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學案(魯人版高一必修)

    發布時間:2017-12-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主備人:郭海霞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寫作背景,領會作者諷諫北宋王朝的寫作意圖和借古諷今的寫法;

    2、理解與則以的含義和用法,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結合語境揣摩辨析詞義及活用的能力。

    3、學習本文嚴謹的論證結構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特色。

    二、課前預習:

    1、了解作者: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北宋著名的散文家。文章結集《嘉祐集》。“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與其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人們稱贊“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2、時代背景:

    北宋中期,民族矛盾進一步嚴重,到蘇洵所處的時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納銀、絹和茶葉。這樣“陪鄰”的結果,加重了人民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蘇洵針對這種現實撰寫了二十多篇著作,陳述他對于當前內政外交問題的意見,《六國論》就是其中的一篇。

    3、文體知識:

    論:是散文的一種,以論證為主,其特點是善于說理。“六國論”在這里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應是“六國破滅之論”。

    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與以前學過的字詞作比較。

    (1)六國互喪( ),率( )賂秦耶  (2)暴( )霜露   暴( )秦之欲無厭  (3)洎( )牧以讒誅 (4)勝負之數( )  范增數( )目項王  (5)從( )六國破亡之故事    從( )散約敗

    (6)與嬴(  )而不助五國也    贏( )糧而景從   悉使羸( )兵負草填之 (7)貽( )笑大方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 )盡之際

    三、文本探究:

    1、誦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分論點和最后的結論。

    2、文章第一段四句的關系怎樣?

    3、第二段從哪些方面進行論證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四、當堂訓練: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2、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

    1)六國互(     )喪,率(     )賂秦也   2)秦以(    )攻取之外  

    3)蓋(     )失強援,不能獨完(    )  4)暴秦之欲無厭(      )

    5)較(   )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   )實(      )百倍  

    6)思厥(    )先祖(    )/父(    ) 6)此言得(    )之(    )

    7)至于(       )顛覆,理固(     )宜(      )然  

    3、一詞多義:

    則:

    小則得邑,大則得城   

    金就礪則利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四)翻譯句子: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2)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3)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4)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5)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6)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5、默寫檢測 :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分論點分別是            和         ,作者總結出的歷史教訓是:                         。  

    ②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        舉以予人。  

    ③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奉之彌繁,        。至于顛覆,          。

    五、課后作業:

    1、找出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的詞并解釋。 

    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②義不賂秦 

    ③李牧連卻之                     ④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⑤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⑥理固宜然

    ⑦賂秦而力虧                     ⑧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⑨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⑩始速禍焉。   

    2、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①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3、背誦一二段。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三四五段,積累文言知識,學習與、以的用法。

    二、文本探究:

    1、第三段齊、燕、趙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2、第四段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結論?

    三、當堂訓練:

    1、解釋詞義:  

    1)義(    )不賂秦  2)斯用兵之效(    )也  3)始速(    )禍焉     

    4)向(    )使(   )三國名愛其地  5)勝負之數(    ),存亡之理(    )  6)為(  )國者無(  )使(  )為積威之所劫  7)日(   )削月   )割  7)而猶(    )有可(   )以(    )不賂而勝之(    )之(    )勢。  

    茍(    )以天下之大,而從(    )六國破亡之故事,是(  )又在六國下矣。 

    2、一詞多義:以:

    不賂者以賂者喪   秦以攻取之外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舉以予人       洎牧以讒誅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至丹以荊卿為計    茍以天下之大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4、指出句式類型并口頭翻譯

    A.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C.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5、翻譯句子:

    (1)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2)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3)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四、作業:背誦全文。

    五、拓展研究:蘇洵認為賄賂秦國導致六國滅亡,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以“六國滅亡之我見”為題寫一篇文章。

     

    [六國論學案(魯人版高一必修)]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3.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4.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5.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10.中學語文必修二《詩經》《離騷》 復習學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