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自主學習的平臺課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1-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通過傾注情感的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結構和敘述順序。

    2、提取信息,品讀語言,體會細膩的描寫所蘊含的真摯情感。

    3、通過縱向對比,理解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聯系實際,聯系生活,感悟深層情感:對于事物公正的評判態度,對于生命的關愛與尊重等。

    教學重難點:

    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平臺上的自主性學習,通過歸納對比,領會作者對于貓的情感變化,以及變化后蘊含的深層情感。

    教學過程:

    課間時間,指導學生登錄平臺,自主參看電子教案,電子學案,相關圖片,視頻,幻燈片,了解作者情況等相關背景知識。

    1、 課前自測。

    課前,學生利用自主性學習的平臺自主檢測本課的預習效果,完成“在線評測”部分的基礎性知識題目,教師通過“在線評測”查看反饋結果,對學生答題情況做簡要評價總結,對高頻錯誤做出訂正。

    2、 課前說明。

    今天我們的課,利用自主性學習的平臺來學,這更能發揮大家的主動性,在上課過程中,我們同時提供兩種求助方式解決你的疑難問題:現場討論和網上求助。操作上,大家直接進“網上討論”板塊提出問題即可。

    3、 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哪一篇課文么?--貓,字典上的解釋是:一種家畜,面呈圓形,腳有利爪,善跳躍,會捉老鼠。常被人當寵物養之。對于貓,我們都相當熟悉,不信請大家看一個小短片(播放1分鐘視頻)

    怎么樣?老師沒說錯吧,對于貓,我們相當熟悉,無論是動畫片里出現的各具特色的貓的形象,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各具形態的貓,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師也知道,很多同學還有著養貓的經歷,今天,鄭振鐸先生給我們帶來的,就是一個“養貓人”的快樂與傷悲--哎?這我就納悶了,養貓的樂趣我可以理解,但這悲又從何而來呢?相信同學們在預習時已經略知一二了,下面請同學們自主參看“電子教案”、“電子學案”,確定我們這課的學習目標。

    4、 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重點段落(聽取學生的建議,朗讀第三次養貓的經歷)。

    (2)結構梳理。

    提問: 

    原來關于養貓,鄭振鐸先生曾有這樣的經歷。

    A、現在你讀過了,老師要考考你們,誰能用一句話向在座聽課的,沒有課本的老師,介紹一下《貓》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內容?

    B、快速劃分一下課文段落。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4

    第三部分:15~34

    5、內容初探。

    既然是三次養貓經歷,每一次都有一只小貓步入作者的生活,那我們就給他們做一張簡歷,列一個表格,比比看。首先解決第一次養貓和第二次養貓,請同學們從課文中細心尋找勾畫,左右同學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去“網上論壇”共同討論。

    (3分鐘自由討論)

    (學生個別回答,找出關鍵信息的同時,分析外貌、動作等描寫對塑造小貓形象,表達情感的作用。)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留心?文中寫三次養貓,哪一次的篇幅最長?

    恩,老師覺得作者在篇幅上的詳略安排,可能體現了一個側重。所以,我單獨給第三只小貓制作了一張簡歷,請大家繼續快速討論完成。至于是不是第三只小貓更重要?為什么重要?我們繼續往下探究。

    (個別回答。)

    比較兩張表格,逐項比較。

    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我們感覺出作者更喜歡哪份簡歷上的小貓啊?

    是的,作者喜歡的是第一只,第二只小貓,對于第三只貓,不論是作者,還是他愛貓的妹妹,還是家里其他人,都覺得“若有若無”。這下,老師有疑問了--既然不喜歡第三只貓,那么它最終的亡失,為什么會給作者造成更大的情感沖擊呢?

    (課件)原來這中間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芙蓉鳥事件”。究竟這個事件的始末是怎樣的?現在我就要求助在座的各位同學了,請你們來做一個公正的調查。

    請大家依據課文,回到案發現場--

    (討論并完成這一重點事件的調查表格)

    請同學們遞交你的“調查報告”

    案件分析、定性。

    案件反思:

    (1) 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怎樣?品讀

    (2) 在這個冤案中,作者錯在哪?從中,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6、情感遷移,深層把握。

    作者的經歷,讓老師也回憶起了一段往事,在昨天的日記里,老師留下了這樣的文字:

    (個人經歷分享,教師配樂朗讀。)

    7、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利用自主學習的平臺,結合老師在“同步課堂”資源列表中為大家提供的12則參考資料(這12則材料形式多樣:文本、圖片、視頻、幻燈片,內容涉及與本課相關的多個主題),展開小組討論:“你認為作者和老師的錯誤行為給你的為人處事,提供了怎樣的經驗與教訓?學了這課,你還有什么其他的收獲?”

    允許學生選擇兩種答題方式:現場答題和網上答題。

    通過學生自主的查找資料,分析討論,得出相關的啟示:

    (1)用寬容的心態避免誤解。

    (2)評判事務要有公正的態度,明辨是非。

    (3)關愛、尊重、善待生命。

    (4)……

    8、課后作業

    (1)將你學習本課后最深刻的感受整理成一篇小文章。

    (2)找尋生活中可憐的小動物,給予他們關愛,并把你的行為記錄下來。

    9、課后隨筆

       本次公開課是利用學校的自主性學習的平臺,進行的一次探索嘗試課。這嘗試,當然主要是在形式上,怎么樣利用起自主性學習的平臺?怎么樣真正讓學生能夠“我的學習我做主”?怎么樣把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與學生的自主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課前,我苦苦思索,與本組老師,與信息老師反復探討,不斷改進。得到了他們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授課內容上的大力的幫助。公開課最終呈現出來,缺點多多,不夠完備,但這一探討過程中的收獲,對我而言是彌足珍貴的。

       就本課的教學環節安排而言,課文信息篩選、分析部分內容較簡單但占用時間較長,可做改進。以“你最喜歡哪一只貓?”的問題引出對三只貓信息的比較分析,來代替表格的歸納,可節省課堂時間,盡快進入拓展部分主題的分析。

       本課的亮點應當是立足于課本基礎上的拓展延伸,也就是利用12則資料,學生自主歸納,得出啟示的整個過程。遺憾的是,由于課堂時間安排上的不夠緊湊,學生操作不熟練,平臺系統尚存在不足等諸多原因,關鍵部分沒能在課堂上得到完美呈現。若能壓縮前面簡單環節,調動學生集中精力配合,是可以有所改進的。

       就本課常規教學和自主平臺的結合情況來看,要想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將自主平臺的各項有效功能都展示出來,并為教學實際提供實效服務,時間緊,環節多,難以面面俱到。其中主要功能,如“在線評測”、“資源的分類整理”,“網上討論“幾個板塊對實際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大有益處,而“作業提交”和“在線批改”只有在日常實際教學中經常性地使用,才能體現其優越性與高效性。

       自主平臺,說到底,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種學習機制。這一機制的最終實行,需要硬件軟件的雙重配合,是一種觀念上的根本性改變。嘗試當然要繼續進行,但如何將其靈活自如地運用到教學中,還需要一段歷程。 

     

    汪鳳

    [《貓》自主學習的平臺課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社戲》教案

    2.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真正的英雄》教案

    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4.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狼》教案

    5.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6.《貓》優秀教案

    7.音樂劇貓教案

    8.七年級下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9.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傷仲永課件

    10.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1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1024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