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有人說,朋友是冬日里溫暖的火爐;是疲憊時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給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們心靈的天空更高遠;有了朋友,我們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堅定;有了朋友,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顯得更刻骨銘心。不是嗎?我們與朋友分別的那一瞬至今仍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來和身在西北邊塞的岑參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溫那難忘的一幕。 

    二、作者介紹

    投影:歲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他與高適齊名,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其邊塞詩歌雄健豪邁,讀之令人興奮。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三、 詩文賞析

    (一)聆聽感受

    1、教師范讀,聆聽感受。請同學們注意字的讀音。

    2、 讀準字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3、 請一位讀書好的學生來讀,其余學生感受。

    (二)整體把握

    1、 齊讀全詩--讀準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 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

    師: 請同學們說說哪些詩句是寫詠雪的,哪些詩句是寫送別的?

    學生答教師明確:

    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后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于詠雪,后八句著重于送別。 

    (三)賞析寫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歡哪些寫景的詩句,說說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可能會品析到的句子,適時加以指導,參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重點賞析這句話,教師引導:

    這句話里哪些詞用得好?運用了什么修辭?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寫作風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驚奇與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不只寫出了雪來得突然,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寫出春意,情調樂觀而昂揚。這句話是詠雪的千古名句。“春風”使梨花盛開來喻“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緊接下來,又渲染出了極富浪漫色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情境。這句體現了作者的豪放風格。 

    學生繼續找句子賞析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第一句寫風,“卷”與“折”字寫出了北風之迅疾猛烈,有了這樣猛烈的風,漫天飄落的雪才能“飛”第二句寫雪,“八月”說明胡天下雪的時間早。“飛”,勾畫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飄舞的形象。“即”字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這兩句極寫邊塞的風狂雪早。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日暮時分,大雪紛紛,詩人把他的視線從酒筵上又轉向了轅門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異的畫面:在暮雪紛飛的背景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凝住不動。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確,真實地描繪出紅旗凍住了,北風吹著也不飄動的情狀。此句運用反襯手法,既突出了天氣的寒冷,也寫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個“亮點”色彩感強,富有表現力,構畫了一副奇異而美麗的畫面。不僅寫出了邊塞奇寒,而且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也喻指邊塞將士不屈的斗志,寫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引導:從“瀚海”到“愁云”,視角有何變化?這一句在詩中有何作用?“百丈”、 “萬里”是實寫嗎?運用了什么修辭?

    “瀚海闌干”繪出了非常開闊的畫面,“愁云”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別。這兩句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蓋面積之廣,冰塊之大,極言奇寒,后一句寫慘淡的愁云布滿天空,“萬里”形容面積之大,這句是夸張的說法。一個“慘”字,具有濃烈的感情色彩,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這里,把邊塞將士的軍營置于一個廣漠、遼闊的背景上,給人一種奇異而又壯偉的深刻印象。

    (四)賞析送別部分

    1、齊讀送別部分--詩人寫送別寫出了對友人怎樣的情感?依依不舍

    2、哪些詩句表現了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學生回答,理由自由闡述,句子歸納如下:

    ①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②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③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重點引導賞析第三個句子

    意思:寫友人離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

    師:想象詩歌最后兩句,如果你是詩人,你此時在想什么?

    學生自由說,教師小結:

    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之情,都通過“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句詩表達出來了。這句體現了作者送別時的惆悵心情。

    明確賞析詩歌的方法:

    1抓關鍵詞

    2看修辭方法

    3聯系上下文和課文背景運用聯想想象

    (五)理解詩意,明確主旨 

    師:既然是送別,為什么要詠雪?二者有怎樣的聯系?(再次誦讀,加以體會)

    答:全詩以雪景襯托別情,情景交融,詩人描繪邊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慘淡、苦寒難耐的景象,更能襯托出詩人送朋友的無限悵然之情。

    學生說說有關雪和送別的詩句、諺語或俗語。

    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四 、深情誦讀,嘗試背誦

    男女生分讀全詩:女生讀詠雪部分,男生讀送別部分;

    全班齊讀

    五 、總結  

    全詩共18句,以“雪”為線索。全詩以雪景起,以雪景結;由雪而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個方面。詩中描繪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組成了一幅壯闊奇麗的萬里邊疆風雪圖,它既是餞別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寫雪景襯托送別,又在送別中寫雪景,表達了作者真摯而復雜的感情--對北國風景之贊嘆,對燦爛春光的憧憬,對別友之惆悵,對故鄉之思念--全部寄托在這壯麗的雪景中了。

    六、 布置作業 

    1、 背誦默寫。

    2、 積累并品評詠雪的名句。

    板書設計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詠雪: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別:不見 空留--惆悵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

     

    青紹榮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

    2.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大雁歸來》教案設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6.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7.夜歸鹿門歌教案設計

    8.人教版匆匆教案設計

    9.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10.《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