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新聞評論 2001-05-21
風云:看到瘋狂大哥的大作,其對中國當前教育潛在的問題特別時從家長的角度來分析家長培養孩子潛在的心態的分析,很是透徹。 不過有一點我不是很贊同,家長的這種心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并不是一無是處,作者對他一味的否定這點我不敢茍同,大家 都知道,當人生進入中年以后,對人生的追求也不像年輕時的的風風火火了,這中間不但有社會觀念的原因,也有生理上的原 因(這是經研究過的),所以我認為家長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是理所當然的,不僅僅是是為了自己的揚眉吐氣 ,所以當我們說家長過得很累得時候,許多家長卻樂在其中,這就事所謂得快樂,難道這也不是我們生活所追求得嗎?還有文 章說到,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得高才生是不會只會學習不會生活的學生,我倒想問一句,難道只會生活不會給四化建設添磚 加瓦得學生就是我們想要得嗎?家長是要減負,但我認為應該從經濟上給家長減負。
Michelle:我想大家是不是能換一個角度想問題,父母們并不是在偷懶,試問,誰不想自己有點成績呢?那樣最起碼可以給孩子做個榜樣呀,可是現實社會里有幾個能出人頭地,多數還不都是在默默無聞的在與殘酷的現實抗爭,為自己和家人構筑一片小天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只不過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罷了,難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呀。父母們只是要掌握好尺度就好。對于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我則完全贊同你老兄的觀點,早就應該好好改改了。對父母們,我們還是要多多理解的,想想,我們有一天也會這樣的。
嘀噠:教育的循環似乎有點像人生的輪回。不同之處在于教育的受控性在自己不諳世事之前開始,一出生就得到一定的善意“引導”。我想父母的心態只有在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會更明白--人的發展畢竟是受到社會發展的限制--所以我們會記著這個規則,會傳導給我們的下一代。重要的是社會中不同的標準會帶來人們選擇的不同。最重要的是社會讓教育如何發展,教育自身又可以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禿鷹:現在的問題是:應試教育的危害性,沒有人不知道的,可是又有誰真真正正的去解決過它,尤其是教育部門的各級領導們!上面是瞎咋呼,下邊窮折騰,為了自己的仕途,他們才不管那一套呢!學生是受害者,家長呢?教師呢?教師=教練!
Dclda:很合吾意,不過我想補充一點,教師更是這一現象的受害者,在教育活動中,其實教師并沒有自己的人格,沒有實現自己理想的環境。問題在哪里?在領導、在教育主管部門、在政府、主要責任還是在教育方面的領導!準確的說,沒有教師,只有教書匠。
情:這個同志說得太好了!家長對小孩的犧牲很多情況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他們想到的也許不是自己的。一個好的家長應該做一個很好的表率,而不單單把自己的未來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是誰制造了教育循環]相關文章:
1.循環教學計劃
2.循環小數教學課件
4.
8.機械制造試題
9.收的反義詞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