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4-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授課人:梁正強

    授課時間: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上午第二節

    授課班級:長嶺小學八年級二班

    教學目的:

    1.背誦并理解此詩含義;

    2.初步學習古詩欣賞方法--品意境,悟感情;

    3.體會本詩送別時的無限惆悵的感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古詩的教學尤其需要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培養文言語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意境,讓學生在讀中領悟作者情感。教師在教學時應體現出以讀為主線,讓學生熟讀成誦并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品味法。古詩的欣賞歷來的語文教學的難點,教師不宜反復對詩句含義進行串講,應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去理解詩意,去分析品評詩的意境和妙詞佳句,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感悟與理解,切忌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習。

    3.比較法。在對詩的意境的教學上可以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在意境的色彩上進行比較,增強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輔助用具:小黑板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臨上課前兩分鐘,學生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候老師上課。

    教師:前不久大家剛學過了《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現在大家能夠深情的吟唱,那對詞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入,老師在這里提幾個問,檢驗一下大家的理解。第一問:“這首詞中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愿的詞句是哪兩句?”

    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那其中蘊含了深刻哲理的是哪幾句?

    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師:雖然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是人之常情,難以避免,但文人總是多愁善感的,親人離散、知己分隔時總是以詩詞表達思念之情,在分別時就更要以詩歌詠了,這就形成了一類以送別為題材的詩,叫“送別詩”。誰能夠舉上幾例?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師:大家說得很好,那剛才這一句詩的作者是誰呢?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高適。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送別詩。

    教師板書詩題。

    二、解題并介紹作者。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判官,官名,節度使一類官員的僚屬。這首詩是岑參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時寫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七言古體詩。詩題中的“歌”表明這首詩的體裁是古詩中的“歌行”體(如杜甫《兵車行》、《麗人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岑參中年兩度出塞,因為這一特殊的生活經歷,使他很擅長寫邊塞詩。他的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基本特征。他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宏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形式豐富多樣,尤其擅長于寫七言歌行。

    其詩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

    三.師生共同研讀課文

    (一)一讀

    要求:讀準字音,掌握朗讀古詩的節奏,使學生領略詩歌的音樂美;結合注釋理解詞義,嘗試口頭翻譯。

    1. 指名學生朗讀

    2. 正字音:裘 衾 薄 著 瀚 闌 飲 羌 掣

    3. 明節奏:節奏可分音調的節奏和意義的節奏兩種。音調的節奏,常以兩個字音為一拍,注意聲音上的整齊。七言詩一般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義的節奏是按詩句的語義來劃分,它比音調的節奏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在劃分節奏時,一般以意義的節奏為依據。如: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4. 教師范讀

    5. 學生齊讀

    (二)二讀

    要求:再現詩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詩中抒情發展的線索,溝通學生、讀物和作者之間的思想感情。

    1. 朗讀指導。

    朗讀時,要身臨其境進行聯想、想象,使腦海里呈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2. 學生默讀,理思路。

    大家看標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實際上標題就提示了詩的內容的劃分。這首詩共18句,前10句為第一部分,重在寫邊塞雪景,后8句為第二部分,重在寫雪地送別。

    3.向學生指導學習古詩的方法:品意境,悟感情。

    從標題中的雪字入手,看這首詩中雪字出現了幾次,引導學生找出來后板書:八月飛雪、轅門暮雪、雪滿天山、雪上空留。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雪字就是貫穿此詩的一個線索。

    (三)三讀

    要求:緊扣詞語,體味詩中的意境,探究詩的特色。

    1.引導學生品味意境。

    “八月飛雪”說明了邊塞的氣候怎樣?寒冷。

    詩中還有其他哪些語句也說明了邊塞氣候寒冷?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這里用了襯托手法。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也說明了寒冷。

    教師提示,板書中的氣候寒冷一詞還不夠準確,應該改一下,指導學生改成“嚴寒”。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兩句也說明天氣非常嚴寒,反映了守邊將士怎樣的軍旅生活--非常艱苦。那我們應把板書中的嚴寒改一個字,改成苦寒。

    2.指導學生品析寫雪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用了什么修辭?好在哪里?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奇,給人以暖意。

    3.比較閱讀。讓學生背誦《沁園春雪》的上闋,將這首詞與本詩在意境上比較其相同點。在畫面上,色彩有相同點,均在茫茫白原上出現一點紅(紅裝、紅旗),色彩奇麗。從境界上來看,千里江山盡收眼底,視野開闊,境界雄渾,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和“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四)四讀

    要求:指導學生領悟感情。

    轅門暮雪。看看已經到了什么時候?傍晚時分,客人走了嗎?為什么沒有走?這說明了什么?既然是餞行之宴,一定非常濃重,除了美酒佳肴之外,從詩中哪里還可以看出氣氛熱烈。胡琴琵琶與羌笛,這里用三種樂器代指音樂,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雪滿天山。這里說明客人前行的路途怎么樣?前途艱險。

    雪上空留馬行處。客人走了主人回去了嗎?主人站在那里在想什么,請大家揣測一下。學生可能會說到替客人擔擾,希望客人一路平安,那么我們用一句詩來表達: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二郎西。其實還可以改一下,隨風直到京城西。

    還有的學生說,主人不希望客人走,希望早點相逢。因為客人走了后主人孤單寂寞,愁悶難過。總之,這里表達了詩人無限惆悵的心情。

    (五)五讀。

    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讀出詩中的感情,請學生揣摩品味,尤其是最后兩句。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品意境,悟感情

    八月飛雪--氣候苦寒

    轅門暮雪--挽留至切

    雪滿天山--前途艱險

    雪中久駐--無限惆悵

    作者郵箱: liangzhq1976@126.com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

    2.燭之武退秦師說課教案

    3.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案

    4.學前班拼音示范課教案

    5.二年級數學示范課教案

    6.《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送魏二》對比閱讀答案

    7.南京玄武湖的導游詞500詞

    8.南京玄武湖英文導游詞

    9.南京玄武湖的導游詞

    10.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原文及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