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說課(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發布時間:2017-12-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說教材

    《春》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組描繪自然景物的寫景抒情散文。多數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欣賞這幾篇課文,既是提高讀寫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學習這個單元要注重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養成好的語感。

    《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創作初期詩文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樂的情緒。這是一篇有較大風格演變痕跡的散文。《春》所描繪的景物充盈著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春》的結構嚴謹精美,作者先總寫春天,繼而又分幾個方面細描細繪,最后又總寫,以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文章以“腳步近了”始,以“領著我們上前去”終,起于擬人,結于擬人,其構思布局、修辭潤色,頗具匠心。至于語言的秀雅清新、樸實雋永,則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極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特點,從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設置如下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悟文章的語言美,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2、 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多角度、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 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觀察能力。

    4、 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其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多角度、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體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又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

    三、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重在一個:“讀”字,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內容;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細心品味,入情入境。據此設計了如下幾個讀的環節:

    整體自讀,知特點--指導細讀,品語言--深入美讀,悟情感

    (一) 整體自讀,知特點

    在這個環節中擬通過學生的自讀,初步把握文章寫景狀物的特點。為進一步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自讀要求:

    1、 認真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分別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什么特點?怎樣進行 細致描繪的。

    2、 畫出每幅圖畫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

    3、 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詞句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把心沉到語言文字當中去,初步把握文章寫作特色和語言之美。這一設計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發揮師生雙邊作用的思想。

    (二) 指導細讀,品語言

    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教師要進一步指導交流自讀成果,這個環節就要抓住重點品味、理解、賞析作品了。因為,正如朱德熙的評價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這樣一篇文質兼美、情景交融的文章,學生要想深入的理解必須借助老師巧妙的引導。在這個環節中要注重對語言的品味。《春》的語言非常精美,準確生動,樸實鮮活,意味雋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動詞的運用、句式的變化、口語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這一個步驟,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體會。

    (1) 春草圖

    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想像“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的情景──對于這個問題可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像,讓學生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飛翔。

    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鉆”這些詞語好在哪里嗎?──“偷偷地”和“鉆”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2) 春花圖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比喻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那火焰燃燒的熾熱其實,霞的輕柔艷麗,雪是高潔純凈,同時映如你的腦際,給人以生活的實感。

    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作者由春花想到秋實,寫出了春天帶給人的希望、甜蜜和喜悅。

    (3) 春風圖

    花是多彩的而風是無形的,坐著是如何描繪春風的呢?這一段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文章調動了那幾種感覺描寫春風。而后,引導讀一讀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領悟文章借助鳥兒的歌喉和牧童的短笛,來抒發自己對春的熱愛,歌唱春天。

    (4) 春雨圖

    從春雨的特點入手,領悟哪些句子寫出了這些特點。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引導探究:既然都寫春雨,為什么連用了三個比喻?從而明確,這三個分句分別形容雨絲的緊密,閃亮、細長,三個比喻從三個不同的側面寫出了春雨的特點。

    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不僅寫春雨,而且寫春雨滋潤下萬物的生機勃勃。后三句把視線移至人間,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文章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準確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春雨潤物的美妙圖景。

    只有引導學生深入到文章的語言之中,品詞析句才能幫助學生走進文本,當學生深入到《春》的藝術境界中時,才會為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才會在學生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三) 深入美讀,悟情感

    藝術大師羅丹曾經感慨: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春》這篇寫景抒情散文中,有很多美的因素值得我們去發掘、感悟。而感悟的主要表現形式應該是誦讀。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美在何處,讓學生主動發現文章的語言美、修辭美、句式美、意境美、感情美……然后帶著這些美的發現,用美的語調、美的情感去再現文章美的情境。

    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進行朗讀比賽,也可以借助音樂,通過配樂,來進一步渲染文章美的氛圍,創造美的和諧。

    最后,當學生帶著滿腔的希望與歡喜一起朗讀“贊春”時,適時進行思維拓展,你還能用別的比喻贊美春天嗎?──此題也是開放型的聯想拓展題,應引導學生放開思路,根據春天的特點,尋找恰當的比喻贊美春天。

    總之,“讀”的引導與訓練貫穿這個課堂,這樣一篇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的精品散文是值得學生終身閱讀、品味一生的好文章,對于小學生只有通過讀,才能更深入的走進文本,更多的領悟到文章的所描繪的美,所表達的情。

    板書設計:

    盼春(殷切、喜悅)     繪春 (清新、溫暖)            頌春

    春草圖--草報春--生機勃勃   

    春花圖--花爭春---百花盛開

    春風圖--風唱春---和風吹送    

    春雨圖--雨潤春---輕柔寧靜

    迎春圖--人迎春---喜悅希望     

     

    [《春》說課(人教版七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1.《春》的說課稿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說課稿

    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教案

    4.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春》教案設計

    5.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7.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8.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9.七年級《春》教案

    10.七年級美術說課稿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电影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