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教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2-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教案

    揭陽真理中學分教處  郭奕明

    教材分析:

    1、 本課為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5課,教材安排為精讀課。

    2、 第二單元的首課。整個第二單元,包含了四篇“新聞”,細分之下,依次是:消息、特定、電視解說詞、人物通訊。

    3、 單元整體設想:讓學生了解“新聞”這一體裁,對“新聞”感興趣,能在生活中關注“新聞”,在“新聞”中學習語文。

    4、 于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在初二執教,恰處“奧運年”,距北京奧運會結束約一個月,奧運熱尚未退去。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 明確消息這種新聞體裁的有關知識。

    2、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本文簡潔、凝練的語言特點。

    3、 體會語言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4、 培養學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初步了解消息的寫法。

    二、 過程與方法

    本文可以通過學生課前查資料、分組討論、演講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三、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的消息,全國人民為之歡騰,這是祖國強大而贏得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一、 重點

    讓學生以此課為例了解“消息”的特點,培養學生從新聞中學語文。

    二、 難點

    了解本文簡潔、凝練的語言所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設想:

    1、 確立三個板塊:“信息與選材”、“結構與組成”、“語言與詞匯”。

    2、 建立一個基礎:教師讀課文,讓學生從中提取信息與的為教師找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剛剛結束的暑假,同學們是怎么度過的呢?我想,都少不了“奧運會”這一熱門話題吧!的確,北京奧運會是今年舉世矚目的一件大事,是值得我們中華兒女自豪和關注的一件大事!

    在七年多以前--2001年的7月,決定這屆奧運會主辦權花落誰家的那一刻,同樣也是舉世矚目,同樣也特別牽動著我們中國人的心。事情的結果現在我們都已經非常清楚了,是我們的首都北京贏得了這屆主辦權,這才有了七年后這屆物品出色的北京奧運會。新華社的記者在莫斯科及時進行了報道,記錄下了這重大的事件。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當時的這一報道--《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二、 明確學法

    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假設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七年前的那一刻,一起來通過這篇及時的報道來了解在莫斯科發生的事情。

    要求大家不要看課本,由老師來臨時扮演“播音員”播出這則報道,大家仔細聽,了解相應的內容。

    可以在筆記本上記錄。

    三、 學生聽讀

    教師以較慢的語速朗讀這篇課文。

    故意讀錯三處。

    四、 體會“信息與選材“

    第一步:

    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

    強調在閱讀“消息”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明確“消息”標題的特點: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為“正題”,正題概括了報道的中心事件事件。

    “得票數比第二名多34票”為“副題”,突出了中國得票數之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步:

    進一步交流本則消息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明確這六點即消息的“六要素”,是我們在閱讀中要注意的。

    第三步:

    重點交流“消息中寫到了哪些人物”。

    依次有:薩馬蘭奇、李崗清、何振梁、“一位來自韓國的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卡基瓦特、劉淇、郞平。

    思考:

    這一事件中相關的人物非常多,為什么在消息中特別提到了這些人呢?

    明確:

    這些人物各有其代表性,選擇這些人物的表現來寫,很好地反映出了事件的全貌。

    五、 體會“結構與組成”

    第一步:

    引導學生注意上述內容的具體安排,體會消息之“倒金字塔”結構特點。

    第二步:

    共同明確本則消息的三個組成部分--導語(第1至2段)、主體(第3至10段)、結語(第11段)。

    復習:

    一則消息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第三步:

    補充有關“電頭”的知識:

    “新華社莫斯科7月13日電(記者許基仁、劉廣、林熔)”為此則消息的“電頭”。

    “新華社”點出了“媒體”。

    “莫斯科”點明了報道的“地點”。以上兩點體現出消息“內容真實”的特點。

    “7月13日”點明了報道的“時間”,體現出消息“迅速即時”的特點。

    “(記者許基仁、劉廣、林熔)”點明了此則消息的“作者”,也體現了消息“內容真實”的特點。

    六、 體會“語言與詞匯”

    第一步:

    由學生找出剛才教師朗讀中出現的與原文不符之處,分析比較。

    第1處:

    原文“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用平穩的語調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后……”

    教師將“平穩”讀成了“平淡”。

    比較:

    “平淡”,意為平常、沒有曲折。在此顯得對此結果漠不關心、無動于衷,與事實不符。

    “平穩”,意為平安穩定,沒有波動或危險。在此,符合宣布者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身份,顯得莊重正式。

    第2處:

    原文“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

    教師將“聚集”讀成“集中”。

    比較:

    “集中”,意為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來。往往是有計劃、有組織的行為。

    “聚集”,意為集合或湊在一起。在此體現出一種自發性,更符合實際。

    第3處:

    原文“多倫多22票”。

    教師將“22”讀成“20”。

    明確:新聞報道必須嚴格按照實際情況來寫作。

    第二步:

    小結,明確消息“語言簡明準確”的特點。引導注意詞語間的細微差別,重視用詞的準確。

    第三步:

    強調“詞語積累”。

    例:

    矜持--竭力保持端莊嚴肅的態度。

    信守--忠誠地遵守。

    溢于言表--指感情通過言辭、神情流露出來。

    風度翩翩--形容舉止灑脫。

    眾望所歸--大眾的愿望一直歸向的。

    人心所向--為人們所向往、擁護的。

    七、 隨堂練習

    學生完成《課時作業》相應題目。

    板書設計: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正題

    得票數比第二名多34票      --副題

    信息與選材    (六要素)

    結構與組成    (五部分)

    語言與詞匯    (勤積累)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教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北京喜獲2008奧運會主辦權教案

    2.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教案

    3.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優秀教案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