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原詩及簡析--長歌行|野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黃鶴樓|送友人|秋詞|魯山山行|浣溪沙 (人教版)

    發布時間:2016-6-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曰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評析】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后,曬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評析】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首句給中間兩聯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遙呼尾句;使全詩籠罩著淡淡的哀愁。頜聯寫薄暮中的秋野靜景,互文見義,山山、樹樹,一片秋色,一抹落暉。蕭條、靜謐,觸發詩人彷徨無依之感。頸聯寫秋野動景,于山山、樹樹,秋色、落暉的背景上展現“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畫面,尾聯只能長歌以抒苦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評析】前兩聯寫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涵”字點明洞庭湖汪洋浩闊,與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萬象的恢宏氣度。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千溪萬河。三、四兩句實寫洞庭。以靜襯動,凸現洞庭秋水虎吼雷鳴的勃勃生機。 后面四句,轉入抒情。向張丞相表白心志,說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卻找不到門路。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曰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評析】詩作的前兩句民歌風味濃郁,景到言到,語如聯珠;后兩句則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特別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無窮之感。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詩作的最高峰巔。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曰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評析】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曰,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曰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評析】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于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后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評析】本詩運用了動中有靜的寫作手法。山林空蕩,熊在爬樹,鹿在飲水,構成了一幅很動人的秋曰山林熊鹿圖。這畫面是動的,可是詩意卻是靜的,表現了山中人跡罕到、非常幽靜的境界, 尤其“云外一聲雞”,非常自然,確實給人以“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感覺。這也是所謂動中有靜的寫法。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評析】蘭芽溪水,沙路無泥,蕭蕭暮雨中傳來杜鵑的啼叫,作者來到一個遠離塵世、潔凈如洗的地方。這里的“溪水西流”給作者極大的啟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輕嗎--體現了作者不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的態度。通過富含哲理的這一句,全詩體現了作者樂觀向上的精神。

    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評析】隨著一場風雨,詩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第一句寫自己雖在“孤村”時常臥病,但對復國大業仍充滿信心。第二句表明自己雖年近古稀,仍舊渴望抗金衛國,收復山河。后兩句轉入實寫,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夢的是自己馳騁邊疆、奮勇殺敵的情景。詩中充滿著豪情壯志,感人至深。

     

    張艷平

    [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原詩及簡析--長歌行|野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黃鶴樓|送友人|秋詞|魯山山行|浣溪沙 (人教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送友人》課件

    2.古詩詞長歌行原文及翻譯

    3.與黃鶴樓有關的古詩詞

    4.送友人李白閱讀答案

    5.屈原詩詞名句

    6.八年級上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7.長歌行古詩教案

    8.《長歌行》語文教案

    9.魯山山行詩詞閱讀答案的內容

    10.長歌行古詩閱讀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动漫五月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日本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