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方法(蘇教版八年級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5-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認識統籌方法在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文下定義、舉例子、畫圖表的說明方法的使用。

    3.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統籌方法的初步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學本文重點在第2-15段,難點則是將統籌方法用于社會實踐中去。應引導學生多設例,并將這些例子繪制成圖表示意,掌握畫圖表這一說明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2.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教學設想:

    由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入手,講解生活中其實很需要科學合理的運用時間的好辦法,引出統籌方法這一概念,再介紹作者華羅庚,了解作者;了解什么叫統籌方法,想想作者是怎樣來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和應用價值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勞動中,或是工業、農業以及各行各業工作過程中,無一不想節省時間、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費時、少費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寫的《統籌方法》就是專門解決這一問題的,我們認真研究,肯定會大有裨益。

    二.介紹作者華羅庚。

    華羅庚,我國現代著名的數學家。他在數學理論的研究上有卓越的貢獻,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生前曾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為了使數學更好地為祖國的工農業生產建設服務,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廣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使小、數學在工農業生產實踐中發揮巨大威力。他重視實用數學的普及工作,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廣大生產者了解有關數學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產中是怎樣運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下了《統籌方法平話》、《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等科普讀物。以為外國數學家曾感嘆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數學家和群眾有這樣的關系。”這說明了華羅庚致力于科學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三.理解什么是統籌方法。

    1.課題為“統籌方法”,講的是一種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那么,什么是統籌方法呢?請大家找出課文中嚴謹、科學地說明這一概念的語句。(理解“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的特點及作用)

    學生思考,很容易地找到第一段的第一句話: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2.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學生能知道這是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教師講析“下定義”的特點:定義=內涵+外延。在這兒,安排工作進程是統籌方法的內涵,本質屬性,數學方法是精確地計算(時間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這是它的所屬,是外延,兩者合在一起準確而簡明地指出統籌方法的性質特點。

    3.作者為什么開篇即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統籌方法”?

    學生能想到:這是使讀者對這種數學方法的性質和內涵有所了解,以便于下文具體說明。

    4.第一段還講了什么內容?

    明確:統籌方法的應用范圍,正因為運用范圍廣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紹、普及的必要。

    四.理解作者是怎樣通俗、生動地把這一數學方法介紹得清楚、明白的。

    “統籌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如何應用呢”?這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最能引起興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個“設問句”開頭,在結構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可以由老師步步設問,學生跟著回應,啟發學生的思考。)

    1.問:那么,作者是怎樣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的呢?

    請學生通讀全文,思考回答:

    舉例子:“泡茶”。舉出實有的例子,用以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或事實。或假設例子,但這種設例很有廣泛性和代表性,也可以用來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

    2.(1)問:燒水泡茶這件事有幾道工序?有幾種辦法?哪種辦法最省時?為什么?(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種來)

    學生能找到:

    (2)例舉“泡茶”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泡茶是常見的生活現象,以此為例通俗易懂;而且使讀者了解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統籌方法”的實質:科學合理安排工作進程。并加以引申,引到生產管理方面,說明運用統籌方法的意義。

    (3)哪些詞能表明作者對辦法甲、辦法乙、辦法丙的肯定或否定態度?

    如:“等”水開了的“等”、(從容不迫、順理成章的意思,體現辦法甲的合理性);

    “坐待”(坐以等待,有白白浪費時間之意,不合理)、

    “急急忙忙”(體現工序安排得不合理)

    3.作者一例多用,在第一次舉“燒水泡茶”為例時,已經將統籌方法原理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了,但這還不夠,于是又采用“拓展深入”的手法,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

    (1)第二次舉“泡茶”為例,要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說明要運用統籌方法的關鍵是抓主要環節,這樣才能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教師講述:再用俗語、文言詞語、成語,深入淺出地說明近代工業生產中運用統籌方法的重要性。如“廢話”、“卑之無甚高論”、“吃飯要一口一口吃”、“臨事而迷”、“錯綜復雜”、“千頭萬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

    (2)第三次舉“泡茶”為例,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總結:告訴人們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4.統籌方法這一原理是否只能用在工業上呢?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其應用廣泛。

    5.本文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削減?為什么?

    明確:這是本文的結束語,意在說明: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更有利于統籌方法的廣泛運用,因此不能刪減。(聯系《中國石拱橋》一課的結尾,考慮到文章的寫作時代背景)

    五.整理出全文的結構思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會統籌方法的應用及畫圖表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文中配了三幅圖表,一、二幅都有文字說明,第三幅卻沒有文字說明,誰能看著這幾幅圖表用自己的話說明它們表達的意思?

    抽查,結合學生回答歸納:

    這三個箭頭示意圖又稱“統籌圖”。第一個箭頭圖,在調查的基礎上標出完成一項工程或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各工序之間的關系,初步說明了統籌方法的原理及其運用。第二個箭頭圖,通過簡化把各項有直接關系的工序聯系起來,找出主要矛盾。這對復雜的工程尤其重要,便于合理地調配工序,減少窩工,從而保質保量高效率地按時完成任務。第三個箭頭圖,進一步簡化,概括為數學公式,應用性更廣。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數目字,簡單明了,有利于指揮施工。總之,以圖表輔助說明,具有只管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這種說明方法效果很好。

    練習:讓學生用文字簡潔地表述圖表的內容。

    二.將統籌方法用于實踐。

    找一些題目,讓學生自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其最簡便省時的順序,用統籌圖表表示。

    練習:

    1.李林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

    (1)做作業(30分鐘)、

    (2)燒飯(40分鐘)、

    (3)(3)打掃院子(8分鐘)、

    (4)(4)洗碗(2分鐘)、 

    (5)(5)整理桌凳(2分鐘),

    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10分下班回來吃飯。

    2.王虹從早上起床到上學前這段時間為25分鐘,他要做以下幾件事:疊被(2分鐘)、洗臉(3分鐘)、刷牙(2分鐘)、刷鍋(1分鐘)、煮雞蛋(10分鐘)、吃早點(10分鐘)。根據以上內容,為王虹畫一幅箭頭圖(統籌圖)。

    3.某同學放學回家要做以下的事:燒飯(30分鐘)、做作業(15分鐘)、整理房間(5分鐘)、掃院子(5分鐘)、看晚報(10分鐘)、洗菜(10分鐘)、炒菜(10分鐘)。請用統籌方法進行恰當的安排,并設計一張圖表。

     

    宋玉林

    [統籌方法(蘇教版八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采薇教案設計八年級

    2.八年級下地理教案設計

    3.八年級語文上《日出》教案設計

    4.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課件

    5.初中八年級地理教案設計

    6.八年級《臺階》教案設計

    7.統籌部年終總結

    8.八年級物理《生活中的透鏡》教案設計

    9.八年級政治上冊《欣賞與贊美》教案設計

    10.蟬的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