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三首》(《觀滄海》《江城子》《山坡羊》) 教學案例(蘇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4-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年級:九年級  課型:誦讀欣賞   課時:2課時  執筆:韓云生

    審核:語文備課組     時間:2012-3-3   班級____姓名:________

    教學目的:

    1、 誦讀課文,理解深邃的意境。

    2、 鮮明的藝術特色。

    3、 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理解內涵和寫法。

    第一課時

    一、 自主學習《觀滄海》

    1、 資料鏈接

     曹操,有人稱他為梟雄,有人稱他為奸雄,也有人稱他為英雄。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而令諸侯”后,先后滅呂布,敗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

    2、 自讀這首詩,給加點字注音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   蕭瑟(        )

    3、 課前誦讀這首詩(注意節奏、語調、情感)

    二、 合作探究《觀滄海》

    1、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2、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主要寫了哪些景色?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能說出這景象嗎?

    3、你能說出此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4、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三、 自主學習《江城子密州出獵》

    1 背景介紹

    蘇東坡是北宋詞壇的大革新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于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寫下了這首出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于“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詞風)

      2、自由朗讀這首詞 ,讀準下列字音

    擎(       )    貂(       )    妨(       )

    3、理解詞中的關鍵詞  

      黃:           蒼:          千騎:          擎:  

    平岡:         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  

      會:

    四、合作探究《江城子密州出獵》

    1、內容理解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首詞中最能體現作者愛國思想和豪情壯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題探究

        這首詞通過冬獵盛況的描繪,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強烈愿望。

    3、由典故運用,我們可以看出,詞人蘇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4、大聲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教(學)后反饋

      我的收獲:

      我的問題:

    秦都中學師生共用教學案                                                                         

    詩詞曲三首

    年級:九年級  課型:誦讀欣賞   課時:2課時  執筆:韓云生

    審核:語文備課組     時間:2012-3-3    班級____姓名:________

    教學目的:

    4、 誦讀課文,理解深邃的意境。

    5、 鮮明的藝術特色。

    6、 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理解內涵和寫法。

    第二課時

    一、 自主學習《山坡羊潼關懷古》

    1、 散曲簡介

    散曲是從詞發展而來的,是元代韻文的主要形式,是一種按當時流行于北方的曲調,即“北曲”寫的合樂歌詞。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兩類,都有曲牌名。

    2、 背景簡介

    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征召任陜西行臺中丞,《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他在赴任途中寫的。他憑吊古跡,用“山坡羊”的曲調共寫了九首懷古曲子。這組小令,總主題是吊古傷今,同情人民的苦難。山坡養,曲牌名。懷古,為詠史詩中的一種形式,一般為緬懷古跡,有感而發,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

    3、 關于作者

    張養浩,字______,號______,濟南人,元代_______家,著有《           》。

    二、 合作探究《山坡羊潼關懷古》

    1、  學習內容

    全曲分三層

    第一層(前________ 句)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層(第___至第__句)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層(最后_______句)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這首曲點名中心的句子是:

    3、怎樣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

    4、大聲朗讀并背誦這首曲。

    教(學)后反饋

      我的收獲:

      我的問題:

    直擊中考

    一、賞析《觀滄海》,回答以下問題

    1、前三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                          ”寫的是動景,“                               ”寫的是靜景。

    2、后兩行詩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二、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

    (1)本詞上闕寫景,描寫了__________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闕言志,抒寫了詞人的__________豪情壯志。

    (2)“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么含義?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詞的結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4)對這首詞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老夫……擎蒼”三句,不僅寫出了打獵時威武的陣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詞的上片“卷平岡”一語,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C.詞的下片作者以馮唐自喻,表達了自己企望為國御敵立功的壯志。

    D.詞的上片以記敘為主,語言風格粗獷、豪放;詞的下片以抒情為主,語言格調婉約、纖柔。

    三、賞析《山坡羊潼關懷古》

    (1)請摘錄出最能表現這首元曲主題的句子。

    (2)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的哪一個詞用得最好?請說出理由。

    參考答案:

    (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選擇“聚”與“怒”皆可。請分別看兩個示例:

    示例一:我認為“聚”字用得好。“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

    示例二:我認為“怒”字用得好,“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㈠答案:1、密州出獵(或:出城打獵   出獵   打獵 狩獵)殺敵衛國(或:渴望報效國家、渴望建功立業)2、這是詞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3、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為國御敵立功的壯志。4、B

    16.動景:水何澹澹、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靜景: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動景靜景各寫一點即可)

    17.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觀感受),體現詩人的博大胸懷(或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韓云生

    [《詩詞曲三首》(《觀滄海》《江城子》《山坡羊》) 教學案例(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詩經》三首習題

    2.杜甫詩三首教案

    3.古詩觀滄海的原文及翻譯

    4.三首描寫雪的古詩的教案

    5.詩經三首教學設計

    6.《詩經》三首語文教案

    7.冰心詩三首的教案

    8.冰心詩三首課件

    9.觀滄海古詩的意思

    10.生活中的詩現代詩歌三首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六月国产在线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人成午夜网站在线看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