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彭德懷印象》。
一、分析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選修教材新聞閱讀與實踐的第三章的第一篇,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通訊。
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新聞與傳記方面的要求是: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把握語言特色。
《彭德懷印象》一文是美國記者斯諾寫的一篇人物報道。中國共產黨以及她領導下的軍隊,在當時并不為世人尤其是西方民眾所知。對這些讀者來講,中國共產黨人很神秘甚至帶有很強的傳奇色彩。斯諾從遙遠的大洋彼岸來到中國,來到中國陜北的延安,采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可以說其新聞性是非常顯著的。
二、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課程標準及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教學的三維目標如下:
1、學習閱讀通訊的方法并能撰寫通訊。
2、理解主要內容,把握主題。
教學重點是通訊的寫法。教學的難點是學會概括歸納文中的典型事例并分析人物性格。
三、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對于高二學生來說,新聞并不陌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接觸著各種各樣的媒體,了解到豐富多彩的信息,一方面也是因為初中以及高中必修教學中都安排過新聞的內容。有了這樣的基礎,就要培養學生根據通訊的體裁特點閱讀,獲取信息,還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通訊,實現師生互動。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
1、正確地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3、適當合理地進行概括
4、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人格魅力
講讀本文要運用到的教學方法有:講讀法,合作探究法,循序漸進法,逐步積累法,問題啟發法,搜集資料法等。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二個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朗讀訓練,語匯積累。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引入情境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地從理論上了解了通訊的特征,以及通訊與消息的區別,這節課我們以人物通訊《彭德懷印象》為例來熟悉通訊的特征,以及人物通訊的寫作要求。
二、知識復檢
1.字音辨識
2.字形鞏固
三、簡介作者埃德加斯諾及彭德懷
四、介紹通訊文體,
1、人物通訊的概念及特點,人物通訊的兩個方面,通訊中充當主角的人的幾種類型,
2.人物通訊讀什么?此項內容為貫穿全文教學的線索。
(1)讀“結構”,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劃分層次
(2)讀人物個性,能夠分析初人物的個性
(3)讀寫法,能夠找到文章的精彩之處
(4)新聞性,能找到文章的新聞價值,了解它報道的重大意義.
五、探究文本
結合如下問題對文本進行深層次閱讀。
1 新聞背景有助于讀者深入了解人物形象。這篇通訊交代了哪些背景材料?可以幫助你了解他的哪些性格?
2 人物通訊一般通過講述和再現人物的語言和行為,表現人物的個性。閱讀課文,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彭德懷的,并說說彭德懷的性格特征。
3本文運用了哪些文學類文本的寫作方法
4 師生共同感悟其新聞性
六、課堂小結
七、寫作實踐
運用刻畫人物的方法,寫一則人物通訊,字數不少于400字。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彭德懷印象》說課稿(人教版高二選修說課)]相關文章:
10.人教版初中思品說課稿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