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創(chuàng)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11-1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沈巷中學        韋曉靜

    [ 設計依據(jù)與教學目標 ]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與鑒賞”中明確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燭之武退秦師》是選自我國古代第一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中的名篇,講的是戰(zhàn)國時,鄭國大夫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時巧舌退秦師的故事。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二要引導學生深入感受燭之武的人物形象,體會他那巧妙的語言藝術。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2)掌握文言句式--狀語后置。(3)分析燭之武的藝術形象(義、智、勇)和他巧妙的語言藝術。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趣味探討,激發(fā)興趣

    談到英雄的形象,我們一些同學的腦海中馬上浮現(xiàn)了一些人,例如:喬峰,“英”氣逼人,降龍十八掌更是武林獨霸;楊過,有情有義,黯然銷魂掌獨步江湖;還有郭靖、虛竹等等。在我們看來,英雄務必要有健壯的體魄和蓋世的武功,除強扶弱,義搏云天,而我們今天要去認識一位英雄,這位英雄說起來有點另類,他沒有健壯的體魄,更沒有蓋世的武功,但他卻在國家危難時刻,僅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伯退師百萬,解救了國家,匹夫之勇可與其相比?要問這位英雄是誰,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燭之武退秦師》中尋找答案。

    (板書:燭之武退秦師)

    二、了解《左傳》,體味經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作“春秋三傳”。 

    《左傳》大約成書于戰(zhàn)國初,與《國語》成書時間差不多,二書在思想傾向上與基本一致,《左傳》比《國語》有新的發(fā)展,民本思想更加鮮明。 

    《左傳》中記了眾多的歷史人物,不論其地位貴賤,職務高低,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時代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成員,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也有將相、武臣、學者,有說客、良醫(yī)、商賈、娼優(yōu),也有宰豎、役人、盜賊、俠客等。各種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較詳細的事跡記錄或鮮明的形象描繪。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xiàn)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云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三、學生自讀,整體感知

    1、疏通字句,積累文言知識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全詩。 

    (2)注意以下詞和句的理解

    ①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活用動詞,從屬二主)    ⑦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擴張)

    ②晉軍函陵(名詞活用動詞,駐扎)          ⑧若不闕秦(侵損、削減)

    ③越國以鄙遠(名詞活用動詞,治理邊邑)〕   ⑨失其所與,不知(結交,親附)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                  ⑩無禮于晉(狀語后置)

    ⑤敢以煩執(zhí)事(冒昧地)                      鄰之厚,君之薄也(判斷句)

    ⑥朝濟而夕設版焉(渡河)    

    (3)結合課后練習二,學生討論歸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的用法。

    2、問答方式,介紹相關歷史背景

    提問:秦、晉為什么要聯(lián)合攻鄭?(從文中找兩個句子)

    明確:“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相關歷史背景:

    秦、晉圍鄭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的時候鄭國,鄭國沒有以禮相待;而是在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另外,秦國也要爭奪霸權,秦晉聯(lián)合也就成為必然了。所以才有了課文前的鄭國危急的一幕,到底鄭國怎么樣了,我們往下分解。

    四、了解情節(jié),把握人物

    1、朗讀全文,概括情節(jié)

    (1)請一位學生朗讀全文并討論情節(jié)概括

    (2)學生概括,教師總結

    情節(jié)概括:

    危在旦夕,臨危受命--深入危境,智說秦伯--晉軍退去,危難解除

    (1-2段)              (3段)             (4段)

    2、重點學習三、四段,把握人物形象

    (1)研讀第三段,分析燭之武的性格

    提問:作者安排燭之武的推辭有什么作用?

    點撥:從燭之武的這番話中,我們感受到了燭之武的牢騷之情,體會到他一直懷才不遇的痛苦,此乃人之常情,作者這樣安排讓我們深覺作者安排人物的精細和高明之處;同時,燭之武并沒有因為個人得失而拒絕了鄭伯的請求,置國家安危于不顧,而是在國家利益面前放棄個人得失,接受了任務,把他的申明大義突顯出來。

    (2)研讀第四段,感受燭之武的語言藝術

    問題一:“夜縋而出,見秦伯”反映了什么?

    點撥:從這句話來看,可感覺當時鄭國情勢的危急,同時,一個垂暮老者夜晚只身從城樓“夜縋而出”去見擁有雄師百萬的對手秦伯,可見其勇敢無畏的精神,突顯其勇的一面。

    問題二:請用一個字概括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精髓所在,并具體談談燭之武說秦伯的思路。

    點撥:這個字就是“利”,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遠的國家利益”,秦伯圍鄭,為的其實就是一個利字,那么燭之武首先抓住了秦伯的這一心理,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循循善誘的談了亡鄭和舍鄭對秦國的利益關系,讓秦伯感受亡鄭無益,反而有害,從而解了鄭國之圍。對起利弊的的探討,主要可總結為以下“五論”,如下:

    一曰“飛地難治論”。秦國與鄭國之間隔著強大的晉國,如果滅亡了鄭國后,秦國可能會分一杯羹,但治理卻很難,早晚是晉國的囊中之物。“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讓秦伯不得不權衡。

    二曰“亡鄭陪鄰論”。鄭國滅亡,其獲利最大的是晉國,既得到了土地,有削弱了秦國,一石二鳥,在那樣一個敏感時期,秦伯怎么會不考慮這一點呢?

    三曰“過河拆橋論”。這講的是秦晉兩國的歷史糾葛。晉惠公為秦穆公扶立,結果如何?“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晉文公亦為秦穆公扶立,結果又將如何?言下之意,翅膀硬了,忘恩負義只會比當年的晉惠公有過之而無不及。視往昔而知來日,對此,秦穆公那顆受傷的的心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四曰“晉國擴張論”。晉文公自從戰(zhàn)勝出國后,胃口越來越大,這一點,秦穆公最清楚,現(xiàn)在又來對付鄭國,當他擴張土地到一定的時候,他會把矛頭指向誰,這一點聰明的秦穆公應該很清楚。

    五曰“舍鄭有益論”。此言兩國邦交。燭之武列舉了留鄭的好處:一方面,鄭國可以作為秦國擴大中原影響里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強力量,可以牽制晉國。

    燭之武抓住秦伯的心理,始終圍繞這利益的得失,來勸戒其三思而后行,層層推進,條理清晰,不失為一個舌辯之才,為最終“秦伯說,與鄭人盟”奠定基礎。這個說服的過程把燭之武的聰敏智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總結:

    從課文中簡單的燭之武的一些言語,我們卻看到了一個豐富的形象,他懷才不遇,卻臨危之時,申明大義;他垂暮之年,卻老當益壯,只身前往敵營,勇敢至極;他手無縛雞之力,卻靠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伯退軍,智慧過人。“義、智、勇”集于其一身。

    五、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發(fā)散思維,探究問題

    提問:有人說《左傳》一個突出的成就就是寫人,作者通過政治、軍事、外交等活動的描述,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之所以寫的很成功,也要歸功于作者描寫人物手法的豐富。試結合《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來簡單談談作者描寫人物的手法。

    學生探究,教師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對燭之武的人物形象應該印象深刻了,寫這個人用的字很少,僅僅一百多個字,但卻把一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印于我們的心頭,這要歸功于作者對人物語言的刻畫,第一,我認為,語言簡練準確,層次感強,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說服秦伯的時候,作者對其語言的安排讓人拍案叫絕,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那種簡單明了,卻又一針見血的語言魅力,這也就使一個智者形象突顯;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語言,不同人物,他的語言不同,沒個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語言,燭之武是一個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語言時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語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細微的動作的刻畫等等也是成功的關鍵,所以同學在探討過程中要各抒己見,細致把握,暢談自己的看法。

    2、作業(yè)布置

    在燭之武退秦師的整個事件中,鄭國處于劣勢,燭之武卻成功的說服了秦穆公,挽救鄭國于水深火熱之中,以今天的理念審視這則故事,寫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感想。要求:獨立完成,字跡工整。

    [板書設計]

    人 物                  情 節(jié)                        性 格

                  危在旦夕,臨危受命                      義

                                       飛地難治論

                                       亡鄭陪鄰論         

    燭之武        深入危境,智說秦伯   過河拆橋論         勇 

                                       晉國擴張論

                                       舍鄭有益論         智

                  晉軍退去,危難解除

     

    [《燭之武退秦師》創(chuàng)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數(shù)學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shù)學教案

    7.高一數(shù)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shù)學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10.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一级夜理论片久久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制服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