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賞析:秋風(fēng)詞、春望、貧女、遣悲懷其一(悼亡詩)、遣悲懷其一 行宮、登岳陽樓(備課資料)

    發(fā)布時間:2016-3-1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秋風(fēng)詞

    李白

    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注釋】

    [譯文]秋天的風(fēng)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葉飄飄聚了還離散,連棲息在樹上的鴉雀都心驚。想當日彼此親愛相聚,現(xiàn)在分開后何日再相聚,在這秋風(fēng)秋月的夜里,想起來想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永遠的相思永遠的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在深秋的夜晚, 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 和棲息在已經(jīng)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 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 ,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戀情和思念, 反而讓詩人后悔當初的相識 。

        這首詞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fēng)、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 和對自己內(nèi)心的完美刻畫 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lǐng)。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fā)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jīng)蔓延三月,

    家在闃菀粞賭訓(xùn)茫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

    頭發(fā)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

    一、二兩聯(lián),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lián)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yīng)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zhèn)涠挥坞x,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nèi)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貧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釋】

    1、蓬門:茅屋的門,指貧女之家。

    2、綺羅香:指富貴人家婦女的服飾。

    3、共憐句:意謂共惜時世艱難而妝飾從儉。作者的時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

    《新樂府》有《時世妝》,詩中所描寫的實非儉妝,恰恰是另一種形式的“濃

    妝”,所謂“時世妝”,即最時髦的打扮之意。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壓金線:按捺針線,指刺繡。

    【韻義】

    貧苦家庭出身,從未見識綾羅軟香;

    也想托媒說親,就為貧窮暗自悲傷。

    誰能欣賞風(fēng)流高雅,格調(diào)不同凡響;

    世人都愛追求時髦,盛行異服奇裝。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繡巧手一雙;

    卻不涂脂畫眉,與人爭艷取勝斗強。

    最恨年復(fù)一年,拈針引線辛勤刺繡,

    專門為了他人,時時趕制陪嫁衣裳。

    【評析】

    這雖然是一首詠嘆貧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

    關(guān),含蘊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針

    巧”,可是“擬托良媒”,也無人賞識,只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

    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

    遣悲懷其一

    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

    【注釋】

    1、謝公句:東晉宰相謝安,最愛其侄女謝道韞。韋叢的父親韋夏卿,官至太子少

    保,死后贈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韋叢為其幼女,故以謝道韞比之。

    2、黔婁:春秋時齊國貧士,其妻也頗賢明。作者幼孤貧,故以自喻。

    3、乖:不順遂。

    4、顧我:看到我。

    5、藎篋:草編的箱子。藎:草。

    【韻義】

    蕙叢呵,你象謝安最寵的侄女一樣;

    自從嫁了窮困的我,百事就不順當。

    看到我身上無衣,你就要倒柜翻箱;

    沽酒少錢,我常纏你拔下金釵玉妝。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饑,豆葉為糧;

    要掃落葉當柴燒飯,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錢超過十萬,你卻不能分享;

    我只得為你超度,準備好齋飯供嘗。

    【評析】

    這是一組悼亡詩。第一首是追憶生前。先寫愛妻甘于貧寒,再寫如今富貴卻不能

    共享,逼出“悲懷”二字,可謂至性至情,有力動人。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注釋】

    1、寥落:寂寞冷落。

    2、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

    【韻義】

    早已空虛冷寞的古行宮,

    零落宮花依然開行艷紅。

    有幾個滿頭白發(fā)的宮女,

    閑坐談?wù)摦斈甑奶菩凇?/p>

    【評析】

    這是一首抒發(fā)盛衰之感的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

    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閑坐說玄宗。構(gòu)筑了一幅完整動人

    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艷質(zhì),輾轉(zhuǎn)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顏

    憔悴;閑坐無聊,只有談?wù)撘淹4饲榇司埃貌黄嘟^!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釋】

    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馬:指戰(zhàn)爭。

    4、關(guān)山北:北方邊境。

    5、憑軒:靠著窗戶。

    【韻義】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nèi)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

    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

    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評析】

    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

    觸景感懷之作。開頭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

    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二聯(lián)是洞庭的浩瀚無

    邊。三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末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

    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寫景雖只二句,卻顯技巧精湛,抒情雖暗淡落寞,卻吞吐自

    然,毫不費力。

     

    望月

    [唐詩賞析:秋風(fēng)詞、春望、貧女、遣悲懷其一(悼亡詩)、遣悲懷其一 行宮、登岳陽樓(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

    1.唐詩《春望》賞析

    2.唐詩春望賞析

    3.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教案

    4.哀郢其一的閱讀答案

    5.詠史其一原文及翻譯

    6.秋興八首其一優(yōu)秀教案

    7.從軍行其一王昌齡教案

    8.劉禹錫古詩浪淘沙其一賞析

    9.古詩行宮翻譯及賞析

    10.狼其一文言文原文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真人作爱视频免费大全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欧美A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色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