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大全與寫作基礎

    發布時間:2016-1-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章、法和語法學習

    前言

    一、什么是語法

        語法是語言組合的規律和法則。漢語語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為五級單位,即語素(字)、詞、短語、句子、句群。

    二、為什么要學習語法

    為了掌握語言的組合規律、規則,提高理解語言的、運用語言的能力。

    第一節、詞類

    一、實詞和虛詞

    詞是由語素(字)構成的。詞按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可分為實詞和虛詞。

    實詞是有實在意義的詞,它可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等六類。

    虛詞是沒有實在意義的詞,它可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等六類。

    二、名詞

    名詞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1、普通名詞:牛、人、學生、云、飛機、菜

    2、專有名詞:中國、黃河、泰山、毛澤東

    3、抽象名詞: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時間名詞:現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詞:上、前、東、夏天、以上、之南、之東、一旁、底下、跟前、當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動詞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存在、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1、表示動作行為:看、聽、笑、唱、跳、飛、勞動、研究、認識、安慰、團結、休息

    2、表示心理活動:愛、恨、怕、想、希望、喜歡、回憶、思考、理解、厭惡

    3、表示發展變化:增加、擴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現、消失:存在、出現、消失、死亡、停、丟

    5、表示使令:叫、讓、派、請、使、要求、命令、禁止、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動詞:能、能夠、會、可以、可能、應該、應當、必須、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動作趨向--趨向動詞:上、下、來去、進、出、過、起來、回去

    8、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四、形容詞

    形容詞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狀、性質或者動作、行為、發展、變化狀態的詞。

    1、表示形狀:大、小、圓、粗、滑、平、高、低、寬、窄、肥、胖、美、丑、溫柔、平緩、筆直

    2、表示性質:好、壞、冷、熱、酸、甜、苦、軟、聰明、樸素、老實、正確、勇敢、特殊

    3、表示狀態:快、忙、急、穩、輕松、高興

    五、數詞

    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數詞可分為基數、序數、分數、小數、倍數和概數。

    1、基數:一、二、三、……十、百、千、萬、億

    2、序數:第一…頭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數、25‰、幾分、幾成

    4、小數:025、1234

    5、倍數:一倍…

    6、概數:幾、兩、來、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萬、近億、三四個、兩三年

    六、量詞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行為的量的詞。量詞分為物量詞和動量詞。

    1、物量詞:

    A、個體量詞:個、只、條、張、件、間、棵、粒、頭、座

    B、集合量詞:雙、群、副、套、班、組、伙、類、幫、批

    C、度量衡量詞:丈、尺、寸、升、斤、兩、噸畝、頃

    D、臨時量詞:杯、車、筐、挑、捆、抱

    2、動量詞:

    A、專用的:遍、回、陣、頓、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腳、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噸

    七、代詞

        代詞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它可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

    1、人稱代詞:我…你…他…它…咱…自己、別人、人家、大家、大伙兒、彼此

    2、疑問代詞:誰、什么、哪(些)、哪兒、哪里、幾時、多會兒、怎樣、怎么、怎么樣、多少、幾多、多么

    3、指示代詞:這(些、兒、樣、里、么、會兒)、那(些兒、樣、里、么、會兒)、

    八、副詞

    副詞是表示動作或性狀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態、肯定、否定、語氣的詞。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極、非常、十分、特別、尤其、稍微、比較、格外

    2、范圍:都、只、也、光、單、凡、凈、一貫、一概、僅僅、大半、統統、通通、單單

    3、時間、頻率:正、剛、才、就、常、便、曾立刻、剛剛、常常、往往、逐漸、終于、馬上、已經

    4、重復、反復:又、還、再、一連、再三、連續、反復、不斷、屢次、重新

    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貿然、默默

    6、肯定、否定:必、準、一定、必定、必然、的確、準保、不、沒沒有、別、甭

    7、估量:大概、大約、似乎、也許、恐怕、幾乎

    8、語氣:卻、偏、豈、偏偏、難道、簡直、反正、果真

    9、方式:悄悄、暗暗、親自、一齊、互相

    九、介詞:

    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短語的前面,組成介賓短語,表示時間、處所、方式、對象、目的等。

    1、表示時間:從、自從、到、在、當、于

    2、表示處所:從、自、往、朝、向、在、由、沿著、順著

    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據、通過、經過、用、拿、以、憑

    4:表示對象:對、對于、關于、把、給、和、跟、同、被、由、叫、讓

    5、表示目的:為、為了、為著

    6、表示比較:比、跟、同、和

    7、表示排除:除了、除開、除去

    十、連詞:

    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分句或句子的詞。如:和、跟、同、與、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盡管、寧可、尚且、雖然、無論、要是、因為、由于、與其、只要、只有、不過、然而、否則、何況、可是、但是、從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還是、以及

    十一、助詞

    1、結構助詞:的、地、得、所、似的

    2、動態助詞:了、著、過

    3、語氣助詞:的、了、嗎、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嘆詞:

    !哈!哎!唉!噯!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

    十三、擬聲詞

    砰!叮叮當當!轟隆!撲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嘩嘩!叮咚!稀里嘩啦!

    第二節、短語

    詞和詞組合,構成短語。短語也叫詞組。短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

    短語按詞的結構關系,初中時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語(聯合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補充短語、主謂短語等五類短語,高中以至大學將多掌握--主謂賓短語、連謂短語、兼語短語、復指短語、介賓短語、固定短語(習慣語、四字熟語)、其他短語(‘的’字短語、‘所’字短語、比況短語、緊縮短語、特殊短語、雙重否定短語、臨時短語)等類型的短語。

    1、并列短語(聯合短語):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兒與少年、學習并討論、熱情而大方、工人農民、調查研究、美觀大方…

    2、偏正短語:草原之夜、匆匆告別、非常可愛、木頭房子、新鮮空氣、這個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幾個戰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

    3、動賓短語:購買鮮花、穿衣服、想睡覺、…

    4、補充短語:洗干凈、美麗極了、…

    5、主謂短語:工業發達、春天到了、我們回去、兩個孩子不敢說話、他們又說又笑、風停、歌聲又脆又甜、王二跑步…

    短語按中心詞的語法功能分類,可分為:名詞短語(偉大領袖、我的理想)、動詞短語(學習研究、告訴我、走一趟、很歡迎、會跳舞)、形容詞短語(光榮而艱巨、很美麗、漂亮極了)等。

    第三節、單句

    1、句子按結構關系分為單句和復句。

    由一個詞或短語構成的句子叫單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構成的句子叫復句。在復句中,單句稱為分句。

    2、復句根據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可分為:并列復句、承接復句、遞進復句、選擇復句、轉折復句、因果復句、假設復句、條件復句等八類。

    3、句子按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

    A、陳述句。(肯定句、否定句)

    B、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特指問、是非問、選擇問、正反問;特殊疑問句:設問、反問。)

    C、感嘆句!

    D、祈使句。?!--請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個不同成分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獨立語、中心語(主謂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節中加實心圓點是當前成分,而非中心語。)

    A、主語:句子中的陳述對象。它可以按“誰?說的是誰?”的方式來提問。如:  張娜娜||白了老師一眼。

    B、謂語:句子中被用來陳述主語的對象。它可以按“誰做什么?誰怎么了?” 的方式來提問。如:  張娜娜||白了老師一眼。

    C、賓語:句子中被謂語支配的對象。它可以按“‘打’誰?誰被怎樣了?” 的方式來提問。如:  張娜娜||白了老師一眼。

    D、定語:句子中用來修飾或限制主語或賓語的對象。它可以用“誰是怎樣的?他是啥樣兒?” 的方式來提問。如:  (生氣的)張娜娜||白了(嚴肅的)老師一眼。

    E、狀語:句子中用來修飾或限制謂語的對象。它可以用“‘打’的狀態或程度怎樣?” 的方式來提問。如:  生氣的張娜娜||【恨恨地】白了嚴肅的老師一眼。

    F、補語:句子中用來補充說明謂語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結果或后果怎樣?” 的方式來提問。如:  生氣的張娜娜||恨恨地白了嚴肅的老師〈一眼〉。

    G、獨立語: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謂賓定狀補成分而起到獨特的作用。如:  你看,那是流星。  我離家算起來已有五天了。 據說小萍已經離開了。

    F、中心語: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認真)讀書||【一定】是(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務。

    G、句子的大致順序:(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如:(我)弟弟||【認真】讀了〈三遍〉(老師今天剛教的)古文。

    H、句子成分符號:

    主語||﹦、謂語   、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獨立語△△、中心語...。

    第四節、復句

    1、并列復句:

    句中各成分的內容是獨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復句的關聯詞語有:也、又、還、同時、同樣、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時……有時、一會兒……一會兒、一邊……一邊、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復句:幾個句子接二連三地敘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接連發生的幾件事。它的關聯詞語有:就、才、于是、然后、后來、接著、首先……然后、起先……后來

    3、遞進復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進一層。它的關聯詞語有:不但……而且、不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

    4、選擇復句:從幾件事中表示要選擇一件。它的關聯詞語有:或者……或者、是……還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5、轉折復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關聯詞語有:雖然(雖、盡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卻、只是、不過、到

    6、因果復句。它的關聯詞語有:因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為、既然……那么

    7、假設復句:前面分句說出假設的情況,后面分句說出假設情況實現后的某種結果。它的關聯詞語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

    8、條件復句:一個分句提出某種條件,另一分句說明在這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它的關聯詞語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無論(不論、不管、任、任憑)……都(總、總是)

    第五節、句群

    句群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復句連在一起構成句群。(初中暫且不學)

    第六節、常見的語法錯誤

    一、成分殘缺

    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如:“不安心工作,更談不上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此句中缺少主語“誰?”和賓語“樹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為:你不安心工作,更談不上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了。

    二、搭配不當

    是指句子中相關的成分違反了語法規則和語言習慣,在意義上不能配合。如:“我們要不斷發揮優點,改進缺點。”“發揮--優點、改進--缺點”不搭配,應改為:我們要不斷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三、語序不對

    詞語的位置放得不對,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如:“經過學習,大家普遍的覺悟提高了!薄捌毡--的覺悟”的語序應顛倒過來。又如:“你為什么把你妹妹不一塊兒帶來呢?”“不”應該放在“把”字前邊。

    四、結構混亂

    兩種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如:“作為學生,一方面要學好語文,一方面要學好外語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也是”之前加“,”號,也可直接刪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濫用虛詞

    用了不該用的詞,使句子不通或者語意不明。如:“她為了怕讓人笑話自己膽小,便硬著頭皮第一個鉆進了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詞!芭伦屓诵υ捵约耗懶 笔恰般@進了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可將“為了”改為“由于”。也可將“怕”改為“不”。這樣整個句子就是表示目的的了。

    第七節:標點符號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等等。

    一、冒號  :

    表示提示下文和引用。

    二、引號“”

    表示內容是所說的話或是引用來的;表示內容是反語。

    三、括號(  ) 

    表示補充注釋前邊的內容。

    四、破折號--

    表示解釋說明、意思轉換、遞進。破折號連用表示中間的話是補充說明。它還可以表示語音的停頓、提示下文、聲音的延長。

    五、省略號……

    表示內容的省略、說話的中斷或斷斷續續。

    六、頓號、

    用在句子里短語的并列成分之間或表示次序后邊的暫短停頓。

    第二章、修辭

    第一節:修辭概說

    一、什么是修辭

    修辭是運用語言的藝術,目的在于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 。修辭包含語音修辭、語匯修辭、語法修辭、篇章修辭四類。語音方面如押韻、重音、輕聲、兒化、擬聲等等;語匯方面如關鍵詞:動詞、形容詞的使用;語法方面(句子修辭)即句子的組織、句式的選擇;篇章修辭如段落和層次、開頭和結尾、銜接和過渡、交代和照應。

    二、修辭格(常見的修辭)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種:明喻、暗喻、借喻。

    A、明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用比喻詞:“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樣、如同……一般”等連接的,叫明喻。

    B、暗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用比喻詞:“是、成為、變成、等于”等連接的,叫暗喻,也叫隱喻。  

    C、借喻   只出現喻體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還有:引喻、較喻、修飾喻、同位喻、否定喻等。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動形象、讓道理淺顯易懂。注意:比喻必須不是同一類事物,必須有相似點,且要新穎而不落俗套,變深奧為易懂。

    例:這些小島就像玉盤中的明珠。

        我們是新世紀的花朵。

        秋風橫掃著落葉漫天飛舞,我們拍手叫道:“漫天的黃蝴蝶!”

    2、比擬

    把物當人來寫,把人當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叫比擬。它包括擬人和擬物兩種。

    例:笑了,笑了,你看,我們的到來,讓這些花兒笑了。

    敵人嗥叫著沖了上來。

    我的思想在這廣闊的天地間翱翔著。

    3、夸張

    言過其實地強調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達某種強烈的感情的修辭格,叫夸張。

    A、擴大夸張   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強等方面言過其實,叫擴大夸張。

    例:瞌睡來的時候,眼皮像有幾百斤重。

        她每天每一點種都要換一套衣服。

    B、縮小夸張   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輕、弱等方面言過其實,叫縮小夸張。

    例:聽說他們回來了,我恨不得一步趕回家。

        秀秀的眼光像兩把刀,刺得鵑生縮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事物說成先出現的,或者同時出現的,叫超前夸張。

    問還沒有開始,答就已經完成了。

    他說,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也不能夠溫暖她冰冷的心。

    槍聲才剛響,他就已經跑到了終點。

    4、借代   

    借用能替代它的名稱來代替它,叫借代。

    例:天上的云姿態萬千,有“奔馬”、有“鯉魚”、有“山峰”……

    5、雙關

    一句話,兼有兩種意思,表面說的是甲義,實際說的是乙義,叫雙關。

    A、諧音(近音、同音)雙關   

    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旗桿上綁雞毛--好大撣(膽)子。

    B、語意雙關

    例:我的墨水太少了。

        眼前太黑了,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么?

    6、反語

    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叫反語。

    你的武功不錯嗎,才幾下子就把這張死椅子坐活了。

    7、設問--引起注意和思考。

    無疑而問,故意提問,問中無答,自問自答。

    8、反問--增強語氣,引人思考。

    置疑而問,故意提問,問中有答,問二不答。

    9、拈連

    順勢把甲事物的詞語拈來連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連。

    例:八路在前線革命,地主在家鄉革命,而你,卻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來。

    10、仿詞

    臨時仿造一個新的詞語,叫仿詞。

    例:經人勸說,她終于從淺閨回到深閨里去了。

    你是家庭主婦,我就是家庭主男。

    管它張介石、李介石,只要不是將介石就行。

    11、對偶

    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意義相關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叫對偶。

    A、正對   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實滿山。

    B、反對   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例: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C、串對   上下句構成承接、假設、因果、條件等關系,是串對。

    例:春種一粒種,秋收萬顆子。   才飲長沙水,又食烏江魚。

    12、排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叫排比。

    例:來的人可多了,有工人,有農民,有警察……

    13、層遞(也稱遞進)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詞、短語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淺、高低、大小、輕重等順序排列起來,叫層遞。

    A、遞升   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順序一層一層地增加,叫遞升。例: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就這樣傳開了。

    B、遞減   和遞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順序排列起來,叫遞減。例:剛開始時有一大片掌聲捧場,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來才有三五人,到最后連半個掌聲也沒有了。

    14、反復

    重復使用詞、短語或句子,叫反復。反復有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

    例:天那!天那!天那!!

        走啊走,走啊走,終于走出頭了!

    你站!你是好漢的就站住!

    15、對比   

    把兩個不同事物進行比較,叫對比。例:你們都有優點,有的勤勞,有的智慧;你們也有缺點,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

    16、通感

    感覺相通,叫通感。例:她的聲音好甜。燈光亮得冷冰冰的。

     

    陳元

    [初中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大全與寫作基礎]相關文章:

    1.仿佛造句大全初中

    2.初中摘抄大全

    3.初中安全教案大全

    4.300字日記大全初中

    5.初中國慶隨筆大全

    6.初中名著好段摘抄大全

    7.初中周記大全

    8.初中生活總結大全

    9.初中軍訓總結大全

    10.寒假日記初中大全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