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0-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目標要求:

        1.背誦詩歌,領會詩歌大意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木蘭這一藝術形象的魅力。

        3.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4.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

        背誦詩歌,研讀刻畫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詳略得當、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了解本詩的一些句式,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并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教師:問題導讀單、訓練單、拓展單。

        學生:課前做好結構化預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花木蘭是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形象,自2000年起,河南商丘每年舉辦“中國商丘木蘭文化節”,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作為一首民歌,《花木蘭》對后世文學藝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木蘭詩》,走近花木蘭。

        今天我們的口號是:確立目標,合作探究,挑戰成功。

        二、檢查預習。

        檢查導讀單完成情況。

        老師:1、聽取組長的匯報。2、抽查。3、指導解決存在問題。

        期望學生:1、各小組長匯報本組完成情況。2、學生糾錯。

        三、朗讀詩歌。

        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感知文意,初步體會詩歌的聲韻美。

        老師:1.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音。2、指導朗讀詩歌的語氣。

        期望學生:1、小組內討論用怎樣的語氣?2、練讀詩歌,力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

        四、疏通詩意。

        老師:指導個別難懂的詞句。

        期望學生:借助工具書詮釋全詩。

        (小組互動合作,討論交流,講解詩意。)

        五、生成問題。

        整理預習過程中的疑難和疑問,生成問題。

        老師:指導各小組整理、歸納,生成問題。

        期望學生:生成有價值的問題。

        六、課堂總結。

        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背誦。

        二、合作探究。

        老師:1、指導學生小組就生成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2、指導學生展示交流,并作出評價。

        期望學生: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深入討論,廣泛交流,達成共識。

        三、展示成果。

        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師生評價。

    教師(旁白):現在進入小組展示階段,各小組代表請上臺。

    學生:小組代表上黑板講解本組探討的答案。

        四、訓練鞏固。

        完成《問題訓練單》。

    學生:1、 自主完成習題。2、 學生小組探討疑難。

    教師:巡回指導。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是一首風格剛健質樸的地方民歌,詩歌故事的傳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練生動的語言美、繁簡相宜的筆法美、強勁剛健的愛國情調美等吸引了歷代讀者,讓人臨之怦然心動,讀之欣然于色,思之慷慨擊鼓。讓我們在欣賞中體味木蘭柔婉的女兒情、豪邁的英雄氣,學習她的愛國精神,在新世紀的道路上展示自己的一片風采,裝扮祖國,哪怕是一絲綠,哪怕是一點紅。

        六、布置作業。

        完成《問題測驗單》。

    附板書:

    木蘭詩

    代父從軍                        深明大義

    踏上征途                        不畏艱險

    征戰沙場                        英勇善戰

    辭封拒賞                         不慕功名

    返家團聚                         熱愛和平

     

    七年級語文第10課《花木蘭》導讀單

    班級:               設計者:               審核人:      

    【查詢資訊】

        1.作者簡介:《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這是當時北方民族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資料:《木蘭詩》反映的歷史背景當與北魏與柔然之間發生的長期戰爭有密切的關系。柔然,亦稱蠕蠕,四世紀中時,在蒙古高原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經常騷擾北魏。這次出擊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在北魏十多年的經營下,到這時才結束了從304年開始的一百多年的黃河流域戰亂,中國北部重新統一。這次戰爭是進步的,符合人們愿望的。木蘭參加了這十多年的統一北方的戰爭,打敗了敵人凱旋而歸。正因為這樣,《木蘭詩》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木蘭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傳頌和贊揚。

    【積累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

    機杼(    )  朔氣(    ) 轡頭(    )  可汗(    )  胡騎(     )  

    金柝(      )   阿姊(      ) 燕山(      )   戎機(      )  軍帖(     )

    2、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金柝:

    云鬢:

    郭: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雙兔傍地走:

    策勛十二轉:

    賞賜百千強:

    找出句中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

    根據原文填空。

    木蘭從軍的原因是:

    (2)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

    (3)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

    (4)從側面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

    (5)表現戰爭殘酷的句子是:

    5.多讀讀這首詩,練習背誦。

          小組評價:                 學生評價:                   老師評價:

    七年級語文第10課《花木蘭》問題訓練單

    一、詩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按示例各舉一例。

    (1)借代:

    (2)互文:

    (3)對偶:

    (4)排比:

    二、對詩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形容北方苦寒,極言戰地生活的艱辛,以環境襯托主人公勇敢堅強的性格。

    B.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北方的寒冷氣候,襯托戰地生活的艱辛。

    C.每天夜里站崗放哨,聽著打更的聲音,受著嚴寒的襲擊,突出北方戰場的苦寒。

    D.形容北方天氣的嚴寒,戰斗生活的艱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堅強。

    三、議一議(分析木蘭形象)。

    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又是普通的女性。

    1.詩中那些細節描寫了木蘭的女英雄形象?

    2.那些細節又描寫了她的女性心理?

    3.作者是刻畫她英雄形象筆墨多一點,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寫得多一些?為什么要這樣寫?

    4.這一形象的意義何在?

    四、交流(寫作特色)。

    1.這首敘事詩在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2.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什么特色?

    3.“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這三句運用了同一種修辭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嗎?

    七年級語文第10課《花木蘭》問題測驗單

    班級:         設計者:        審核人:      

    一、翻譯下列詩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二、下列詩句不是對偶句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B: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C: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D: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三、出自這首詩歌第三段的成語是(       ),其意思是(                         )。

    四、拓展延伸。

    1.歷史上不獨有花木蘭這一個巾幗英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讓我們仰慕。你還能再舉出一些中外歷史上巾幗英雄的例子嗎?

    2.古代描寫戰爭的詩歌有很多,你能寫出幾句描寫戰爭的詩歌嗎?

    一千多年來,花木蘭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愛的原因是什么?(參考答案)

    其一,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蘭代父從軍,既是對父親的孝,也是對國家的忠,因此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華民族歷來崇敬不戀功名、潔身自好的節操,木蘭英勇善戰,不戀高官厚祿,功成身退,歸隱故鄉,不改勞動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華民族自古從軍征戰的都是男人,木蘭敢于打破傳統,以女兒之身從軍數年,巾幗不讓須眉,讓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華民族一直有陽剛陰柔的審美主張,木蘭上馬有男兒的勇武,下馬有女兒的嬌柔,具有巨大的持久的魅力。

    體驗反思: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布置作業

    1、描寫家人團聚場面,字數300字。

     

    沫沫

    [《木蘭詩》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木蘭詩教案

    2.七年級下冊課文《木蘭詩》

    3.木蘭詩七年級下冊

    4.七年級下冊木蘭詩課件

    5.木蘭詩七年級下冊課文

    6.木蘭詩的教案

    7.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社戲》教案

    8.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真正的英雄》教案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10.《木蘭詩》的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国Av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中文在线 | 亚洲性久久久影视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