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之的用法(人教版)

    發布時間:2016-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巧用句子結構分析,辨識虛詞“之”的用法。

    井岡山大學附中:  郭軍華

    文言虛詞“之”的用法可謂靈活,很多學生都難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記一些例子,但過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筆者結合自己教學作出簡要介紹,即運用句子結構分析法。句子結構分析有一口訣:“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謂前是狀,謂后補。”由此可知古漢語中的主謂、動賓、偏正等結構。“之”的用法就可根據其在句中的位置來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謂語+之”時,用作代詞。

      如: ①作《師說》以貽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詞用,分別充當謂語動詞“貽”“知”“均”的賓語,構成動賓結構。反過來說,虛詞“之”緊跟在謂語動詞后,這個“之”就作代詞用。

    (2) 形如“主語+之+謂語”時,起取消主謂句子獨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以上兩個例子中“之”前的“孤”“魚”“師道”在句子中作主語,“之”后的“有”“不傳”為動詞作謂語。在這種情況下,虛詞“之”可以省略不譯。即“孤有孔明,猶魚有水也”;“師道不傳也久矣”。

    (3) 形如“名詞+之+謂語動詞/介詞”時,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兩例中,“之”出現在疑問句中,“之”前面分別是名詞“罪”和“陋”,“之”后面是緊跟謂語動詞“有”,而且“罪”和“陋”是作為賓語在謂語動詞的前面。這種情形下的“之”就作賓語前置的標志。虛詞“之”不譯,直接把賓語部分還原到謂語動詞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詞+之+形容詞”時,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如: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②馬之千里者。

    ③石之鏗然有聲者。

    ④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以上三例中,虛詞“之”后面的“利”“強”“千里”“鏗然有聲”“亂耳”“勞形”都是形容詞修飾“之”前面的名詞“爪牙”“筋骨”“馬”“石”“絲竹”“案牘”,翻譯時,“之”不用翻譯,直接把形容詞還原到名詞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語+之+名詞”時,是作結構助詞,譯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②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以上兩例中,虛詞“之”后面是名詞“病”“眾”,分別由前面的“君”“吳、越”作定語修飾,“之”就譯作“的”。

    (6) 形如“之+地點/處所名詞”且句中缺少相應的謂語時,就作動詞。

     如:  ①子夏之晉。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輟耕之壟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別是“晉(國)”“南海”“壟上”作為地點名詞,“之”的前面沒有與“晉”“南海”“壟上”相對應的謂語動詞。這種情況下,“之”用作動詞,翻譯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詞/副詞+之”時,湊成二字或四字音節,不用譯。

      如:  ①頃之,煙炎張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頃”“鼓”“久”的后面,為了湊成二字音節而使用“之”。翻譯時沒意義。

      類似的文言現象,只要找到合適的途徑,總結出規律來,學生掌握運用起來就很容易。

     

    [虛詞之的用法(人教版)]相關文章:

    1.高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其的用法

    2.兼而有之的造句

    3.木蘭詩的虛詞

    4.木蘭詩的重點虛詞

    5.木蘭詩實詞和虛詞

    6.木蘭詩的文言虛詞

    7.高中常用文言文虛詞

    8.高中文言文常用虛詞

    9.木蘭詩中的虛詞

    10.木蘭詩重點虛詞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