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評論:從教材談中美教育比較----世界級教育家的產生
2001-07-05 小糊涂蟲
美國佬只所以能做到,而中國人做不到,根本的原因是人家搞的是"科學資本主義"(筆者命名),他們講究的是降低成本與增加資本利潤。他們發現了一種不會使教材受損的絕妙方法--那就是將教材制作成大本子,"這么大,大得象個大西瓜",有好幾公斤,學生都不愿意偷著背回去!與我們相反,美國學校是不準學生將教材背回家的!每個教室都有專門存放各科教材的書柜,只有在該節課上課前,學生才會到書柜上領取寫有自己姓名的教材。
與中國教材分科又分冊制不同,美國佬的教材一般是分科而不分冊,也有不分科而分年級的作法。以高中化學教材為例,咱們有高一化學、高二化學、高三化學和高考化學四種書,由于書不厚,便于學生每天背回家。而美國佬將高中化學全部教學內容編寫成一本約1800大頁的巨型工具書,相當于有3年共36本人民教育雜志的合訂本厚,學生的書包里根本就放不進!同樣,他們的英語教材,歷史教材,數學教材,物理教材等都是高中三年教學內容編成一大本書,這一好辦法就防止了學生將教科書背回家。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于學生系統地學習教材內容,不象我們的學生,萬一以前學過的知識不記得了,還得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找以前的教材。他們卻能從一本教材上讀到這一科的中學全部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按教材順序教學,也可以根據需要改變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甚至可以一節課教授的內容分別是第50頁、第150頁、第1500頁的相關知識。 學生學習某一內容,也有了更多的自主發展。
美國佬的這一作法只所以堅持得下去,根本原因是還有與教材配套的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教材是彩色印刷和優質紙張,美觀又耐用,不易破爛,不準學生在上面亂寫亂畫。而學生每學科還有一個專門的學習用書小本子,上面有聽課記錄、重難點知識復習提要、課堂內外作業題、復習題等。這個學生用書體積小,且紙張價格低廉,沒有彩印,成本很低,小書上的內容是學生必須完成或掌握的,是屬于學生個人擁有的資料。這個學生用書可能與我們各省編寫的同步輔導之類的書差不多,但編寫得更全面、更實用。
與中國只編寫全國統一教材的做法不同,美國佬的教材出版公司出版公共使用的新教材同時,必須同時提供配套的學生個人學習用書和教師教學全部資料(包括教學方案,習題答案,相關備用知識,可能要用教學資料、投影片、多媒體課件等等)。這是美國教材出版法規定了的。不象咱中國,中央只管教材"大眾方針",各省市教科院所能充分發揮"行政經濟巨人"作用,編寫花樣百出的"經審查"準許"省內使用"的各科資料,經營著行政性壟斷行業。我把這些部門和個人叫做"行政經濟巨人",因為他們的確已經是"行政經濟巨人"了!
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卻沒有一任教育部長是實干的教育家!五十年了,出不了一位有教育遠見和教育革命型頭腦的教育部長,也難怪新中國成立五十年,教育界還沒有產生一位世界級的教育家!
難道是中國沒有杰出人才搞教育嗎?當然不是!至少我認為不是!根本原因還是"官本位主義"危害了中國教育家的產生!我們不難發現,官本位主義使得中國的初級教育家一旦出了點小名,就急于往官場"爬"。一個小小的市教委主任官位就足以使得像魏書生先生一樣的中國初級教育家不可能再發展成為"世界級杰出教育家" 了。一個初級教育家,一旦迷上了官位,或者迷上金錢,就不可能升級為更高級的教育家了,更談不上攀登"教育科學高峰"了。
中國的初級教育家,一旦出了點小名,一年能編上數本甚至數十本"資料"占領學生應試市場,一舉成為教師中的"先富裕起來"貴族階層了。所以,我認為"官本位主義"和"金錢萬能主義"阻止了中國教育家的成長!而兩者發生化合反應的產物"教育官僚資本家"更嚴重地損害了中國教育家成長為世界級教育家!
[讀《從一本美國教科書想到中國的教材》新聞有感]相關文章:
2.中國的茶閱讀答案
3.中國的閱讀答案
4.中國的牛閱讀答案
5.中國的龍閱讀答案
9. 讀《童年》有感
10.從一個微笑開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