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學案(蘇教版高二必修五)

    發布時間:2016-10-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和句式;

    2.探討屈原和漁父不同的人生態度;

    3.思考人生重大抉擇,養成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重、難點】 

    1、 深入分析屈原的偉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選擇對后世的重大意義。 

    2、 文中的重點實詞(如顏色、形容等)和虛詞(為、而、之等)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漁父(    )            枯槁(    )           凝滯(    )            莞爾(    )  

    餔 (    )其糟而歠(    )其醨(    )         汶汶 (    )      淈(    )泥 

    鼓枻(    )            濯(    )纓   

    【疏通課文,整體感知】 

    1 通假字

    漁父

    子非三閭大夫與

    2 古今異義詞

    顏色憔悴           古義:                         今義:

    形容枯槁           古義:                         今義:

    圣人不凝滯于物     古義:                         今義: 

    何故深思高舉       古義:                         今義:

    3 活用詞

    安能以皓皓之白

    乃歌曰

    鼓枻而去

    4 一詞多義

    而:

     漁父莞爾而笑   

    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于:    圣人不凝滯于物

    何故至于斯

    葬于江魚之腹中

    以:     是以見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可以濯吾纓

    5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澤畔        

    是以見放

    圣人不凝滯于物

    自令放為

    不復與言

    6 翻譯下列重點句子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本研讀】 

    1 本文塑造的屈原是怎樣的一樣形象?表現了屈原怎樣的人格?

    2 漁父是怎樣的一個形象?這一形象有何意義

    【探究】 

     屈原、司馬遷、漁父面臨困頓,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賞誰的做法呢?請同學們各自將你的想法寫在紙上,并寫出你的理由

     

    馬路

    [《漁父》 學案(蘇教版高二必修五)]相關文章:

    1.中學語文必修二《詩經》《離騷》 復習學案

    2.《沉醉東風·漁父》鑒賞

    3.英語必修五第二單元課件

    4.必修五化學知識點總結

    5.數學必修五教學計劃

    6.必修五數學教學課件

    7.英語必修五unit1課件

    8.必修五數學課件

    9.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 | 台湾久久三级日本三级少妇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欧美亚洲另类 | 亚洲中文一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