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發布時間:2016-1-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教學目標: 

    1、 掌握圈點批注等讀書動筆的基本方法,養成讀書動筆的習慣。 

    2、 品味課文的語言風格,反復揣摩句子的深刻含義。

    3、積累一些詞語和詩句,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課文的語言風格,反復揣摩句子的深刻含義。

    三、 教學安排: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同學們心目中一定有自己喜歡的顏色,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它?能說幾帶“綠”的成語來嗎?(燈紅酒綠 綠草如茵 綠林好漢 桃紅柳綠 青山綠水 青枝綠葉 綠肥紅瘦 花花綠綠 綠葉成蔭 粉白黛綠 橙黃橘綠 穿紅著綠 綠林大盜 花紅柳綠 紅情綠意……)

    2、綠色是大家喜歡的顏色,因為它是生命的象征,但大家聽說過“女兒綠”,觀賞過它嗎?如果沒有,就請隨我一同走進朱自清的《綠》,從中去尋找答案。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著有《朱自清文集》。代表作品有《背影》、《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三)檢查預習:掌握下列生字詞

    踞(jù)  薄(bó)陰  綹(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塵滓(zǐ)   皺纈(xié) 

    什剎(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睞(lài)  挹(yì)   掬(jū) 

    (四)初讀感知 ,梳理文路。

    1、用3分鐘略讀全文,完成下列問題: 

    (1)標示出第一、四自然段的關鍵詞。(用△符號) 

    (2)第二、三自然段分別主要寫了哪個景點?(寫旁批) 

    (3)四個自然段中哪個是重點段?(寫旁批) 

    (4)第二、三自然段所寫的景物有什么關系?(寫旁批) 

    明確:(1)關鍵詞:第一段,“第二次”“驚詫”“梅雨潭的綠”;第四段,“不禁”。

    預設問題:“驚詫”于梅雨潭的綠,是因為綠得“奇異”;第一次來仙巖游是春天,春水綠波,難道綠得不“奇異”嗎?

    體會:作者兩次來仙巖景同色異,綠--是作者驚異的原因。開門見山,點題,留下懸念。結尾“不禁”二字,與首段呼應。

    (2)梅雨潭 梅雨亭 梅雨潭的綠

    (3)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著重描繪了梅雨潭的綠

    (4)梅雨潭和梅雨亭是梅雨潭綠色的所在地,描繪梅雨潭和梅雨亭就及好地為梅雨潭的綠色作了鋪墊和襯托。

    (五)深入研讀,品味語言。

    讓我們看看朱自清先生當年在溫州游仙巖梅雨瀑時寫下的散文佳作《綠》,是怎樣將一潭綠水寫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的。第三段作者是運用什么方法摹寫綠的?對綠的總感受:醉人、奇異 

    一、 比喻 :

    她松松地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

          她滑滑地明亮著,像涂了……那樣嫩。

          她又不雜些塵滓,宛然一塊……猜不透她。

          潭水的特征:連設六喻:“荷葉”、“裙幅”、“明油”、“雞蛋清”“碧玉”、“藍天”。從不同角度刻畫同一形象梅雨潭的綠:厚積、細膩、柔美、明亮、嬌嫩、溫潤、清純等特點。

        預設問題:

    1、“像少婦拖著的裙幅”,作者為什么不說“像一條裙幅”或“像少女的裙幅”呢?請大家思考。 

    【少女天真活潑,明朗爽快;少婦沉靜寡言,脈脈含情。】【少女裙子一般短;少婦的裙幅長而皺纈,要“拖”。】

    2、那么“像少婦拖著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繪了潭水波紋的形態的“細柔”外,還傳達了哪些神韻?(沉靜羞澀,脈脈含情……)

    小結:我們眼前好象出現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婦,略施粉黛,長裙拖地,腳步輕盈,款款而來,多美啊!

    二、比較

    1、為了突現這綠的“奇異”、“醉人”--,又將哪些地方有名的綠與梅雨潭的綠進行對比的?

    什剎海的綠楊“太淡”

    虎跑寺的綠壁“太濃”

    西湖的波“太明”

    秦淮河的“太暗”

    2、小結:梅雨潭的綠是--濃淡相宜、明暗適中,梅雨潭的綠美得恰到好處,可說是“增之一分則太濃,減之一分則太淡,著光則太明,去色則太暗”。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綠是能和梅雨潭的綠相媲美的。蘇軾曾有一首詩來描繪西湖的波--《飲湖上初晴后雨》,會背嗎?

    3、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 聯想擬人

    1、按理說,文章到此應該結束了。但作者這時卻說:“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仍然是意猶未盡,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能是作者實在是太喜愛梅雨潭的綠了,正是這種熾熱的情感,點燃了他想象的火花。那么作者由此生發了哪些奇妙的聯想和想象哪?

    聯想是-- “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

    這一聯想寫出了綠的--奇異、鮮潤的特點。

    想象和擬人是-- “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 ;“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

        這兩句寫出了綠的輕盈、清澈、含情特點。

    2、“……若……”什么句式啊?--假設。

    請大家模仿這種假設的句型,抓住“綠”的特點,運用大膽的想象,寫一兩句贊美綠的話。

    預設問題的答案:

    生1: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釀你以為酒;我將贈給那吟詩的高手,他必能詩興大發了。

    生2:那醉人的綠呀,我若用你以為種;我將贈給那善良的農夫,他必能稼穡滿園了。

    生3: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制你以為裙,我將贈給那善良的山妹,她必能光彩照人。

    生4: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治你以為墨,我將送給那善繪的丹青,他必能妙手天成了。

    3、 作者滿懷深情地為潭水起了一個名字-“女兒綠”,是仿造玉石“祖母綠”而成的一個名字,將“‘女兒綠”換成“祖母綠”,如何?

    預設答案:

     “祖母綠”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如同一個歷經滄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兒綠”清純、鮮活、靈動,如同以為二八少女立在你的眼前,美貌可人、神韻悠長。

    4、作者怎么會想到這個名字呢? 

    參考: 

        既然以十二三的小姑娘相比,那就意味著梅雨潭的綠有著“女兒”相似的特征。“十二三的小姑娘”在品貌上有哪些特征?猶如含苞欲放的花朵,體態輕盈,膚色亮潤,品貌清純,愛唱愛跳,充滿活力,愛逗愛鬧,洋溢青春氣息。 

    有一首歌曲《九九女兒紅》,歌詞意思是:南方米酒之鄉,父母生下女兒,便在地下深埋一壇米酒,女兒長到十八歲,蒙上紅蓋頭出嫁時,父母取出淳厚芳香的米酒,招待四方親朋,送女出嫁,因此這酒就叫“女兒紅”。“女兒綠”大概由“女兒紅”而來。

    小結:

    像朱先生這樣用比喻、比較、聯想和擬人來描繪色彩的,在詩詞中屢見不鮮,請大家聯想舊知,舉出一些例句來。

    預設答案:“霜葉紅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朝孟浩然《過故人莊》“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枚《江南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朝宋祁的《玉樓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朝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附板書:   

             綠           奇異、醉人 

            朱自清          

            梅雨亭 

    梅雨瀑                             (一)比喻

    梅雨潭          (二)對比 

                                (三)奇妙的聯想和擬人

            層層烘托                   表達了熱愛自然 贊美生活之情

     

    李菊芬

    [《綠》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八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1.朱自清的綠教案

    2.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3.囚綠記的教案

    4.愛綠護綠主題班會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7.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8.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9.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10.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黄a级视频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