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2-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讀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3.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學習重難點:

    1.    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    類比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看過《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時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進諫國君而被紂王剖心致死,像這樣悲慘的結局足以使諫臣望而卻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雙全的忠臣義士,為了國家的前途而勇于進諫,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時代游刃有余的生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位杰出的人物鄒忌,看看他是如何諷諫齊威王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

    二、文學常識

    《戰國策》是一部記錄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活動的史書,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史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解題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講授新課:

    1、朗讀課文,注意節奏、語氣,讀準以下字音。

    帙麗   __朝服   __衣冠  __窺鏡   __期年  __朝于齊_______  間進 ____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④聞寡人之耳者:                        

    ⑤今齊地方千里:                      

    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⑦鄒忌諷齊王納諫:                    

    ⑧能謗譏于市朝: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⑤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劃分文章段落,概括各段大意。

       

    學科:語文   課型:新授課      時間:2011.11.22   主備人:王貴華       序號: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讀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3.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學習重難點:

    1.    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    類比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一、研讀課文,分析問題

    1.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問題?他們是怎樣回答的?

    2、鄒忌的態度怎樣?為了證實妻、妾、客的話采取了哪些行動?得到了什么結論。

     3、由此,他想到了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諷諫齊王的?他的結論是什么?

    4、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么怎樣進諫的?齊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5、為什么說鄒忌進諫的方法很巧妙?鄒忌為什么不“直諫”而要“諷喻”?

    6、你怎么評價鄒忌和齊王?

    7、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二、拓展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鄒忌修八尺有余(修:     )⑵朝服衣冠(服:    )⑶旦日,客從外來(旦日:     )

    ⑷暮寢而思之(寢:     )⑸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     )⑹期年之后(期年:      )

    2.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3.寫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⑴今齊地方千里   

    ⑵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⑶能謗譏于市朝  

    ⑷窺鏡而自視  

    4.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諫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下面是《呂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回答問題。

    (1)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⑦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釋】①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淺:狹,窄小  ③教:這里指教化  ④張:樂器上弦  ⑤修:設置  ⑥飭:通“飾”,修飾  ⑦論:評定

    5.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

    戰:        期年:             

    6.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于 是 乎 處 不 重 席 食 不 貳 味 琴 瑟 不 張

    7.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8.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①段的內容。

     

    玲玲

    [《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導學案課件

    3.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4.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7.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8.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9.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10.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楊修之死》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色五月综合婷婷久久狠狠 | 亚洲五码在线视频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