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的馬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其獨特的寫作風格。

       2、能力目標:根據特定情景,把握詞句的深刻含義和語言的感情色彩。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在馬的形象中所傾注的強烈的情感底蘊和對不受羈絆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學重點:①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其獨特的寫作風格。

        ②根據特定情景,把握詞句的深刻含義和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在馬的形象中所傾注的強烈的情感底蘊和對不受羈絆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 法:目標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

    學 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想:

    讀中感悟。讀文百遍,其意自現。這樣一篇極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感染,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群馬奔騰的壯闊氣勢。為使學生能很好地進入語境,教師富有激情的范讀應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課教學重點是抓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的確立,體現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品味語言,可以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感情;二是能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

    教 時: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徐遲寫作的《黃山記》,對祖國大好河山有了新的認識。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當代散文家周濤寫作的《鞏乃斯的馬》。在小學,在初中,在其他的地方我們見到過描寫馬的詩文嗎?誰能說說? 

    明確:有韓愈的《馬說》、臧克家的《老馬》,還有關羽的赤兔馬、項羽的烏騅馬、秦瓊的黃驃馬,有天馬行空、馬踏飛燕、龍馬精神等等。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當代散文家周濤寫作的《鞏乃斯的馬》。看看在這位生活在新疆的作家筆下的馬有什么不同與其它馬之處.

       引入2:同學們,你們見到過真正的馬群嗎? (生:見過,去草原旅游的時候常能見到,但是散養的居多,很少能見到成群結隊的馬群。 生:沒親眼見過,只是在影視作品或查找到的資料中看過,體會不深。)你們有什么感受?(生:氣勢雄偉壯觀,極為震撼,那種場面必須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生:雖沒親自見過,但很向往,想見一見。)沒見過的同學也不用遺憾,以后會有機會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進神秘的鞏乃斯,通過語言文字來領略這世間罕見的場景。

    引入3:作者在篇名中強調了“鞏乃斯”,這樣一個音譯而來的地名本身就讓人心生遙想,與“香格里拉”等地名一樣,它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牽引著讀者的思緒離開日常的、熟悉的、平庸的、重復的、單調的空間,到達一個嶄新的世界。在作品的開篇,作者著意渲染的就是這種不同尋常的地域色彩。

    二、作者簡介:

        周濤,原名周小濤,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著有詩集《神山》、《野馬群》及散文《鞏乃斯的馬》、《哈拉沙爾隨筆》等。祖籍山西,在京啟蒙,少年隨父遷徙新疆。1969 年畢業于新疆大學中文系,現為新疆軍區創作室主任。 

        目前出版詩集、散文集20多種,深得讀喜愛。曾獲全國詩集獎和全軍八一獎,1998年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系新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中國最具個性魅力和文學氣質的優秀作家。

       三、詞語:

       ◎生詞:

       丑陋畸(jī)形    齜(zī)牙大鳴    滑稽     馱(tuó)著    唿(hū)哨   顛簸     歉疚(jiù)  鬃毛     牝(pìn)馬   馬駒(jū)兒   穹(qióng)廬   氈(zhān)房    倏(shū)忽  悲愴(chuàng)  后裔(yì)  兵馬俑(yǒng) 

       ◎詞解:

       安貧知命:安于貧窮的生活,知曉自己的命運。

       尤物:指優異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當之無愧:能承受各種榮譽或稱號,名副其實,一點也不慚愧。

       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義)。

       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

       我行我素:不管別人怎么說,我還是照我本來的一套去做。

       馬踏飛燕:東漢青銅奔馬。

       臨危不懼:在危險面前毫不害怕。

    ◎關于馬的名句:

       李賀:“此馬非凡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馬詩》)

       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史記刺客列傳》)

    四、速覽課文,說一說鞏乃斯的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鞏乃斯的馬數量眾多,氣勢宏大。/ 鞏乃斯的馬形態各異,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鞏乃斯的馬群有著一種頑強的精神。

    師:是啊,對鞏乃斯的馬群奔跑場面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的向往與渴求。 

    五、 整體感知: 

    1、 課文寫了什么?(抓內容) 

        學生速讀課文,明確: 

        課文先通過對比寫出自己愛馬,再寫馬之所以可愛,最后寫自己的聯想和思考,照應開頭。作者第一自然段寫自己不理解不愛馬的人,從反面表明自己愛馬;第二段用牛、駱駝、毛驢和馬對比,再一次表明馬才是可愛的;第三段說自己見了鞏乃斯的馬后更加愛馬,至此點題。接著作者用大力氣描寫了兩個典型的場面:冬日雪夜騎馬狂奔和夏天雨中群馬奔騰。在描寫駿馬奔騰的場景的前后,作者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句子,來表現自己對馬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思考。在這兩幅畫面之間還寫了一幅馬的家族圖,同樣,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的擔憂和思索。18、19兩段則寫的是有關馬的聯想與思考。 

    (學生找出“雪夜騎馬狂奔”和“夏日群馬奔騰”兩個場面描寫,思考其前后抒情議論的語句,在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下面做出標志) 

        熟讀課文,有表情地朗讀描寫馬奔的兩個場面。

    2、 怎樣寫的?(明結構) 

    說說作者的思路:

    --比較引出--描寫抒情--聯想議論全文可分為四部分: 

    按此思路把課文分成三部分,并說出各部分的大意。

    --①通過比較,指出“馬”是“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

    ②通過兩個馬奔的典型場面,表現出馬的生命活力與人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③展開聯想,表達對馬的品性和精神的贊美與喜愛。

    另一分法:

    (一)① ③通過對比寫出自己愛馬 點明題意。 

          ④ ⑧冬日雪夜縱馬狂奔 對自由的向往追求。 

          ⑨ ⑿馬的家族圖 對生存競爭的肯定、贊許 

        (二)全部魅力 

          ⒀ ⒄夏日雨中群馬奔騰 對激情的肯定、對生命的贊賞 

        (三) ⒅ ⒇由馬引出的聯想和思考 

        (四)(21)照應開頭 

    3、 為什么要這樣寫?(學技巧) 

        文章第一自然段即亮出自己的態度而決不隱晦:一是認為不愛馬的人是由于生氣不足和對美的遲鈍,二是認為他們是沒有見過真正的馬。這種寫法先聲奪人,很快就抓住了讀者要了解真相的心理。為什么要這樣說?真正的馬又是怎么樣的? 

        第二段第三段仍然不急于寫馬,而只是采取對比手法,將牛、駱駝、毛驢的形象、品性與馬對照,突出馬的不同于其他動物。至第三段結尾才將本文的寫作對象亮出:“自古好馬生塞北,在伊犁,在鞏乃斯大草原,馬作為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便呈現了它的全部魅力。”

        作者是用三幅畫來體現鞏乃斯馬的全部魅力的: 

        ⑹ ⑺自然段寫自己雪夜縱馬狂奔: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我感受到了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 

        ⑼ ⑿自然段突出描寫種公馬形象,肯定了馬的社會結構,表現了對現實人類社會的擔憂。         ⒁ ⒂兩段描繪的夏日雨中群馬狂奔的場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贊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它們的眼里。它們自由,它們奔放。 

        作者這樣就將對馬的描寫和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對馬的贊美和對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從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來表現特定的情感,讓讀者在對物的感知過程中,自覺地理解文章主題,獲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內容探討:

    1、課文是怎樣揭示鞏乃斯的馬的性格的?

    --(1)比較;(2)以濃筆重彩,描繪了兩幅鞏乃斯馬奔的壯闊圖景;(3)展開聯想,揭示馬與人類的藝術和歷史生活的密切聯系。(4)描寫與議論、抒情并用。

        2、第一部分中,作者用了哪些動物與馬對比,這些動物各自的和共同的缺點是什么?

    在書上劃出。

    3、把第二部分劃成三個層次,并寫出大意。

    --①寫雪夜騎馬狂奔的場景。

    ②對馬的觀察、思考及其帶來的藝術享受。

    ③寫草原上的馬群突遇暴風雨狂奔的場景。

    4、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從哪些方面,用了哪些資料來表達對馬的贊美與喜愛?

    --從文學、藝術、歷史、民族文化等方面。具體材料在書上劃出。

    5、課文第六自然段一連寫了四個“笑”字,這反應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久在塞北,長期苦悶壓抑而得到釋放后的痛快舒暢。 

        6、在雪夜縱馬狂奔后,馬的“眼睛里仿佛充滿了憐憫和抱怨,還有一點詫異……”“憐憫”什么?“抱怨”什么?“詫異”什么? 

        憐憫“我們”只能如此釋放自己壓抑的憂郁, 

        “抱怨”我們不能像馬那樣直面現實,積極進取。 

        “詫異”我們人類竟不如馬! 

        7. 課文第⒀自然段說“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怎樣理解這句話?

    作者從馬的形象中找到了人的精神,在普通壓抑的年代里隱秘而不屈地保持了個人的真誠感受,始終與精神麻木相對抗。

         8.“把這幾分鐘見到的記在腦子里,相信,它給予我的將使我中深受用不盡”現在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了嗎?

    在人生的瞬間作者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壯烈。

    9、p.15練習一

    10、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并朗讀。(16練習二)

    ①馬能給人勇氣,給人以幻想,這也不是笨拙的動物所能有的。在鞏乃斯后來的那些日子里,觀察馬漸漸成了我的一種藝術享受。

    馬的狂奔與人的情感的宣泄合拍,生命的強力沖動抗拒著當時陰暗低沉的社會生活氣候。在壓抑痛苦的環境中,馬奔使作者重溫到人生自由的快樂。了解了這層含義,就不難理解作者何以把觀察馬作為一種藝術享受了。

    ②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聽到馬蹄踏過大地的有力聲響時,還會在屋子里坐臥不寧,總想出去看看,是一匹什么樣兒的馬走過去了。

    在那個與世隔絕、生活單調、充滿危險的年代,作者只有一個樂趣,看馬。從中“驀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壯美和那時潛藏在我們心里的共同憂郁……”從而獲得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至今不能忘懷。

    ③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發愣、發癡、發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無可替代的偉大的馬群,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群和油畫長卷!我把這幾分鐘間見到的記在腦子里,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草原上的馬群突遇暴風雨狂奔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這淋漓盡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種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種恢宏壯闊的崇高的場面,使得他“發愣、發癡、發呆”,在幾分鐘內見到的將“終身受用不盡”,因為在人生的瞬間他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壯烈。

    ④牛從挽用變為食用,仍然是實用物;毛驢和駱駝將會成為動物園里的展覽品,因為它們只會越來越稀少;而馬,車輛只是在實用意義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從實用物進化為一種藝術品的時候恰恰開始了。

    馬跟牛、毛驢、駱駝不同,它獨具藝術價值。從歷史來看,馬的歷史,和我們民族的歷史緊密相聯著。駿馬與武士與英雄以及今天的軍人有著難以割舍的親緣關系,曾創造出許多叱咤風云的壯美形象。從文化來看,我們有許多關于馬的故事,我們是十分愛馬的民族。“龍馬精神”已成為我們民族的傳統精神。

    七、總結

    1、藝術特色:

    (1)情感濃烈飽滿。

    (2)描寫獨具特色,意境闊大雄壯。

    如文章中的兩個馬奔場面的描寫。

    一個場面是作者1970年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時忍受不了精神的壓抑,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縱馬狂奔的場赴,“隨著馬的奔馳、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         

    在另一個場面中,作者進一步展示了這種生命力的沖動達到極致時酒神式的狂亂奮發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它的眼里。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鞏乃斯草原上所見到的最壯闊的馬群奔跑場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著,被低沉的怒雷恐嚇著,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著,馬,這不安分的精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式地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場面!爭先恐后,前呼后應,披頭散發,淋漓盡致!……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這兩個廣闊壯烈的場面,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的特色。正是這種特有的西部風情,提升了作為個體的作者生命境界,形成一種特定的西部氣質,同時也顯示出作為特定人文景觀的西部氣質是與特有的自然景觀分不開的:這種廣闊純樸的自然景觀是精神處于絕境的人的最后的支持,既逼迫又提升著使個體達到一種崇高壯烈的生命境界。對于周濤來說,馬的優美而不羈的精神正是這種西部氣質的象征,他偏重它自然的一面,尤其是自然作為人的精神的最后支撐這一點。他寫道,在那個與世隔絕、生活單調、充滿潛伏危險的年代,他只有一個樂趣,看馬:“不象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于被驅逐出境吧?”這樣,他就從鞏乃斯的馬身上找到了“奔馳的詩韻,遼闊草原的油畫,夕陽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規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當然,也有我們在上面所指出的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人與自然處于一種互相激發的狀態,終于將本來地方色彩頗濃的西部風情上升到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文境界。

    2、主題:本文揭示了馬作為人類朋友的特殊品格和藝術價值以及給作者的深刻啟迪,贊揚了勇敢、自由、進取的精神和崇高友愛的感情,寄托了自己對不受羈絆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3、結束語:本文通過描繪馬奔的典型場面,表現出馬的生命活力及人對自由境界的向往。展開聯想,表達對馬的品性和精神的贊美與喜愛。作者從馬身上看到了一種進取不息的精神,體現了人們對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八、作業

    1.摘錄文中的比喻句。誦讀自己喜歡的句段。

    2.收集帶“馬”字的成語。

    3.談談自己學課文的收獲。

     

    [鞏乃斯的馬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10.高一《道士塔》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99re6国产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