愛。”

    接著作者又發出感概:“我們才感覺我們的天上的一片最可愛的云彩被狂風卷去了,永遠不回來了。”“志摩所以能使朋友這樣哀念他,只是因為他的為人整個的只是一團同情心,只是一團愛。”

    作者接著寫道:“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里。”

    接著有一個轉折:“社會上對于他的行為,往往有不諒解的地方,都只因為社會上批評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單純信仰’的人生觀。他的離婚和他的第二次結婚,是他一生最受社會嚴厲批評的兩件事。”文章接著公布了徐志摩與原配夫人、梁啟超與徐志摩、徐志摩復梁啟超的幾封信。

    接著作者回應前面,作了這樣的小結:“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須有愛,必須有自由,必須有美;他深信這種三位一體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純潔的心血培養出來的。--我們若從這個觀點來觀察志摩的一生,他這十年中的一切行為就全可以了解了。”

    接著作者認為,“他的失敗是一個單純的理想主義者的失敗”。“他的失敗是因為他的信仰太單純了,而這個現實世界太復雜了,他的單純的信仰禁不起這個現實世界的摧毀”。

    文章最后用徐志摩的兩首詩作結束。特別是那首詠黃鸝的詩,好像在描寫他自己的死,和胡適等一批朋友對他的死的悲哀。

    [胡適《追悼徐志摩》導讀]相關文章:

    1.名著導讀論語教案

    2.名著導讀論語的教案

    3.胡適經典語錄名言

    4.胡適經典的語錄

    5.西游記導讀課件

    6.我的母親胡適教案

    7.胡適我的母親課件

    8.胡適經典語錄集錦

    9.胡適我的母親閱讀答案

    10.領導讀書心得體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精品网站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最大日韩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久久国产午夜视频影院 | 综合欧美精品日韩专区 | 香蕉99国产精选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