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學案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6-4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編寫:朱恒信   審核人    周次:第十三周   1課時   師評___

    編寫時間:2010年11月25日  班組: ___  姓  名:___ 組評:       

    【學習目標】

    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發(fā)揮想象,體會和品味中國古典詩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學習本詩從而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chuàng)作風格,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究中國古典詩歌不同的風格。

    3、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反復誦讀、聯(lián)想想象去置身詩境,通過意象聯(lián)綴、補充聯(lián)想、煉字煉句緣景明情

    【自主學習】

    1.導課 。背誦杜甫《登高》,說說本詩選用了                   意象,營造了                意境,抒發(fā)了作者                            情感。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登岳陽樓》看看這首詩又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情感。

    2. 背景補充: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陽,此詩是詩人登上神往已久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藥維持生命。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fā)出由衷的禮贊;繼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飄泊無定,國家也多災多難,不免悲傷感慨。

    3、思考①首聯(lián)運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②   頷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意境?

    ③、頸聯(lián)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④、尾聯(lián)寫出什么社會現實?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合作探究】

    4.描寫詩中最有意蘊的詩句,100字左右,先組內交流,后優(yōu)在班上交流。

    5. 從內容、意境、情感上總結全詩。

    【反饋檢測】

    比較閱讀:

    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樓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6.頷聯(lián)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7.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8.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抒發(fā)了詩人的什幺情感?

    9.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lián)的2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10.請將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作比較,說說它們同是登岳陽樓之感,但在詩境和風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我的小結】

    我的收獲:

    我的困惑: 

    【作業(yè)】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自學并背誦默寫杜甫的《閣夜》《旅夜書懷》。

    附答案:

    【自主學習】

    1.2、略3、①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②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 ③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親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④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lián)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山北”拍合。”“憑軒”與“今上”首尾呼應。

    【合作探究】

    4.參考示例: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見吳越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一分為二,分矗于東南兩邊,蒼茫無際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過一浪,向天邊洶涌而去,大地長天、日月星晨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蕩著,闊大極了,壯美極了! 5、從內容、意境、情感上總結全詩

    1)、內容: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2)、意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 

    3)、情感:身世之悲、家國之憂

    【反饋檢測】

    7.“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2.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8.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 

    9.“詩眼”分別“引”“銜”。“引”形象地寫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

    10. 詩境:1)、李詩山水景物宏麗美好,人的心情輕松快樂,交融成一個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2)、杜詩沉雄悲壯、博大深遠。

    風格:1)、李詩用陪襯、夸張等手法,想象奇特,筆法灑脫,可用豪放飄逸概括。2)、杜詩基本寫實,意旨深厚,又多變化,可用沉郁頓挫來概括。(精心比較,更顯特征)

    【我的小結】略

    我的收獲:略

    我的困惑:略

    【作業(yè)】略

     

    朱恒信

    [《登岳陽樓》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學案設計)]相關文章:

    1.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2.木蘭詩的學案

    3.《談中國詩》導學案

    4.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5.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6.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7.《變形記》學案閱讀答案

    8.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9.詩歌鑒賞之煉句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午夜国产亚州视频在线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