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歌感受音樂美 抓意象欣賞繪畫美 --《再別康橋》說課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尊敬的各位老師:

    早上好! 

    我說課的篇目是《再別康橋》,題目是“讀詩歌感受音樂美,抓意象欣賞繪畫美”。內容是“說教材,說學生,說目標、說重難點及突破方法、說教法和學法,說課時安排、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八個方面。

    一、說教材 

    本課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詩歌單元的第二課,是鑒賞學習現代詩歌的典范例文,它是“新月詩派”徐志摩的傳世之作,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比較典型地體現了獨抒性靈柔美飄逸的風格特點。

    二、說學生

    1、學生在前一課《沁園春長沙》的學習過程中已對“意象”有初步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誦讀技巧。

    2、高一新生對學習抱著極大的熱情,對老師和同學也有新鮮感,能積極地參與討論,課堂比較活躍。

    三、說教學目標

    1、品析“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2、掌握誦讀技巧:用抑揚頓挫的聲音表達詩人豐富的情感,為單元活動“詩歌朗誦比賽”做準備。

    四、說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重點:“繪畫美”中對詩歌意象的把握。突破方法:采用合作探究法,通過學生小組討論,進而分析、歸納。

    難點:讀出詩人的情感。突破方法:①采用比較法,通過名家朗誦、教師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學生的自讀找出差距,細細體會提高自己的誦讀技能。②老師直接指導,我將遵循“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落實誦讀技巧。

    五、說教法和學法

    1、誦讀法:有名家朗誦、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多種形式。

    2、合作探究法:步驟①老師根據重難點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②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成果,其他小組可以補充,③老師點評,多肯定激勵學生。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六、說課時安排:兩課時。

    七、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任務:1、完成目標一:品析“三美”

    2、落實重點:“繪畫美”中對詩歌意象的把握。

    1、以播放歌曲《再別康橋》導入新課(3分鐘)

    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并引起學生的好奇“詩歌也可以唱?”

    2、簡介作者:配以熱播劇《人間四月天》的劇照用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2分鐘)

    部分學生看過這部電視劇,即使沒有看過,對其中的主要演員黃磊、周迅也比較熟悉。這些唯美的圖片更是能喚起學生對徐志摩的好奇心。介紹時不回避詩人的情感經歷,向學生講述志摩的愛情故事,強調兩位重要女性對他創作的影響,有利于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詩人和他的創作。

    3、朗讀課文:首先播放錄音,然后學生試讀。(4分鐘)

    讓學生再次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并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同時先聽名家誦讀,再到自己讀,有一個比較,學生會自主地總結誦讀技巧。

    4、進入重點的分析“對意象的把握”,運用的學法是“合作探究法”“比較法”“聯系上下文法”。(25分鐘左右)

    我設計的問題是:全文的意象有哪些?蘊含作者的情感是?

    學生分小組討論,老師巡堂適當的參與討論,目的在于①了解討論進度、正確度,②對討論得比較熱烈的小組給予鼓勵,對討論得比較安靜的小組給予指導,總之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

    對討論結果的設想是:根據前一課《沁園春長沙》中學到的有關“意象”的知識,從課文中不難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根據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和聯系上下文基本上能完成第二個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發言人不能準確簡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錄員不能抓住關鍵詞板書。這需要老師的引導與完善,相信隨著“合作探究法”的全面開展和同學們的多次鍛煉,這個問題出現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

    5、過渡到目標一--品析“三美”(4分鐘)

    先總結以上意象都可以組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如“揮手作別云彩圖”“河畔金柳倒影圖”,然后指出這就是本流派主張的“三美”之一--畫面美。進而欣賞這首詩歌的另外“兩美”--音樂美和建筑美。

    “音樂美和建筑美”很容易理解,《導學案》中也有詳細的講解,所以老師在這里可以點到為止。

    6、作業:(2分鐘)

    ① 嘗試朗誦全詩,要求抑揚頓挫地讀出詩人細膩豐富的情感。

    ② 課后閱讀張貼的打印稿《古代送別詩歌20首》、《徐志摩詩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詩歌素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完成目標二--掌握誦讀技巧,也就解決了難點--讀出詩人的情感

    1、通過填空復習重點導入:作者選擇了________意象,運用了________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________起伏情感。(2分鐘)

    請一個成績中等偏下的同學來講臺上書寫,了解同學對上節課的掌握情況,同時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拉到課堂中來

    2、完成目標二--掌握誦讀技巧,運用的學法是:朗誦法,比較法(與名家朗誦、老師范讀以及《沁園春長沙》的讀法比較),想象法(想象自己是那個時候那個地方的那個人)。(25分鐘左右)

        我的步驟是:

    ①齊讀:了解同學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②請一個同學來試讀,根據在《沁園春長沙》中學到的誦讀技巧讀出詩人的情感。

    ③ 學生點評“哪些讀得好,哪些讀得明顯的不對”并讓指出不對的同學重讀一下,對有爭議的地方老師適當指點。

    ④ 聽名家誦讀

    ⑤ 老師結合詩情,逐節逐句進行誦讀指導并范讀(提醒學生做筆記),學生當堂試讀。

    如第一節連用三個“輕輕地”,這個詞要用輕柔舒緩的語調,仿佛詩人緩慢而輕柔的步履,讀出詩人那種依依不舍的情感。第二節“新娘”這個詞要讀出驚艷的喜悅,聲音比較柔美,此時詩人仿佛又回到過去的美好歲月,無比陶醉與幸福。

    ⑥小結誦讀要點。

    3、疑點解析:學生提出問題,原則上讓其他同學來回答,老師只作引導。(5-10分鐘)

    4、作業:(3-5分鐘)

    ①課外拓展:閱讀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寫一篇鑒賞短文。

    目的:因為在第一課后寫過《老馬》的鑒賞短文,所以這里繼續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增強動手寫的能力。

    ②背誦《再別康橋》                         

    ③完成《固學案》相關練習

    八、說板書設計   

    1、                              借代  比喻  擬人  比喻

    繪畫美--云彩 金柳 青荇 清泉 

                “三美”  音樂美--韻律和諧,回環往復 

                建筑美--節的勻稱,句的整齊 

                          

    2、

    作者選擇了云彩 金柳 青荇 清泉等意象,運用了借代、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康橋難分難舍、歡喜眷戀、興奮高歌、情緒低落、悄然作別的起伏情感。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過程,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云飛揚

    [讀詩歌感受音樂美 抓意象欣賞繪畫美 --《再別康橋》說課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高一詩歌意象意境課件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7.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8.人教版必修三《勸學》說課稿

    9.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10.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专区另类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